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运管 说说:活性污泥调试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2652 0
京东
不是污水处理厂建好之后就等着进水处理就万事大吉了,下一步将更加艰巨,就是如何让这个系统稳定运行起来,这才是关键中的重点,这个重点环节叫“调试”,下面给大家一个详细直观的调试流程。( v. n# J; Z( c1 e; Y% W0 x
环保之家.JPG 2 _1 a, F' N* t( }% W& C& J

: O) ~: ?- b2 k9 g1 ?2 A- N$ b- y一、启动准备工作
6 _1 s* n. R: H- n% N8 N: g/ \5 B% W: C! m5 j
首先启动鼓风机,将活性污泥菌种直接投加到水池,闷曝三天。第1-2天鼓风机开启3h,停1h,间断曝气。第3天连续曝气,污泥呈均匀悬浮态,静沉后,上清液清彻透明,污泥外观呈土黄色,絮体较大,沉降性能良好,30min污泥沉降体积约10-30%左右,接种成功。
8 V* P  W8 l& e% l1 a2 ~3 J5 L! R# P; J  |
二、驯化过程
9 g2 c) Z+ s% Y5 S% `7 v* Y: l
4 D: M! F4 }  }" S7 q* I1 调试运行控制参数
' d7 {1 C% p, t! }2 ?; @) i
! c, F+ b: H5 m# w! Z/ b每次进水量按总进水量的20%、40%、60%、80%、100%依次提高。当出水CODcr符合排放要求时,增加进水量。. o5 }6 p' R4 O+ E
  N6 b+ y: }: D* E+ ^7 _" b4 _7 t
2 操作步骤7 A, `8 A' k) F) U4 \9 \& q
; q7 J' Q6 i0 r; R+ I+ L# h) u
(1)定时曝气维持生化系统微生物所需的氧气;
: M6 X$ j" |6 G+ N: @/ V  ?( m( g/ ^% A  v, l! D( w) @
(2)当检测到的COD去除率达到进水COD量的60%左右时,可提高到下一个进水负荷段;
5 ^3 M  N* O, S& e$ _) c4 s/ K  m! ~0 V+ J/ ]% h
(3)保持池内水温处于微生物适宜温度(20℃左右),采用连续进水、连续排水稳定运行。1 m* ]( o$ O% U+ o4 b4 W1 e  C/ R
" W( _0 B7 t: Q( J0 g" c
3 注意事项
5 ?1 Q2 R/ l5 p3 |/ y6 H4 G& b/ N% |! ?! d! G9 G( r
颜色:正常的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或棕褐色,外观似棉絮状;. v+ Z$ w3 o8 W- M

. u" P) r  P1 P8 ~3 Y3 b- `- x镜检: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些后生动物存在;! ^* |/ M3 F9 q$ T

9 D" Y: W1 }9 X& c# i沉降性:上清液清澈透明,说明系统运行正常,污泥性状良好。上层液观察到漂浮着一层细小的针状絮体,出水尚清主要是由于系统的污泥负荷F/M太低,污泥老化,使污泥絮体沉降速度太快,来不及将悬浮在混合液中的微絮体捕集沉淀下去,调整F/M的值(适当添加营养尿素和磷肥)加大剩余污泥的排放次数,但每次少排。上层液浑浊,主要由于F/M太高,微生物分解不彻底,导致出水SS偏高,最主要的方法降低系统负荷。! y3 e& d/ o/ C9 o; Z1 ~

- t) ?% o$ ~0 C) @0 O) |$ c/ ^测量方法:取1000ml量筒盛放曝气池中的新鲜活性污泥混合液,静置5—10分钟,观察在静置条件下污泥的沉降速率和污泥外观性状,絮状结构,泥水界面是否分明,上清夜是否清澈透明等现象,依靠这些调整工艺控制。* b+ ?8 C% g0 G3 r* T

  L: i& p2 s6 ]" Z4 x2 j曝气池观察: 泡沫量较少泡沫外观呈新鲜的乳白色,则表明系统运行正常。负荷过高,泡沫量增多,洗涤剂过多或污泥龄过短也会使泡沫增多。泡沫的色泽呈茶色或灰色等其它颜色则表明污泥龄太长或污泥解絮或洗涤剂增多。
9 K, s8 P, d$ J' p/ F! I5 m4 e5 y+ c6 F" C
三、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4 c4 X7 u5 M8 p( O3 z, v0 ~
. n  }. p0 m% M. i. \, i0 X 环保之家0.JPG
4 V6 [( W, l" \% A1 }& ?6 [3 Q  ]& J" ^& }' y. H
四、工艺指标异常的分析控制方法: Z$ p6 n) c: ~9 Y6 t% q0 n' B

