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运管 解析:雷神山医院污水处理系统运维 [复制链接]

1884 0
京东
一  项目概况
* B( c: z$ {& p  D/ ~7 t$ _, z; E! L0 S2 {$ b8 \& n( g

4 K0 ]$ P; D5 Z3 _武汉雷神山医院,是参照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建设的一座专门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0 ]  w8 R" M+ Z7 F6 i( b3 V1 u; Q

# c; Y! ^- m" l3 ^9 c4 @) B建设床位1600张,污水处理站设计的污水处理能力为1000m3/d。按规定污水量平均日污水量为400~600L/床,则污水量为640m3/d-960m3/d,因雷神山涉及到雨水和污水全进污水处理系统,雷神山污水处理设计1000m3/d,故满足设计要求。
% X) f) v5 q2 O, k7 P' S  d+ Q- `7 ~, d
二  工艺流程# X% Q( w1 N  s' ]) |# k
/ c( |& @+ y. |- k' U6 _
污水处理站工艺采用预消毒接触池+化粪池+调节池+MBBR生化池+末端消毒处理工艺,经消毒处理后的污水泵送至市政管网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系统工艺流程如下:% p0 `" c7 L2 V7 n, }/ G! N

: \# N0 S9 f  l 环保之家.JPG 8 o' D3 R) Q6 H/ z
) ?) D# \* Y/ T9 r
三  进出水水质2 K2 [/ p, R  e8 x& Z( B

; B- X. H! U$ _1.进水水质:参考类似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工程,进水水质指标如下表1-1:
: J+ c. }1 [4 `4 l) W- C/ o, ?* J* t; D+ _
环保之家0.JPG 8 n4 j" Q2 }5 |& h4 j( R
, K7 a+ O7 G1 J+ `7 K" ]% S
4 e7 u) m+ z; Q. Q. K3 `& s
四  工艺关键控制项6 e/ M( v7 b4 u0 J* ]% e* J

. s! `+ f/ g6 G1 a: B4 _! d* O+ t  K. ]1.出水消毒- u- J1 l. j1 ~" k
# }7 a! n9 y3 ]8 Q
系统运维最核心的要求是消毒完全,确保检测污水站出水无新型冠状病毒后再污水排放,以保障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消毒系统采用银江环保KtLS系列产品,操作简单。判断消毒程度的依据是余氯的测量值,必须保证余氯控制在6.5-10mg/L之间。当余氯小于6.5mg/L时,存在残余病毒的风险,大于10mg/L时又会造成较大的二次污染。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5h,特殊传染病原因建议延长消毒接触时间保证≥2h。实际运维时需要结合具体水量控制消毒剂的加药量,用以保证消毒接触时间。4 ~! V2 K* Z% S# ?

