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泥颗粒化
. Z; c& {. x& I: F! E- x8 A; O对于一个新建的 UASB 反应器,启动过程主要是用未经驯化的絮状污泥对其进行接种, 并经过一定时间的启动调试运行,使反应器达到设计负荷并实现有机物的去除,通常这一过程会伴随污泥颗粒化的实现,因此也称之为污泥颗粒化,污泥颗粒化是大多数 UASB 反应器启动的目标和启动成功的标志。
- R! l, M* l3 z6 f, p6 S
. s0 y; K- ?# B7 m3 p% v颗粒污泥的形成使 UASB 反应器内可以保留高浓度的厌氧污泥。絮状污泥沉降性能较差,当产气量较高、废水上升流速度略高时,絮状污泥则容易被冲出反应器。产气与水流的剪切力也易于使絮状污泥进一步分散,这加剧了絮状污泥的洗出。颗粒污泥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它能在很高的产气量和高上升流速下保留在厌氧反应器内。因此,污泥的颗粒化可以使 UASB 反应器允许具备更高的有机容积负荷和水力负荷。7 r% W; D+ N( T y6 n
- U9 }- D5 A" ^% T' Q- N
2、启动时间* \$ j# N; ?1 X! y; o+ G2 g
3 B- M) Y2 l8 k; f3 S4 c* o8 \% s" t
利用絮状污泥作为接种物首次启动 UASB 反应器,在形成明显的颗粒污泥床之前可能会需要几个月的时间。5 z1 O9 B' B7 b! F: k5 Y g
) l/ F1 Z; S' e1 W% R- ^; N* r
厌氧反应器的启动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除了甲烷菌生长速率较慢外,接种污泥低的比甲烷活性和在反应器启动初期相对高的污泥流失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当 UASB 正常运行后反应器内可以产生大量的颗粒污泥,这些颗粒污泥可以在常温下保存很长时间而不损失其活性,因此在停止运行后的再次启动可以迅速完成。
, g4 [( \9 a* \5 X' \1 C2 c% I. F5 r" m1 k
3、接种污泥7 s. N: Q- _* v2 L
! o) u. j" R2 L9 _. W) _ a' r
UASB 反应器可采用絮状污泥或颗粒污泥进行启动。接种污泥的数量和活性是影响反应器成功启动的重要因素。: @5 J$ k) d6 u
) b7 c( Q7 y s0 }
一般絮状接种污泥浓度控制在 30gVSS/L~40gVSS/L,颗粒污泥接种浓度控制在 20gVSS/L~30gVSS/L。/ i, O( _$ q% f ?: W9 B1 H
! k: n/ O6 z! o% X6 A/ {, X采用絮状污泥接种时,为缩短启动时间,可在污泥中添加少量破碎的颗粒污泥,促进颗粒化过程。添加少量的颗粒污泥至少有两个优点:一是颗粒污泥里含有大量活的甲烷微生物, 而絮状污泥仅含大约 2%甲烷污泥(通过比活性估计),添加少量颗粒污泥可使甲烷活性有较大的提高;二是通过将颗粒污泥破碎为大量小的颗粒碎片,颗粒碎片会作为新的颗粒污泥“前体”,为新的颗粒提供了大量生长核心。
, F9 u& p' b5 x+ O" N' ^4 O L
; N& U' j. g; H+ G采用颗粒污泥启动允许有较大的接种量,启动时间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颗粒污泥的来源,即颗粒污泥在原反应器中的培养条件以及原来处理的废水种类。新启动的反应器在选择种泥时应尽量使种泥的原处理废水种类与拟处理的废水种类一致,废水种类与性质越接近,驯化所需时间则越少,可大大缩短启动时间。
1 l# r: n' S; e/ f! k( h1 u5 f8 K1 t# P0 w/ {
在实践中,有时难以得到从同一种废水培养的颗粒污泥,但只要在启动的第一星期将初始污泥负荷控制在最大污泥负荷能力的 50% 之下也可顺利启动。$ z, J0 s- P+ m& v$ v
) N' A( |* G! x C/ D. [采用絮状污泥和颗粒污泥启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可参考表。
' _: k" R9 d x" D
, [8 H" S: N* u: j+ L; LUASB 反应器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览表
