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运管 手册:污水厂作业人员安全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2717 0
京东
对于每一个一线的管理人员来说,安全一直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我也相信很多人都不同程度的遇到过各种安全事故,虽然国家有很多安全生产法规,但是污水厂的运营管理中由于相对平淡,对安全往往流于形式或者疏忽,在污水厂从业多年的经历中,经历了很多的安全事故,很多事故由于种种原因是不会被人知道的。
+ c6 T4 e8 {% g/ y8 N6 C4 c) e1 `# j. w+ p: b

' H/ J( a! V2 r( z9 h ad150200.jpg ( P% c- c1 \4 T& a  m# G% _
  |. P) s5 f. S
2 L% m: D% j% [' m, f% _
01
进入井、池作业人员的安全注意事项
/ m7 S* X0 ]9 D- f8 ^( f# T
+ S8 }3 g+ y" d1 W: Y+ v) D. X
(1)下井、池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懂得人工急救的基本方法,明白防护用具、照明器具和通讯器具的使用方法。
& l% n* _1 B5 o
' w5 P" D. ]8 Y# M(2)患深度近视、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疾病及有外伤疮口尚未愈合者不得从事井、池下作业。& j% g" G8 d2 G& G: B
7 }3 i* a- m- a/ T. {, r& }+ I; Y
(3)操作人员下井作业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比如悬托式安全带、安全帽、手套、防护鞋和防护服等。如果尽管在已采取常规措施能无法保证井下空气的安全性而又必须下井时,严禁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和隔离式供氧面具,而应当佩戴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装具。/ T' z0 k; D1 |
& E0 @' o" _" \& S6 f3 X
(4)有人在井下作业时,井上应有两人以上监护。如果进人管道,还应在井内增加监护人员作为中间联络人。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只要有人在井下作业,监护人就不得擅离职守。! B4 j7 i# V( f& K

& a$ n; _( X5 w. ^% A4 M: i(5)每次下井作业的时间不宜超过1h。
1 j, C$ b1 ~8 H, [, E- m! v) L6 y6 i/ e, Q- o& a- `1 I
02
泵房集水池的安全注意事项
6 X9 `- M" q7 I; {  u' g
3 t& S1 y; }" |/ u9 j
集水池的作用是调节来水量与泵的抽水量之间的不平衡,避免水泵的频繁启动,一般要求集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抽水量。集水池的布置应该充分考虑清理池底淤泥时操作的方便性,比如要设置吊物孔、出泥孔和爬梯等。4 ^1 P. W7 ~+ a# ^

9 X# Q4 ^( ]5 y' g4 s8 ?* e" g7 ~$ J污水中含有有毒有害或易燃性挥发性物质时,集水池应当设置成封闭式,在集水池平而距离最大的两点设通风孔,使集水池液而以上的空气形成最大程度的对流,井在合适的位置安装高空排放的排气筒,必要时还要安装风机强制通风,有时还要在操作人员巡检必须经过的部位设有毒气体标志。
; `* D- k" X! K+ J/ q
$ C: b( `0 v" C; N+ w* j3 ]清理池底淤泥时,因为集水池都很深(一般是污水处理厂的最低点),所以一定要严格遵守下井、池作业的规定,注意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清池前,先关闭进水闸或堵塞靠近集水池的检查井停止进水,并用泵将池内存水排空,再用高压水将淤泥反复搅动几次,然后要采用强制通风,在通风最不利点检测有毒气体(H2S、CH4及可燃气等)的浓度和含氧量,在达到安全部门的规定要求后,操作人员方可下池工作,同时池上必须有人监护。
8 ]/ A5 K0 |$ v' j. t$ i
1 _7 B) r% l  R% m9 r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操作人员下池后,仍要保持一定的通风量,因为人进入后,对淤泥层的搅动仍可能释放出有毒气体。每个操作人员在池下的工作时间不宜超过30min。
7 R; `  f7 \$ ^1 Q# e6 u6 [$ W4 I
03
污水处理厂有害气体中毒的防范
+ G; N' g. b# M
2 ~5 T/ z/ M+ }  |9 i: K& E
在污水管道和处理厂的各种构筑物和井内,都有可能存在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这些有害气体成分复杂、种类繁多,根据危害方式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有毒有害气体(窒息性气体)和易燃易爆气体两大类。/ m: r$ i$ ~. `) q0 L