- U/ _$ p- V& l0 H9 d2.严格控制二次污染
9 I% m1 }  K# g
9 r: }  c7 [+ t6 K/ k0 v7 \3 [整个污水站基地下方按垃圾填埋场标准铺设HDPE防渗膜,雨水全收集进污水处理站消毒,不让一滴污水进入环境。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中4.2废气排放要求,污水处理站排出的废气应进行除臭除味处理,保证污水站周边空气中污染物达到表3要求。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中4.3污泥控制与处置要求,污水站污泥指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化粪池污泥,需经过消毒处理,污泥清掏前应进行监测,达到表4要求。7 I# V# q9 A0 b3 W; b) G! y
# O/ H) n  [( N6 i- }" |
调节池、生化处理池、接触池的污泥及栅渣等污水处理站内产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运焚烧。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  o3 U/ |( M. m1 ^* d
( A  v/ E; {  ^8 ~
3.动态控制药剂使用量  ]' h: u* j( I- y8 i. c: z' g0 C$ y8 E
% l0 e# X1 j* e* y
工艺操作中多工艺处理阶段需投加药剂一级处理,预消毒加氯量一般为30mg/L—50mg/L,二级处理,接触消毒加氯量一般为15mg/L—25mg/L。可参考北京小汤山医院在非典时期的污水处理站用量,预消毒有效氯投加量为10mg/L,接触消毒池的有效氯投加为50mg/L左右。系统启动初期检测人员需对每个投氯点进行余氯的检测,对出水进行病毒指标的检测,在确保病毒能够全部被杀死的前提下,得出最佳的投药量。其中进调节池前需检测余氯量,余氯过大则影响后续生化系统。
! c% ~; w: ?, P( N  W3 Q5 F  L' x4 K$ c2 M' f% R  m
4.生化系统的培养
  m8 F5 r4 ^" f. Y6 s7 p: W, n+ b; H8 n1 c) S* b
生化系统采用KtLM核心工艺,现在适逢冬季,生化系统微生物培养需要一定时间(10-15天)及充足的营养物,建议采购优质的生化菌种进行精心的培养驯化。但系统启动初期,预消毒池投氯量不稳定,对好氧微生物的培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必要时还是要以先消毒杀死病毒为主,污水中的其他污染物指标COD、氨氮、总磷、动植物油等需等生化系统稳定运行后才能确保稳定达标。
4 x) P# e& V5 f
8 ~5 V6 r5 ^7 O0 {0 I) ^* j五 系统操作' R& F* e  y! j9 q2 o! ^. }& }' w
/ u7 j8 A7 R0 r' W
1、系统启动
% \! Z- j8 y( j6 L6 C6 J. B& a/ p1 D5 A. m$ D
按以下步奏启动系统:
- m0 g' c9 O1 L& {- @1 R/ g- b" S, ]( @
①检查管路设备调试记录,确保管路密封性良好,各设备按照调试要求完成单机调试& m0 s4 k" D# J9 H# c# d* x3 g
②检查风管、进出水管、加药管、溢流管等所有管路阀门开关状态,确保各阀门的开关状态正确。6 A+ J( A* V9 d1 G6 B' s8 b
③各转动设备、电动阀门已经送电,仪表正常投入。
0 w5 B6 d3 X9 d* l# x2 X④各转动设备油位正常。/ Z& o) ~! J. w" Y/ t$ {2 r
⑤预消毒池开始进污水,打开消毒加药系统,观察水量根据30mg/L—50mg/L的加氯量进行投加消毒剂。同时根据调节池入口余氯在线检测仪检测的余氯调整消毒剂的加药量,当余氯在1mg/L以上时,投加适当的还原剂亚硫酸钠。8 {0 F5 `$ t1 l$ T9 g8 W
⑥待调节池水位到达外排液位(初设2米)后,开启提升泵往生化系统进水。同时开启生化系统的曝气系统和除臭系统。可根据水量的不断增加提高曝气量,保持生化段的溶解氧在2mg/L以上。
1 d! v- C& [. O9 O⑦当高效沉淀池液位达到1.2米以上时,开始投加PAC、PAM,进行絮凝沉淀,搜集的污泥通过污泥泵输送至污泥车间处理。5 P; m( c* Y, l  ]$ v4 w6 V( n
⑧污水进入末端消毒池时,开始启动末端消毒系统,按照15mg/L—25mg/L的加氯量进行投加,依据末端余氯在线,严格控制加药量,确保末端余氯在6.5-10mg/L之间。. q' r, m6 |, x
$ [& F5 ]9 ^" I- R" i5 I
2、调节池运行:
) y  b( W* H: q
2 s/ f$ O1 R' h$ W2.1定期清理调节池进水管前格栅闸板前污物,一般一周清理一次。
& @& _/ e; H3 [. [& v' o$ i3 K" c1 |! f1 H6 s& K0 b0 s9 v9 A
2.2调节池配置三台污水提升泵,在一般情况下,一台泵运行,进水水量加大时,可同时开启两台污水泵。* d5 X: H! W' L8 v
# v/ `! k# ]; ^0 N0 e7 a  K* M
2.3在开启污水泵前要注意开启或关闭污水泵泵前、泵后阀门。. H4 z, r% X  x7 {# X: i" [
4 a# `# F6 Y: |$ `; ?3 D( k" a1 g
2.4污水泵将调节池中水提升至调节生化池。污水泵可采取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当污水泵置于自控档时,可根据设定的调节池液位自动开机和停机(高开低停)。在低液位时,提升泵不能启动。
3 d: q+ x1 W' _
) r# h; D  o. K5 S, w5 Z3、生化系统操作:8 o' i/ K$ a  ^' B- W
( w. g6 {9 q. ]
3.1系统进水后开启曝气系统,控制溶解氧在2mg/L以上。系统配置两台风机,一用一备,带变频,可根据实际进水量调节风机运行频率。) p9 I# Z8 y* k. }) i