6 w$ N6 X. t9 Z( J0 T" M1 pH值8 |; x+ z' f8 X
( \- D& J6 o/ z5 Q  t
pH值与其他指标的关系。与沉降比的关系:pH低于5或高于10都会对系统造成冲击,出现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浑浊,甚至液面有漂浮的污泥絮体。 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对pH的波动耐受力越强。在受冲击后应加大排泥量促进活性污泥更新。 与回流比的关系:提高回流比以稀释进水的酸碱度也是降低pH波动对系统影响的方法之一。( `" G' H; r1 j! N% S" w  I
# J0 ?: U7 b- r; H+ Z9 e4 w
2 溶解氧
; v; c9 u9 |+ u# W6 w
1 u  \! U/ ~8 P3 u! F& {运行中的溶解氧监测主要依靠在线监测仪表,便携式溶解氧仪和实验测定, 3种方法监测,仪器需要经常对比实验测定结果以确保仪器准确。在出现溶解氧异常时,应在曝气池中采取多点采样的方法通过测定曝气池不同区域的溶解氧浓度,来分析故障原因。
0 d& G5 p+ p$ c. G
* t5 ^# L/ U9 d2 ]! I' U(1)与原水成分的关系原水对溶解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水量和高有机物浓度都会增加系统的耗氧量,因此运行中曝气机全开之后,要再提高进水量就要根据溶解氧情况而定了。另外,如原水中存在洗涤剂较多,使得曝气池液面存在隔绝大气的隔离层,同样会降低冲氧效率。4 ?* L7 O" k% \2 o0 a; E- S/ M

. z; f3 ~: s+ x3 J( y+ }% B1 _(2)与污泥浓度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耗氧量也越大,因此运行中需要通过控制合适的污泥浓度,避免不必要过度耗氧。同时应该注意,污泥浓度低时应调整曝气量避免过度冲氧引起污泥分解。
. ]; q/ ^- ?# X7 d# {* p
' l4 s. |3 l* V0 ?: V2 z4 J(3)与沉降比的关系运行中要避免的是过度曝气。过度曝气会使污泥细小的空气泡附着在污泥上,导致污泥上浮,沉降比增大、沉淀池表面出现大量浮渣。
* e, H6 @) k9 `& [/ Y! M4 m
6 s1 {7 j) [5 e5 ]( ^3 原水成分
; V6 v; }0 W: l/ i- p5 W5 l3 E9 x/ E# I; U
原水成分变化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如下:5 T# @: Y" H: k, w2 _/ J

% V+ P( a. E8 v2 e# r 环保之家1.JPG ' Z4 r5 V4 B2 @* K! v0 M% Y; o
0 R( e+ u0 I+ }- h5 X6 m
4 食微比(F/M)
2 \8 x& M0 Q* x$ W5 x! A7 U" d0 U
5 L/ h2 |1 k) I" L, d: ~; ^; e3 H食微比就是反映食物与微生物数量关系的一个比值。运行管理中需要明白:有多少食物才可以养多少微生物。 通常需要控制食微比在某一个范围,具体如下:
& I; d' x  F" z0 ?1 M1 p
$ S% J# q2 J9 I0 t) d 环保之家2.JPG . D6 Y/ x3 i! W" p
# m: Z: b, b' x  D
确定食微比后,可以利用实验数据代入公式计算以确定适合的进水流量。BOD值按COD值的50%进行计算,并在日常化验的数据对比中找出适合该处理站水质的COD、BOD比值。* g) E( c( n7 ?/ C  z

0 N8 F0 ?3 s5 a2 t3 Z8 W- K1 E计算方法为:
$ _2 p" l9 }- z- X7 S8 p8 I3 h9 r5 |+ v0 t/ v* N- o
NS=QLa/XV
" K$ w5 l4 t' e
" I4 `7 K# z! \- Z, ^其中 Q—污水流量(m 3 /d);V—曝气池容积(m 3 );X—混合液悬浮物(MLSS)浓度(mg/L);La—进水有机物(BOD)浓度(mg/L)。
* @& Z% I$ ?$ n& P! {5 N
, x( w$ u: z% n5 c# V) r) _食微比与污泥浓度的关系:根据有多少食物可以养多少微生物的原理,污泥浓度的调整要与进水浓度相适应,在系统进水水质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以日平均浓度作为调整污泥浓度的参考依据较为合理。  K: _1 T% S1 U" y" C! `; y) ~5 s
8 h( e2 c/ y+ f8 e+ r: ~+ D
食微比与溶解氧的关系:食微比过低时,活性污泥过剩,过剩部分污泥的呼吸消耗的氧量大于分解有机物需要的氧,但总需氧量不变,氧的利用率降低,形成功率的浪费。食微比过高,系统需氧量上升造成供氧压力,超过系统供氧能力时造成系统缺氧,严重的将引起系统瘫痪。1 e$ w4 A, D1 ~6 j1 I, H7 k  [  R