% k  d& C. J' i有毒有害气体主要通过人的呼吸器官对人体造成伤害比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进入人体内部后会抑制人体细胞的换氧能力,引起肌体组织缺氧而发生窒息性中毒。: }) a2 X  O& L2 d
5 Y2 d5 Z$ m5 {  y; \
易燃易爆气体是遇到各种明火或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能引起燃烧甚至爆炸的气体,比如沼气、石油气等,在污泥井、集水井(池)等气体流通不畅或长时间没有任何操作的地方,这些气体容易积聚成害。
$ j9 e4 W$ I3 R  P5 U1 e! ?# R3 a" [  n
04
发现有人气体中毒后的抢救方案
$ `: ]9 I5 J) A8 J. [0 ~3 K' `

% x; a6 E* D/ m( |(l)报警: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发现有人中毒后,立即大声呼救并迅速跑向值班室报告,当班负责人问明大致情况后,立即安排人员拨打急救电话120和气防电话119(一般和火警电话相同),同时通知上级有关管理部门。0 I4 v' v+ f' C1 v1 b1 K4 h- n
% d+ Q/ _/ Q. Q6 N$ m/ c% N# h
(2)抢救:在有人报警的同时,当班负责人还应安排其他人员立即施救。施救人员要按要求穿戴好空气呼吸器后,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中毒人员抢救到通风无毒区,然后立即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术。
3 l: ^& n0 f  b4 S$ w$ i
3 j) m( C8 V! t5 T4 W(3)心肺复苏:在发现中毒人员无意识后,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如果是氯气中毒,为防止施救人员中毒,不能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应采用胸外按压法急救。' d5 X' y) X, O

& z8 Z' h7 C6 O+ {! k+ g(4)注意事项:施救人员在到中毒区抢救中毒人员时,一定要注意做好自身的防护。在将中毒人员抢救出来后,立即隔离事故现场,防止未佩戴防护器具的人员进人而引起再次中毒事故。$ V  A3 s0 T, W; y4 X) k1 J4 H

9 z$ \$ f* B, ?% t# z. D
05
防止硫化氢中毒
2 ]7 a& k/ a; i8 D" O" Q7 q% r

/ x2 w7 O% j0 E) [6 T硫化氢的分子式是H2S,相对密度为1.19,比空气略重,是一种无色气体。当它在空气中的含量为0.012-O.03mg/m3时,就可以闻到它那特殊的臭鸡蛋气味。当空气中含量达到O.O1%时,人接触2-5min就会嗅觉失灵;当含量为0.07%-0.1%时,能引起急性中毒,麻痹呼吸中枢;当含量超过0.2%时,数分钟内可以使人窒息死亡。5 }' x. x8 c, g5 B+ t# ]* i1 ?9 F

