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态氮是水相环境中氮的主要形态,高浓度的氨氮废水进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体缺氧,并且引起富营养化。因此现在国家对氨氮的排放要求很严格,而且有些省份现在提标改造对出水要求更高了。
: s0 Z' S+ {! Z& _) e- B% P, D: D1 H2 d8 H7 U0 ?8 |/ V
9 b% ^# E+ }9 D, U0 E; [
手里的几个项目均跟氨氮有关,要么氨氮浓度过高,系统冲击。要么滤池出水氨氮不达标。为此决定跟各位大神讨论一下氨氮的去除…+ f" F+ f" o& E7 k7 L
+ w8 b( P, \! K
先普及相关资料,了解了一下氨氮的常规去除方法。
% [. [% ]- |. c# L* h* _- W! l
. U" {# U( u6 i1 B. R/ v S
& s% t( a) [/ [+ A |0 O氨氮处理技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 @5 `6 e: q4 U, Q, o' n0 D5 o
/ G! |7 b% s7 ^1、水的性质,1 Z7 s: X; p, l8 V2 U* M
, b5 B. p' D; @' A+ Z7 K2、要求达到的处理效果,
6 P) u# A% n8 Q% u K c/ }8 W$ ^0 L3 `: b$ L4 x+ _
3、经济性。氨氮的技术选择还与氨氮的浓度密切相关,
" Q. l# g* V& N @ N# j) N
8 Z& e8 e( @4 }* I4 W 根据氨氮浓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 N) h: r7 x! O# M2 k7 {/ ?4 E8 V+ Z3 i, b+ `- t4 \+ z
高浓度(>500mgNH3-N/l),+ q" y, V: I+ b! G# z5 L4 Y
" t. ?( U4 X3 ^中浓度(50-500mgNH3-N/l),2 x7 _& }& \% u- B8 O9 m9 Y0 M L
# o9 W: Q5 P3 J( @3 L- W
低浓度(<50mgNH3-N/l)。: M/ @& Z$ [2 `7 G. [, o
1 H P1 M0 g. ]- r j
7 v( |- F4 x8 d2 X3 _9 Q首先来说说氨氮的去除方法
' ^) w; o. P) j* q
4 e! h9 N( t: L2 N4 C6 Y9 V8 h7 a2 R吹脱法&鸟粪石工艺:
6 x( ?4 P8 A8 D3 M* j4 a& U9 f/ j/ C0 X& k' C0 w' X# N
氨氮的去除方法中第一个要和大家讨论的是吹脱法,吹脱法是将废水中的离子态铵,通过调节pH值转化为分子太铵,随后被通入废水的空气或蒸汽吹出,常见的有吹脱池和吹脱塔。蒸汽吹脱要考虑:' _% Y8 b' w* u) _5 }: G
$ f T. l) `7 v0 |) d6 h
1、吹脱装置的合理性,2 D! M0 F3 \/ y
5 m; |1 F9 v% V! E" i
2、废水流量,2 h3 g# b2 u1 I+ Q, S" n4 o( v# C
% m5 @3 k8 \2 ~" @* I' U! s3、蒸汽量,# l7 s. P" T6 D; J
. `3 \3 ]& L1 R, a; V6 F4、pH≥11,# Y1 ~/ L5 W7 z
- K t" h" T$ n6 ^0 f8 N
5、吹脱温度≥94℃,6还要考虑冷凝系统。' p d- z5 ?. \
- K% h- B& ?9 s, C7 J
下来想说说第二种脱氮的工艺,鸟粪石工艺,即通过投加镁盐和磷酸盐与铵离子产生磷酸铵镁盐沉淀(MgNH4PO4.6H2O),这中方法我以前做过小试。项目现场镁离子和磷酸根的来源,买的药剂是氯化镁和磷酸氢钠,提供镁离子和磷酸根离子。鸟粪石工艺现场情况概述:) A" Z$ j0 e; A
a: {% f* R2 z. a) P
陕西某合成氨、合成尿素项目,污水处理设计规模4608m3/d(192m3/h)。7 Z/ P% X0 Y5 }1 t/ L' h4 E
( M2 Z5 t1 y( |5 Y
2 [, m& ^8 c* x. B9 }, v主体工艺流程:调节池+混凝沉淀+混合池+CAST+中间池+砂滤+活性炭过滤+排放水池。
{) I. p/ ?8 ? @, Q: ]% u7 G% [$ x! q( E2 m" a! L