4 E; B6 w/ s; `: V, [$ X6 }3.2通过填料观察生物菌群的生长情况,当进水浓度低时可适当投加营养物进行培菌。原则是保持C:N:P=100:5:1。
. v1 H( X9 f. V# P7 ]& f, f
9 h% i, I% H4 E3 ?" k8 B2 M5 _4、混凝、沉淀1 J) v6 i' a& ]) I
2 w+ K0 h  g3 |5 h
4.1调节曝气池出水自流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沉淀池出水流入消毒池。为了提高污水的沉淀效果,可向混凝池中投加适量混凝剂进行混凝处理。混凝剂采用计量泵投加。即开启计量泵,将调配好的混凝剂投加到混凝池中。混凝剂的投加量为120L/h左右。9 p5 C. \% F) i5 S) I' i

8 s3 M0 Z$ v" U1 _: M: m5 M5 Z' T# Y4.2沉淀池要定期排泥。一般夏季每天排一次,其它季节每2~3天排一次泥。- k) n" ^) p* Y9 d2 Y
1 Z- Z  ?7 b/ v3 M
沉淀池通过污泥回流泵排泥。回流泵排泥排至两处,一是排入调节曝气池;二是排入污泥池。在污水处理系统调试阶段,污泥排至调节曝气池;在正常运行时污泥排入污泥池。通过污泥回流泵泵后阀门控制排入点。沉淀池排泥前要定期曝气冲泥,通过曝气搅动沉淀池泥斗死角处污泥,使其能集中沉淀于污泥泥斗中,以提高排泥的效果。一般气体搅拌3~5分钟。% r& A5 n8 Z8 d4 R
: z+ W6 v5 _' m4 r0 f/ |
在进行曝气前,污水处理系统要停止进水运行,即污水提升泵要停机1小时后才能进行曝气(主要是避免曝气时沉淀池的污泥排入消毒池),开启风机前要开启调节沉淀池的供气阀门(阀门在地下机房),关闭其它池体供气阀门。曝气时间为3~5分钟。
- S; D; T& @- q) D+ ^. Q8 Q7 z: }+ _. S) Z" i- V
曝气完后静沉半小时左右系统即可进行排泥。开启污泥回流泵排泥前要先开启沉淀池泥斗排泥电动阀(共有6个排泥斗,配有6个气动阀,最好逐个开启气动阀排泥),污泥回流泵泵前、泵后阀门(要根据污泥的排入点控制泵后阀门)。每个排泥斗排泥3~5分钟左右,6个排泥斗共排泥20分钟左右。% W3 K5 n- }, _' w
6 b1 [5 p' F) Q, j3 T
4.3在一般情况下,排泥在晚上下班前进行。
! d) X' p% M  ^$ N; @1 q* I
  h( l) M$ b8 x& v# \" z7 w5、消毒处理& c. m8 a" `9 f
8 ^/ d1 P  R, i! U1 x2 d
采用KtLS消毒杀菌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绿色无二次污染的消毒剂与新型臭氧技术,达到快速高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SARS病毒等各种影响面广的病毒,消毒剂量严格按相关标准取值,接触时间高于相关标准,两段消毒确保去除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满足出水水质要求。雷神山配置了二氧化氯消毒剂。具体操作如下:1 X( I) b' D( Y7 ^( C, W/ b

9 w; ^, \, E7 D/ k8 G' [% j. F5.1打开二氧化氯发生器补气管阀、二氧化氯出液阀,关闭排气阀。
' s4 s) ^$ N) t0 M( j3 p3 }  F! n6 w+ D. a
5.2二氧化氯发生器加料。详见工艺流程图。& M0 h! M4 h* \2 @3 @5 D$ k

8 x- V0 e. Q6 h1 B. N5.3开启自来水阀门和投氯混合泵(若自来水压力大于0.2MPa也可不开投氯混合泵)及调整泵前泵后阀门,抽自来水使投氯水射器形成负压,以便抽吸二氧化氯气体经水射混合后加入到消毒接触池首端。检查二氧化氯发生器补气观察窗浮子是否浮起。如果浮子浮起来,表示负压正常。
/ l6 Z# w: |  x; H: d
% C  h3 ~9 p6 b6 |3 @5.4开启二氧化氯发生器投料泵计量泵,计量泵加药十分钟后,二氧化氯出液观察窗应看到有淡黄色二氧化氯液被吸走。如果二氧化氯液抽吸和浮子浮起正常,表示系统运转正常。产生二氧化氯投入污水中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 A, x2 Q0 k8 e2 o; b