* r" K: g8 P. K: \& e2 [6 A, P理论上认为,人体对空气中硫化氢的60min安全接触浓度是0.02%-0.03%,8h安全接触浓度是0.001%。硫化氢属于易燃物品,与氧化剂反应很强烈,易起火或爆炸,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4.3%-46%。在有硫化氢的场所严禁明火(包括火花、吸烟等),使用的电器设备应具备防爆性能。! y0 M9 u1 S5 y$ |" ]: o
& M/ B; m" w3 \
污水处理厂发生的许多伤亡事故都与硫化氢有关,比如因在各种下水道、集水井(池)、泵站和构筑物内均有出现硫化氢聚集而引起工作人员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无论城市污水处理厂还是工业废水处理场,都必须具有一系列预防硫化氢中毒的安全措施。
: F: ^/ i0 i# o9 v- r* @" w% L
* Q$ p! n% W4 I5 _(1)掌握污水成分和性质,弄清硫化氢污染物的来源。对各个排水管线的硫化物浓度及其变化规律要做到心中有数,酸性污水和含硫污水是造成下水道、阀门井、计量表井、集水井(池)、泵站和构筑物腐蚀和其中硫化氢超标准的直接原因,因此要严格控制和及时检测酸性污水的pH值和含硫污水的硫化物浓度。: f3 ?! s7 ]% \' I
% k# R7 m1 r" r% b1 x1 \$ k
(2)经常检测集水井(池)、泵站、构筑物等污水处理操作工巡检时所到之处的硫化氢浓度,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所有井、池或构筑物内工作时,必须连续检测池内、井内的硫化氢浓度。
& L$ {& V% i- ~: O1 o0 V. a& p. x5 @$ l5 [8 e9 I# p
(3)泵站尤其是地下泵站必须安装通风设施,硫化氢比空气重,所以排风机一定要装在泵站的低处,在泵房高处同时设置进风口。
7 V+ i% C7 y& P; r
! x. r: W$ O+ h; t& z: N  X; X8 y(4)进人检测到含有硫化氢气体的井、池或构筑物内工作时,要先用通风机通风,降低其浓度,进入时要配戴对硫化氢具有过滤作用的防毒面具或使用压缩空气供氧的防毒面具。
( w$ \1 D0 R! ^8 V
* {& U; w1 V! e7 T6 v: }& R(5)严格执行下井、进池作业票制度。进入污水集水井(池)、污水管道及检查井清理淤泥属于危险作业,必须按有关规定填写各种作业票证,经过有关管理人员会签字才能进行。施行这一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控制下井、进池的次数,避免下井、进池的随意性;井能督促下井、进池入员重视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 i2 G" t2 h( e( o" ]: |5 S4 C8 l2 R$ `
(6)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气防知识培训。要使有关人员懂得硫化氢的性质、特征、预防常识和中毒后的抢救措施等,尽量做到事前预防,一旦发生问题,还要做到不慌不乱,及时施救,杜绝连死连伤事故的发生。8 H1 C9 O% t5 k
! q1 V$ K( d+ R* F  f5 w# X
(7)在污水处理厂有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地方,操作工巡检或化验工取样时不能一人独往,必须有人监护。: a- r0 n. w6 I! Y

% h4 D# S9 ^' \- {
06
防止沼气爆炸和中毒

# D' j- I; k& Z1 D4 [  b' ~. u0 ^: v4 e9 i" W2 q) {5 t
厌氧消化污泥或厌氧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产生的气体被称为沼气,其中CH4约占50%一75%,CO2约占20%~ 30%,其余是H2co、N2、HzS等。沼气中含有65%的甲烷时,燃烧lm3的沼气需要6 .2m3的空气。当空气中含有8.6%~20.8%(以体积计)的沼气时,就可能形或爆炸性的混合气体。
2 }5 U+ f- w/ L0 A7 ?( p+ ?
2 s+ {* T: {3 G" X8 h4 [5 v, A5 A沼气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发热量为21000,25000kj/m3,可用于锅炉、燃气发电机、汽车发动机等。除了可作为气体燃料外,诏气中的CH4还可用作制取四氯化碳、甲酵、甲醛、有机玻璃树脂等化工产品的原料,褶气中的二氧化碳可用于制造纯碱和干冰。+ G$ C. l% d7 z3 O/ _. V( R
7 T+ P6 {) Z8 v$ n- l& a( w
因此,诏气是一种可供利用的生物能源,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厌氧生物处理装置产生的沼气中含有饱和水蒸汽和O.O05%-0.08%的H2S,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沼气带有H2S所固有的臭味,为了避免沼气中H2S腐蚀输气管道及相关设备(如锅炉、沼气发电机等),利用前需作除湿、脱硫处理。脱硫的方法主要有干式脱硫、湿式脱硫及水淋喷洗脱硫等,除湿的方法一般是在管道低点设置凝水器。
0 n7 R& ]" C7 m5 N8 j2 r+ E- ^% f4 x& m+ n
为防止污染大气,一般不允许将剩余沼气直接向空气中排放。在确有沼气而又无法利用时,可安装燃烧器将其焚烧。燃烧器通常能自动点火和自动灭火,必须安装在安全地区,其前要有阀门和阻火器。燃烧器要设置在容易监视的开阔地区.与消化池盖或贮气柜之间的距离要在15m以上。6 X8 c: F% \) N