- p: v& ~( V% O! {食微比与活性污泥沉降比的对应关系:
$ I& |! M0 p2 u( [3 k/ i0 I2 Q
) Y2 c: X/ v1 p* t. i 环保之家3.JPG / v" C( _; K5 u

; ?4 }0 U& V. |$ o% I# \$ i5 进水温度/ Z- ?' _. `/ k9 I3 u+ h8 r

, P* {; _/ ~. ~+ o: [水温高则影响充氧效率,温度过低(一般认为低于10℃影响明显)则絮凝效果变差明显,絮体细小、间隙水浑浊。
) U8 c# u' O/ w6 T$ j- \6 E6 }9 J: Z. ?/ t6 S
6 活性污泥浓度(MLSS)1 a- r; C9 V3 V! K

, N; Y) z- Z7 q! H6 y2 z活性污泥浓度是指曝气池末端出口混合悬浮固体的含量,用MLSS表示,它是 反映曝气池中微生物数量的指标。
6 I4 L0 r% K# v  j5 ^6 S
5 _# ~2 U0 [8 \& Y: l# g$ a4 `, G(1) 与污泥龄的关系。污泥龄是通过排除活性污泥来达到污泥龄指标的可操作手段。因此,控制好污泥龄也就同时得出了合适的污泥浓度范围。
9 H% B$ l5 q( _, k
& K8 ^7 m  j& |(2)与温度的关系。对于正常的活性污泥菌群来说,温度每下降10℃,其中的微生物活性就要下降一倍。因此,运行中我们只需要在温度高时降低系统污泥浓度,温度低时提高系统污泥浓度就能达到稳定处理效率的目的。
# N" `' T, _- x
. g( h- C# a1 |9 T/ t# Z9 P0 S$ T$ {(3)与沉降比的关系。活性污泥浓度越高沉降比的最终结果就越大,反之越小。运行中要注意的是,活性污泥浓度高引起的沉降比升高,观察到的沉降污泥压缩密实;而非活性污泥浓度升高导致的沉降比升高多半压实性差,色泽暗淡。/ s% O- I4 Q0 C

