行业专项 深度:高盐环境中嗜盐菌特性研究 [复制链接]

2382 0
京东
嗜盐菌一般生长在盐湖、盐碱湖、死海、盐场和海洋中,我国嗜盐微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嗜盐菌具有独特的结构组成、生理功能和代谢产物,许多学者对其在生物电子、能源开发、发酵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了应用研究。
2 E* R) ~4 h( T
01
盐对常规生化法的影响
3 e6 X9 F5 t6 E, b( K# F% `

  O  j! g( Q6 D/ x0 M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9 w; L% w; u7 ~
- k* r+ C! @& i' B
( 1) 对出水水质影响处理系统对离子的浓度变化很敏感,当系统突然受含高盐废水的冲击时,则系统的有机物去除率降低、微生物呼吸速率降低、SV I增大、出水BOD5、SS升高[21 ]。盐度突增2% 就能对系统产生显著破坏,因此,保持盐浓度的稳定是工程设计中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 X5 o0 E( g! D' D6 J
9 p9 p5 f* ~8 q+ v- ?+ e$ J0 P) z( 2) 对生物活性影响盐浓度的增加将破坏生物的代谢功能和降低生物的降解动力。在含盐3. 5%的系统中, 每毫克污泥降解总有机碳能力从0. 3mg /h降低到0. 12 mg /h。
6 d: @. K( c5 o" |* q6 O8 _8 f/ ?, e' }8 p& X) {- P
( 3) 对生物种类的影响盐度的增加,使处理系统中的原生动物和丝状微生物减少 ,出水的悬浮物浓度一般高于100 mg /L。
: ]: w9 R1 g# W0 G# o
7 z. j/ p  I* }0 A( 4) 耐盐度的极限许多文献表明,盐度超过3%~ 5% 的废水不能用常规的生化法处理。
, F7 s: W5 @' |$ z2 q' E1 I4 W: c1 U1 k8 J, v! H3 `  E9 U6 r

5 o$ S* `4 D4 E* [, N
02
嗜盐菌的分类
1 B! s! N5 Y. F% i0 A  n- m" q
+ z' L( O% y6 G, l' Y+ A
根据细菌最佳生长所需的盐浓度(一般以NaCl计)的不同,细菌可分为非嗜盐菌、海洋细菌和嗜盐细菌。
, L! s' F, V- t& g4 W1 |3 S
; L% Y/ D) C1 a+ F% M3 e3 ^& F非嗜盐菌是指在含盐浓度不高于1%的介质中能良好生长 ,在普通生物法的活性污泥以及在淡水和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含有这种细菌。
1 C% M7 M; M1 i2 g1 T  i$ c- I* r' w0 G4 S' g$ K
海洋细菌,也称弱嗜盐菌,是指适于生长在含盐浓度为1%~ 3%的介质中。这种微生物既具有耐盐菌的特性,同时在高盐环境中又能和嗜盐菌共存。
  d( L3 H8 M5 w4 {0 }* D
" `& d  e$ L- Y( [: |  n; @- o嗜盐细菌是指只有在含盐的环境才能生长的微生物,在种属上可分为嗜盐杆菌属、嗜盐球菌属、嗜盐碱杆菌属、小盒球菌属等。按最适宜生长所需的盐量,分为中度嗜盐菌和极端嗜盐菌。中度嗜盐菌指在含盐浓度为3%~ 15% 的环境中能良好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真细菌群落。极端嗜盐菌是指在含盐浓度为15%~ 30% 的介质中也能良好生长的微生物,最适宜生长浓度为20%~ 25% , 甚至在饱和浓度中也能生长。
5 h: C4 ^' R6 d% F7 L) t  f; P+ B6 r2 e$ [/ p# o, ~
03
嗜盐菌的生态与营养结构
; P" j7 h1 b5 l
. |& B: a# w2 `4 \6 p
嗜盐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多为好气化能异养,能利用的碳源十分广泛,适宜于偏碱性的环境( pH为9~ 10) ;该种群具有极高的生长速率,其时代周期约为4 h;菌体多为圆形,直径为2~ 4 mm;外观呈红色、紫色或浅褐色;不运动或丛鞭毛运动;这些异养型和自养型的中度和极端嗜盐菌的特性非常适用于处理含盐有机工业废水。. G8 t4 z( ^; B- q
! N& e" S, x4 a
嗜盐菌的生长需要很复杂的营养结构,一些细菌在葡萄糖、氨和无机盐的介质中就可生长,但大多数嗜盐菌都需要诸如氨基酸或维生素等生长因素。在实验室中,可利用酵母膏和蛋白质水解产物提供这些生长因素。嗜盐菌的生长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所需的营养构成就越复杂。另外, 80 μg /L的铁离子和48 mg /L的镁离子是嗜盐菌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
, O8 L6 y6 y$ T
0 K. }6 k; P1 u$ L. y7 b" f
04
嗜盐菌的生理特性与嗜盐机制
3 r; v  p1 p( H9 k$ o
" s- {' [1 e1 W* k1 q. S
嗜盐菌之所以能够在高盐环境中良好生长,是因为嗜盐菌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细胞中所含的物质使之需要盐才能得以生长。嗜盐菌的细胞内所含的K+ 浓度是细胞外的100倍左右,而细胞外Na+ 的浓度是细胞内的4倍,因此,嗜盐菌应该具有灵巧的排钠吸钾的生理特性,而嗜盐细菌的紫膜( purplemembra ne)提供了这种生理功能。紫膜接受光能驱动细胞的质子,形成电位梯度, 产生能量可以合成A TP,弥补在高盐浓度(盐浓度越高, 溶解氧越低)下底物有氧氧化所得能量的不足,为细胞浓缩K+和排斥Na+ 提供能量保证,以满足嗜盐菌正常的生理需要。一些细胞还含有视黄醛( retinal)朊,这种朊的存在为细胞内的质子移动提供推动力。4 m! L2 `* J) y( ^7 y& O! [/ X

# {5 }7 f9 e* \4 p中度嗜盐菌的细胞内除了含有K+ 、Na+ 外,还含有有机化合物(氨基酸、三甲铵乙内酯、丙三醇等)以调节渗透压。在调节渗透压过程中, Na+ 并非必要的,但是嗜盐菌的营养吸收、细胞质内pH的调节、电位的平衡都需要Na+ 的存在。嗜盐菌的酶在高盐环境能发挥作用是因为它们的蛋白质组织具有独特的适应性,大多数嗜盐菌微生物的蛋白质中含有过量的酸性氨基酸和非极性的残余物,过量的酸性物质需要阳离子屏蔽其附近的负电荷,否则蛋白质会遭到破坏。总之,嗜盐菌中的大多数酶的活性和稳定性、核蛋白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发挥以及细胞的生长都需要一定浓度的NaCl和KCl来维持。嗜盐菌这种生长需要高盐浓度的生理特征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是细胞结构与功能高度适应高盐环境的结果。
  G) _. x+ [5 L/ z( |' e& B$ A  G8 X* L
此外,大多数嗜盐菌能合成糖(主要是蔗糖、海藻糖、甘油葡萄糖)、氨基酸等,它们成为嗜盐菌的渗透压调节剂,有利于稳定和保护菌体内酶的活性 ,当受到高盐废水冲击时,会调节自身新陈代谢,改变遗传基因,使其能在高盐浓度下正常生长。- Y9 h0 {) L1 m  I$ T! k

  [) f5 ~  M; v- L* s
1 [; r) U/ Y. i7 C% x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浏览过的版块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