5 k+ M  \; M% a8 P% r: |沼气中的甲烷是易燃易爆气体,因而在厌氧处理系统的运行巾,必须对防止沼气可能引起的爆炸问题高度重视。另外,沼气浓度较高的地方氧的含量必然会较低,加上沼气中古有H2s气体,如果进入沼气富集区而没有任何防范措施,还可能导致使人窒息死亡的严重后果。
2 m/ Z& O6 J5 ]; S2 j: j4 Q1 H% r4 F% k0 k
为杜绝沼气的泄漏,要定期对厌氧系统进行有效的检测和维护,如果发现泄漏,应立即进行停气修复,这是防止沼气中毒与爆炸的最佳措施。检修过的厌氧反应池、管道和贮存柜等相关设施,重新投人使用前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埋地沼气管道上而不能有建筑物或堆放障碍物。
) Q& X2 x7 \; x
) O, U* f) b& N+ `. n# J沼气柜因放放空时,应间断进行,严禁将原来贮存的沼气一次性排入大气。放空时要在晴天进行,严禁在可能产生雷雨或闪电的天气进行。另外,放空时还要注意下风向是否有明火或热源(如烟囱)。: x8 _8 R; a2 V. H
+ l; b. t# n1 B
沼气的密度与空气基本相同,因此,在可能有沼气存在的房间内必须设置上下置换气孔,换气次数一般为8~ 12次/h。在沼气管道阀门及其他可能逸出沼气的地点,应该设置在线可燃气体报警器,并定期检查其可靠性,防止误报。5 o) C7 v2 ]2 h" I4 [0 ^. H6 J) G6 e, A

' {& x6 u1 V0 k: ^- s) J" y而且所有电气设备、计量仪表、房屋建筑等要按有关规定设置防爆措施,其次要严禁在巡检、维修等过程中出现的人为明火,比如抽烟、带铁钉鞋与混凝土地面的摩擦、金属工具互相撞击或与混凝土结构的撞击、电气焊作业等均可产生明火。: s5 _, `8 r( G/ P
* a' d8 U, |7 h& O3 X7 _
应当在值班或操作位置及巡检路线上设置甲烷浓度超标报警装置,在进入厌氧反应器内作业之前要进行空气置换,并对其中的甲烷和硫化氢浓度进行检测,符台安全要求后才能进入,作业中要有强制排风设施或连续向池内通人压缩空气。4 p. q" V  d; I1 n( X+ G' W$ V

/ Q# T% U$ c* E2 H) y0 u沼气系统区域周围应设防护拦,建立出人检查制度,严禁将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带人。沼气系统的所有厂房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甲级防爆要求,例如是否有泄漏天窗,门窗与墙的比例、非承重墙与承重墙的比例等要达到防爆要求。$ @; h* l6 t, `
+ M3 W4 |4 r/ m1 i. q
07
防止溺水和高空坠落事故
1 L1 j, {! ]; P1 _! d
- a" i+ X6 \% y  u2 K, u
污水处理厂操作工和管理人员需要经常在污水池上巡检,检修人员也需要经常在污水池上进行检修或更换设备等工作,因为一般污水池的水深都在3m以上,所以预防溺水事故是污水处理厂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污水处理厂工作的有关人员必须懂得一些溺水急救的常识。
; q5 y8 H" u7 O% {! \+ V- ?) D: i- d/ D: V
另外.污水处理厂的流程一般是一次提升后靠重力流动,因此均质池、沉砂池乃至曝气池都高于地面3m以上,所以在污水处理厂工作或参观必须要当心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具体做法如下:: [) B; L9 x5 M% L& C7 F9 y