  |# k3 q$ F0 Q& W  U低活性污泥浓度导致的沉降比过低,观察到的沉降污泥色泽暗淡、压缩性差、沉降的活性污泥稀少。
7 T* h: z( y! M- u# ^' B( O
% _" ]1 S& v/ k& \1 L  ]0 i4 P2 ?7 沉降比(SV30)
$ k, q. ~, D4 b9 l4 w9 w, s! ~% V: F" C4 j. i
活性污泥沉降比应该说在所有操作控制中 最具备参考意义。通过观察沉降比可以侧面推定多项控制指标近似值,对综合判断运行故障和运转发展方向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 K1 W1 Q! ^  i+ x7 c
* u6 |3 y3 j; N影响沉淀效果的因素及处理对策. J8 ^2 i, L, p0 y
环保之家4.JPG . j% G% O; ?- P+ l% z1 Z- m' I4 \
4 V+ d( A; v1 _! N( X" l
沉降过程的观察要点:
+ C! t9 W/ |2 A) N1 O. l4 Q8 z7 N! U4 Z  ~9 n
(1)在沉降最初30~60秒内污泥发生迅速的絮凝,并出现快速的沉降现象。如次阶段消耗过多时间,往往是污泥系统故障即将产生的信号。如沉降缓慢是由于污泥黏度大,夹杂小气泡,则可能是污泥浓度过高、污泥老化、进水负荷高的原因。& g' {" v+ _: R) p, E) A5 P
5 p. W- x  d6 B6 F
(2)随沉降过程深入,将出现污泥絮体不断吸附结合汇集成越来越大的絮体,颜色加深的现象。如沉淀过程中污泥颜色不加深,则可能是污泥浓度过低、进水负荷过高。如出现中间为沉淀污泥,上下皆是澄清液的情况则说明发生了中度污泥膨胀。6 o2 H2 b# L% L' t3 x, [7 }
3 p2 i' F- C% J7 \/ V
(3)沉淀过程的最后阶段就是压缩阶段。此时污泥基本处于底部,随沉淀时间的增加不断压实,颜色不断加深,但仍然保持较大颗粒的絮体。
4 F5 W$ Y. e9 N& I1 M8 L0 ^* I+ A+ @
如发现,压实细密,絮体细小,则沉淀效果不佳,可能进水负荷过大或污泥浓度过低。如发现压实阶段絮体过于粗大且絮团边缘色泽偏淡,上层清液夹杂细小絮体,则说明污泥老化。+ Q1 u" O9 p8 |: m  e& a
1 B% r3 t) i2 g4 y6 u! Q- f
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体积指数SVI=SV30/MLSS,SVI在50~150为正常值,对于工业废水可以高至200。活性污泥体积指数超过200,可以判定活性污泥结构松散,沉淀性能转差,有污泥膨胀的迹象。当SVI低于50时,可以判定污泥老化需要缩短污泥龄。
4 k% T( e+ o0 R- Q% E  k7 b7 G7 V+ |/ t( D. y: N
环保之家5.JPG
4 {# }7 _1 Y1 N/ C7 t  \# u5 S# h) t( z; h: P! k% B
8 污泥容积指数
3 O/ N) @0 S% a
% e) m; `( ]7 J) d/ b5 d# l! y7 g运行中要注意的是,当负荷低时要相应调整曝气量,否则过度曝气将导致SVI增高,容易被误判成污泥膨胀。
8 S! P" ^3 h; n/ o: O6 F: \9 H
3 P  J. t& F. a/ [2 d9 污泥龄
& `4 g: |* }% X- [* T
' p; N% m7 v8 B9 R: V, l污泥龄(t)=VX1/24X2Q5 h5 a+ c$ j1 @5 I8 y

  X) f+ c1 Q" P2 g/ B式中:V—曝气池容积m;
( q- G$ U, @0 ^. {2 W9 @. r2 m
  j  P. t0 e- DX1—曝气池混合悬浮物(MLSS)浓度(mg/L);* D0 n# W# b2 ]! {
2 O9 \% c# t- X  q' ]1 w: ]8 L" v
X2—回流活性污泥混合悬浮物(MLSS)浓度(mg/L);0 e/ ^, z* R% G6 a! v- V' E! v

7 ?1 U8 h$ l- |Q—剩余活性污泥排量(m 3 /h)污泥龄可以理解为活性污泥增殖1倍所需要的时间,实际运行中可以依据曝气池的污泥量和排泥流量简单的估算污泥龄。$ f  B& a5 d: E$ H

# ^  M; \3 u% |  v污泥龄7~15天的范围仅仅是参考值,实际运行中需要根据现场的进水负荷情况来设置合理的污泥龄。
$ C) j0 x% x+ ^0 Q+ w" E6 K
7 C7 E* e/ M" D  q/ Y运行中污泥龄的确定方法:在“有多少食物就能养活多少微生物”这个大前提下,运行中就需要根据一段时间的平均污染物负荷用食微比公式计算合理的污泥浓度(MLSS),进而算出合理的污泥龄,并以此为依据对系统做出相应调整。' Z& y9 i' `; n, C/ h) H% b7 q

# ]0 p, S3 _; q0 A8 {5 h- S/ J10 回流比* _( _' S, z9 c& V: |
- f' ^! c- s' h5 y; ~
回流比在正常情况下的调整操作,正面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在污泥系统故障时的应急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0 B0 ~$ U) R: H9 L3 O/ V
3 C& m! T) X) c1 y7 m 环保之家6.JPG
+ Q* ]1 n, ]8 ~& B6 k, l" D& \5 h: p/ |# H( e& G
11 营养的投加6 T* u- z& v: M2 ~  A6 q5 S; A6 G

) R4 n  |4 a8 }( _6 G营养盐的投加按照BOD5:N:P=500:5:1的比例添加。营养盐添加不足和过量都会对好氧系统造成影响,具体影响如下:
8 X7 `9 L1 _" C1 d
# [) u, O9 o/ ?2 l2 G$ V7 ~0 D( {* ]- m% l! ?! f
环保之家7.JPG
, }) y1 n# }7 C
% S/ b3 }$ E- s( x( D& z4 h) Z& H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