! g ~3 J0 A/ Q& b, P设计氨氮进水氨氮为200-400mg/l,但是业主在车间试车的时候,汽化有一股氨氮浓度非常的废水,氨氮浓度可高到5000-6000mg/l,经过汽化调节池后进综合调节池,汽化调节池里面的氨氮非常高,通过简单的穿孔曝气管吹脱(污水处理到处弥漫着氨的味道)后来浓度太高只能少量进综合调节池稀释至500mg/l后进混凝沉淀和CASS。由于只能取少量的高浓度氨氮废水稀释,汽化废水调节池满啦,快要溢出来了。但我也没办法不能让它们进生化系统,就连综合调节池也满了咯,所以采取了强制措施…3 a* J& z( G9 a( l3 K
2 j: J4 q: E7 e4 g" A
我这边赶紧启动鸟粪石,确定药剂最佳投加比例,根据调试指导,编制了一个小试方案。从结果来看,形成了很多结晶。可以说鸟粪石的小试效果很明显,但是如果按照小试比例投加药剂的话,量太大,不建议使用。
! L1 I7 F5 n! N. u% g/ u8 _2 Q" y( W- ]- P. ~" _
% }& k3 j7 i- B! M$ D9 h
/ g8 H' i% n8 j& Z& t+ [
小试方案
( Q+ |$ M% Y8 S7 l3 {8 f# w4 z c; T. n' A" ?0 ~& d: v* K
0 | U, A4 q' K
2 ]& C( O, W2 D; }# \小试结果:结晶明显
S$ h/ |& l6 ~7 a0 p; |6 W9 T) Z7 E( s+ w; p9 q! Z
下面接着聊,氨氮这个问题的确头疼。就在前两天接到的两个污水站氨氮出水超标,做了两个技术指导方案,现在还在恢复中。对此我也对生物脱氮这种主流的脱氮形式有了新的认识,在此也和大家分享一下。8 x# T" X) R; D4 Y2 b6 v
4 H0 h8 M! m; V! W. {生物脱氮,其主要污染物以氨氮为主。脱氮过程分为: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硝化为反硝化做准备,即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原理就不说了。站在调试的制高点,改善微生物生长环境,是调试的关键。影响生长环境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来阐述。
0 v9 q5 R7 W! C4 q7 m
7 N7 B* R& \& W7 X' ]氨氮问题无外乎几种情况:1、硝化菌流失,硝化菌减少,硝化能力不足;2、硝化菌生长环境恶劣;3、进水浓度过高,系统受到冲击。; h, ~" t$ N8 Z; H
# t. M" V$ x, _& j5 O0 _& b; N! \来说说硝化菌流失、减少,硝化能力不足。硝化菌属于好氧菌,化能自养菌。它是依托于菌胶团生长,所以运营过程中菌胶团解体易造成流失。如何判断呢?观察好氧出水是否澄清。一但发生流失,如何补救?干运营的伙计们都知道,一但发生问题,果断采取措施是第一位。
+ o+ z" l3 n5 [ d# b, w8 `! @& U6 o) B; m
上实例,太仓某制药项目,合成头孢类抗生素,进水水质:COD:8000-10000mg/l,氨氮:厌氧出水:150-200mg/l,(原水没测出来,主要是有机氮),可生化性差BC比为0.2,要求出水:COD300 mg/l,氨氮20 mg/l以下。来水分为三股,一股高浓废水COD 80000 mg/l,一股中浓水COD5000 mg/l左右,还有生物污水。高浓水经过铁碳后在混凝沉淀池和中浓水混合后在水解水解酸化池中和生活污水混合后进入两级厌氧+AO。厌氧采用的是两级,砖混结构。好氧是反硝化+接触氧化。8 z- G/ c1 ?/ i/ {; @7 q
+ {) [- T* e/ |, _8 x! a$ o3 T介绍完项目概况,来说说氨氮的事情。原水没有测出来氨氮,出厌氧后氨氮为150-200mg/L,厌氧分解长链有机,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很长一段时间氨氮出水稳定维持在15-20 mg/L,不过好景不长,氨氮出水达到了30 mg/L。一方面减少进水,一方面赶紧观察好氧出水,好在没有悬浮物。
6 [# z- \# i: J* j" i. g5 D& r; M! [) n! S f" k
! `7 m4 K7 Y% T: ~
最后简单侃一下影响硝化的因素——溶解氧(DO):首先高溶解氧对硝化反应没有明显的抑制,但是好氧池是个大家庭,溶解氧过高会导致污泥老化,菌胶团解体,硝化菌流失。过低好氧菌与硝化菌恶性竞争,硝化菌“高高在上”,如何竞争的过强大的好氧军团?没吃的谁还干活,直接导致出水氨氮浓度超标。这里关于溶解氧,测出来是水中剩余的氧含量;溶解氧低于1.5mg/l,硝化便会收到抑制,低于0.5mg/l,硝化反应基本停止。正常运行把溶解氧控制在2-4mg/l左右即可。
& v h A1 {1 g& ]2 A: n5 z# ]
t) F5 X$ ?3 r3 U* r/ Z# S3 q3 U, C- ~& K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