% {: g% i9 l/ h& H# W) B问题 | 原因 | 解决 | 1. 污泥生长不充分 | a 微量或营养元素限制b 进水预酸化程度太高c 污泥负荷太低d 颗粒污泥流失(见 4,5)e 颗粒污泥解体(见 6),悬浮污泥冲出 | a 提高进水中微量或营养元素浓度b 减少预酸化的程度c 增加反应器负荷 | 2. 甲烷菌能力不足(超负荷) | a 反应器内没有足够的污泥 b 甲烷活性不足(见 3) | a 提高污泥量降低负荷。污托邦采用外部接种,促进污泥生长(见 1),减少污泥流失(见 3-6)b 减少污泥负荷,增加污泥活性(见 3) | 3. 甲烷菌活性不足 | a 微量或营养元素缺乏b 酸化菌大量生长c 污泥床累积大量有机悬浮物d 工艺温度太低e 进水含有毒性物质或抑制活性的物质(见 6) | a 增加营养或微量元素b 增加污水的预酸化程度,污托邦减少负荷c 降低进水中悬浮物浓度d 增加温度 | 4.颗粒流失 | a 中空颗粒捕捉气泡。污托邦不充分驱动力形成太大颗粒污泥: 低温、低负荷、低进水浓度下易形成大而中空的颗粒污泥b 形成多层结构捕捉气体,颗粒有一层酸化菌 | a 增加对颗粒的驱动力,减少颗粒的尺寸。b 用更稳定工艺条件,增加污水的预酸化程度 | 5.污泥流失,形成膨胀污泥和蓬松的颗粒污泥 | a 由于进液中的悬浮产酸菌的作用,颗粒污泥结聚成团b 大量悬浮或酸化菌附着颗粒表面c 形成蓬松颗粒污泥,附着酸化菌生长迅速 | a 去除进水悬浮物质,减少预酸化程度 b 增加预酸化程度,增加混合强度。c 增加预酸化程度,降低污泥负荷。 | 6. 颗粒污泥的解体 | a “延迟”启动问题b 突然变化负荷率和/或进水浓度c 突然增加预酸化程度,污托邦使酸化菌呈“饥饿”状态d (周期性的)暴露在毒性化合物的有害条件下e 机械搅拌力太强f 由于不充足的选择压形成絮状污泥 | a 启动策略(增加污泥负荷)选择接种物b 采用更加稳定的工艺条件c 采用更稳定预酸化条件(启动选择其他接种污泥)d 有毒物去除或解毒,长驯化期,较大水力缓冲e 防止太强的机械搅拌力,降低水流的剪切力f 稳定工艺条件。增加选择压(出水回流) | 4. 启动过程
% a: [) E) `! ^# u! {1 s9 v
9 U! K! J) J/ G. [4 M3 t# ~启动中会洗出接种污泥中较轻的污泥,保存较重的污泥,以推动颗粒污泥在反应器中的形成。启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7 E8 ~; a, c/ X( V3 p; V; Y( u! u
5 D8 H E# D: {" R v+ B. Y9 q, Q(1)UASB 反应器的启动负荷应小于 1kgCOD/(m3·d),上升流速应小于 0.2m/h,进水 COD 浓度大于 5000mg/L 或有毒废水应进行适当稀释。5 O8 N3 L- e; j
4 L; k0 b0 f7 `(2)应逐步升温(以每日升温 2℃为宜)使 UASB 反应器达到设计的运行温度。
0 T" I( e: b& y2 n; |9 N3 g) z1 E$ y8 |, G% x
(3)当出水 COD 去除率达 80%以上,或出水有机酸浓度低于 200mg/L~300mg/L 后,可逐步提高进水容积负荷;' N6 m; |5 v$ w0 e: t
0 x% Q; R' K5 }8 r [' o负荷的提高幅度一般在设计负荷的 20%~30%为宜,直至达到设计负荷和设计去除率。: L3 Z* Q% K6 j4 S
8 W; A( t J/ A. k8 L: l2 X(4)当直接采用颗粒污泥启动时,因采用的接种量较大,同时颗粒污泥的活性比其它种泥要高得多,启动的初始负荷可提高至 3kgCOD/(m3·d)。; [, W; t- b- c/ v3 _8 E( Y# Q
: H( J3 D/ i2 O4 M5. 环境因素2 K+ I+ ~+ p8 f) m) i6 t' T S: p
3 b; I+ u. k8 \. [, B+ i
(1)常温厌氧的温度应保持在 20℃~25℃,中温厌氧应保持在 30℃~35℃,高温厌氧应保持在 50℃~55℃。
; `$ Z) m3 c4 p9 a/ Y
K6 K7 ~4 K( ?/ Z8 X5 \(2) UASB 反应器内 pH 值保持在 6.5~7.8 之间。
: h/ x8 E. P, `$ ^% a( R. E, H! U5 X+ `
+ ~0 O& A% a- t1 O: Y' O(3)适宜的营养,保持 COD:N:P=200:5:1。
' J; A% @4 I6 T& m7 [$ T
4 W5 E( D$ i) Z. g(4)严格控制有毒物质浓度,使其在允许浓度以下。
" S k+ ]: W8 a2 q9 J
* Z( [, P% a! `$ C4 A(5)厌氧反应池中碱度(以 CaCO3 计)宜高于 2000mg/L,挥发性脂肪酸(VFA)宜控制在 2000mg/L 以内,氧化还原电位(ORP)应在+100mV~-400mV 之间。
9 w. f% B8 i A W6 n$ f- _
; k7 p* a2 S. ?7 H) c! H(6) N、P、S 等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应当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 w6 w* [" O$ L5 a# _, C/ H5 L2 h
& }0 m1 |) F- j- W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