1 K, b" L$ F/ G/ \8 y. M* J" y3 ]2 w5.5特别注意:进行消毒杀菌处理,要先开启投氯混合泵(一般先开半小时),再运行二氧化氯发生器投料计量泵;停止消毒杀菌处理,要先停二氧化氯发生器投料计量泵(先停50分钟以上),再停投氯混合泵。二氧化氯投加管路装设有压力保护装置。当因为自来水压力偏低,使投氯水射器形成不了负压时,二氧化氯设备自动停机或不能开机。8 I  ~& ?9 K- u( W" M

; v3 i& @4 U0 S+ |# B1 v5.6所有设备停机后,操作人员离开设备间时,必须打开二氧化氯发生器排气阀。
0 g2 R. j) ^; M; I$ f  u* c$ P4 N
5.7二氧化氯设备在加药运行时,要每半小时巡视一下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查设检查内容为:①进气观察窗的浮子已经浮起;②二氧化氯出液观察窗是否有淡黄色二氧化氯液被吸走;③计量泵加药是否正常,是否有空转、泄露等现象。若发现问题要及时排除和汇报。# A, B/ ?2 J. \/ z- a
/ A& u6 L7 `& |* a( j5 _
5.8二氧化氯发生器每运行1个月,应进行排空冲洗,以防止管道堵塞。排空时,依次将反应器排空阀、吸收器排空阀、排气阀打开,将箱内液体排出,然后将箱体内注入自来水冲洗即可。/ g# }3 a4 J# `
: \8 v+ H: u' P; D7 ~% |, b
5.9若要提高二氧化氯发生器的产氯效率,可开启反应器加温装置。在可开启反应器加温装置时,反应器的红色液位标尺处一定要有液位显示,或注水口处有水。无液体时严禁启动加温装置。8 I( h1 q* a: }. o4 Q
( P% T" q2 m' Q. w* K9 j6 U4 L
6、污泥处理
6 L3 w0 h* t# e& O0 q
# V0 Q. ^7 |* V* R5 f$ B污泥池的污泥经过投加高浓度的二氧化氯消毒后由专业部门用吸污车外排,也可经过投加高浓度的二氧化氯消毒后用污泥压滤装置进行干化处理。
  O) [9 ~# ~8 R8 X$ V# R4 f. c
$ U, t, W& z' R+ U' ?$ J污泥压滤装置由螺杆污泥泵和叠螺机组成。经压滤的干泥装袋外运,滤液返回调节池重新处理。
6 [/ L4 a* r' b+ F/ C- X5 e* W8 ?1 ]
, d' t$ w1 h! C3 e" T
六 安全措施' t2 ]+ r3 p; x0 f
" ?3 u- b* ^& k; Q# I2 m
因此次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口粪等方式传播,因此现场工作人员必须以高防护标准执行。主要又以下措施:
* K/ @0 T( d: `' z( U- b0 O6 x. B' c9 d; M: `
1.办公区要加强自然通风,相对密闭的工作空间要加强人工强制通风,所有废弃物要喷洒消毒剂后妥善处理处置。要对作业区、垃圾暂存区及周 围环境进行喷洒消毒。运行管理人员应始终佩戴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做到勤 洗手、勤消毒、少触摸。市政管网维护人员非特殊情况避免下井作业,必须井下2 k' ?' |1 o; D& C9 q

0 q/ ]3 n; v& Q! ^: _, b2.作业时,须穿戴全身式防护服、佩戴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乳胶手套等;井上养 护、设施检测、泵站与污泥车间的作业,须佩戴防护口罩、乳胶手套、护目镜等。
: B% k6 d) w0 J
9 r, E, W# ]7 X& e) b+ W  `3.巡查人员应佩戴防护口罩,涉及开井盖的还应佩戴护目镜和乳胶手套等。污水处 理运行操作人员尽量做到不与污水、污泥、栅渣、沙砾直接接触,在进水泵房、 预处理工段、污泥脱水工段,以及采样、操作与巡检过程中,须全程佩带口罩、 防水手套、护目镜和安全帽等防护用品,有条件的穿戴防护面罩、防护服。各类 作业完成后,运行操作人员应及时清洗和消毒。
6 F8 [# T7 h* D* ^2 t. H2 N8 ^( m
& @" a1 j9 u  x3 u1 k4.务必做到事前准备充分、事中严格执行、事后做到妥善消毒。- @% R: o! S, o! l: A
$ z0 y# V. L9 G% U# L+ H5 s! q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