! i; b( v6 u* U4 }* Q: D(1)污水池等构筑物必须安装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栏杆,栏杆高度不低于1.2m。! ^; f7 U: c2 `6 o- y$ U& r  R
* H* N  m9 K8 o9 W
(2)池上走道不能高低不平,也不能太滑,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必须有防滑措施。雨、雪、风天和有霜的季节,有关人员在构筑物爬梯和池顶上行走时,必须手扶栏杆,注意脚下。
4 e  a4 o* C1 J- K6 ?4 ?- {- l; @# M8 ]5 q* B  I  g
(3)有关人员不准随便跨越栏杆,必须跨越栏杆工作时,必须穿好救生衣或系好安全带,并有专人监护。, w0 H' e& c2 ]

2 h: P7 \( s4 [0 P(4)污水池栏杆必须设置救生圈等救生措施。
( m  b4 n/ ~# H5 K& R0 F5 r4 O' y! R& h) E6 f; o
(5)各种并盖、排水沟盖板、走道踏板等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腐蚀损坏,必须及时更换
$ S9 D6 G, |4 Q3 U+ s5 R  |; v6 j
(6)在对污水处理设施放空后进行检修或在外池壁上作业时,必须配备登高作业的“三件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并遵守登高作业的其他有关规定。
6 c6 y/ l3 b3 C
# h0 |" l1 X2 U; C
08
清通管道时的注意事项
# N1 U, ?9 Y0 I& C$ J9 p/ T- L
2 v. Y0 M, I" |7 q- ^
清通管道时应当尽量避免下并作业,比如在检查管道内部情况时,最好采用反光镜照射等间接方法。必须下井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P# r- z9 A' _6 _7 q
  f/ n2 M: N0 S0 ~! I
(1)下井作业前必须履行各种手续,检查并井盖开启后,必须设置护拦和明显标志。
& V4 m, v" a7 ~" A; v0 t, D' U0 y% B; v) J/ @! k' i: r
(2)下井前必须提前打开检查井并盖及其上下游井盖进行自然通风,井用竹棒搅动并内泥水,以散发其中的有害气体。必要时可采用人工强制通风,使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降到允许值以下,而含氧量达到规定值。7 M( p8 M) }2 ^7 F3 W* t

/ J  K1 O) a' o(3)人员下井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测定并下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的浓度和含氧量,其含氧量不得少于18%。准确量化的测定方法是使用多功能气体检测仪,检测方便快捷。简易的方法可以将安全灯放入井内,如采缺氧,灯会熄灭;如果有可燃性爆炸性气体(未到爆炸极限),灯熄灭前会爆闪。简易的方法还可以将鸽子等小鸟放人井内,观察小鸟的活动是否异常来判定人能否下井。
( i9 l- X/ @) N4 \' o% U' J+ {; ?  G. i7 X! |
(4)严禁进入管径0.8m以下的管道作业,对并辣不超过3m的检查井,在穿竹片牵引钢丝绳和掏挖淤泥时,也不宣下并作业。) Y* B' f* N" l7 z5 I* E% a
) _3 z  g. ~1 R- u5 E
(5)井下严禁使用明火。照明必须使用防爆型设备,而且供电电压不得大于12V。并下作业面上的照度要高于50k。5 H5 c1 _! `- h2 b, D

1 Z; B' ]# s, B. a进人污水处理厂的其他并、池作业时的注意事项也可以参照以上内容。
/ F  ?! R: z8 C0 \
6 T. U  p* m$ F9 u/ ~5 E
09
化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则
; t( L. D# D6 z, E9 V
( I: B) O1 y4 E' c* a- [
污水处理厂都设置水质分析化验室,进行分析化验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2 s% v1 V/ f. {
" Y4 h7 X, a+ B(1)加热挥发性或易燃性有机溶剂时,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必须在水浴锅或电热板上缓慢进行。
; Q+ T: K% u- e8 k
2 ^& I0 E6 o3 V+ o3 M(2)可燃性物质如汽油、酒精、煤油等物品,不可放在电炉、火源或其他热源附近。: s8 `4 P' X! a2 c' y) S! Q( i& Z
( l% g% Y; \' r7 w6 W
(3)当加热蒸馏、高温消毒及有关用火或电热工作中,必须有人在现场负责看管,不能无人值守。从电热炉上、烘干箱中或其他热处用手取玻璃仪器或试样时,要佩带隔热手套。+ [$ A3 g! c" o
0 i- m: n1 }5 ]( k0 y; o
(4)剧毒物品必须制订保管、使用制度,并设专用保险柜双人双锁管理,杜绝单人取用管理现象。
% ^. a% H( w9 d* o
# |" j, }3 N2 W! l5 B4 F) O7 ^(5)倾倒硝酸、硫酸、烧碱溶液、氨水和氢氟酸等强腐蚀性药剂时必须带好橡皮手套,开启乙醇和氨水等容易挥发性的试剂瓶时,绝不可使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尤其是夏季高温时极易大量冲出,如果不小心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伤害事故。
4 B( L; a8 x8 H& E  C0 a& d, d5 W( ?
(6)酸、碱,尤其是挥发性酸、碱必须在不同的仓库内保存。
% H$ }, x. _- K+ S+ x) ^! R' h" F4 W: ^! p7 s0 {
(7)用移液管吸取水样或化学试剂时,不能用口吸,而必须使用橡皮球吸取。/ }( q% X- }5 B! Q/ B" P0 L2 q& w+ N
$ L0 k, l6 h, j) N% |
(8)应经常检查电热设备所用电线是否完整无损,电炉等加热设施必须放在隔热垫板上,电源开关应安装坚固的外罩,开关电闸时,一定要精力集中,而且绝不能湿手操作。, q/ u$ l- {9 Y) z0 U* u

1 W& n: `+ Y$ T, w(9)使用挥发性溶剂、试验会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加热消解(如测定CODcr)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 T2 d) N0 f2 Y7 V' M8 N  V2 c7 [; w! d" ?" Z: p4 S/ y2 u% k' ^3 F6 d
(10)操作离心分离机、六联搅拌机等转动仪器时,必须在仪器完全停止转动后才能进行开盖等操作。
- p/ p% S& S8 Y1 `; x# y7 ]5 U
* e% Q0 y2 i5 s9 l: z3 N(11)氢气锅瓶、氮气钢瓶等压力容器必须远离热源,并停放稳定,且不能放在操作间内,而应在隔开的单独存放间内存放。0 U5 G9 @1 k" a! V# T) E& S

& V2 j* [) q; i% w& O; B(12)化验室内应配备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备,以便及时扑救初期火灾。- T9 N. W8 ?. {
; e- P/ I. a% ]) w+ `
(13)接触污水和药品后,应注意及时洗手,手上有伤口时不可接触污水或药品。
( e- {9 U; _  f6 |( |, z( `0 [( s$ Q0 R8 d0 z) @( O
010
化验采样时的安全事项

6 c  X  g. `" t9 A. M$ I$ c, h2 Q4 }2 t$ M( t( ^# p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场采样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仪器,采样人员必须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 Q9 u# U' ^0 m
" L7 ^) g4 q. @  b(1)在排水检查井、泵房集水池及均质池等存在高浓度有机污水或待处理污水的地方取样时,要有预防可燃性气体引发爆炸的措施。% c: k1 t' }: w% L- L  {# D
) l6 S2 n4 J4 f; a" x! ~6 @
(2)在泵房、检查井等半地下式或地下式构筑物处取样时,要当心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引起的中毒危险和缺氧引起的窒息危险。
  X9 `9 G& B* t6 R2 m6 \/ I6 `8 r1 F
(3)取样时,如果需要上、下曝气池、二沉池、事故池等较高构筑物和地下式泵房的爬梯,要注意预防滑跌摔伤,尤其是在雨、雪、霜、风等恶劣天气条件时上、下室外爬梯更要十分当心。8 M, U. U' |9 d2 M

. Z3 E4 }% X* ~4 z/ K7 E(4)在泵房集水池、曝气池等各种水处理构筑物上取样时,必须小心操作,以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4 C% n4 N) \9 K, s2 r

) F! t7 \3 d+ q: \% N& q. I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