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监测方案》,提出“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在疫情防控期间,应在水源地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余氯和生物毒性等疫情防控特征指标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时加密监测”,又一次引发了供水行业的热议。关于疫情现状下,供水企业应当如何行动,又应该如何思考当下的热点话题,方卫国总工程师提出了他的观点。6 g+ [: v8 ~( k" e; C. |
5 _9 M* Z/ ]# G/ l& E, x
6 f: ^5 g) } A新冠疫情发展至今,新型冠状病毒是否会随饮用水传播,一直是水务行业,特别是供水行业关注的焦点。不少国内学者通过对有限文献资料的研究,从病毒特性、现有消毒工艺的机理等方面展开了探讨,但由于对冠状病毒的研究尚不深入,现有水厂工艺对冠状病毒的灭杀效果也缺乏理论和试验支撑,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指导性意见。7 e; U, T( D8 S
% ]+ y1 i% o, Z/ X! ~8 E0 w6 F
目前,部分学者和专家认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不耐氯,且离开宿主无法存活等特点,现有水厂的消毒工艺已足以应对,无须特别关注;但也有供水企业从万无一失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加大水厂氯消毒剂的投加量。
/ }' Q( z) O) [" K' o' H9 W- T8 r
疑问:疫情下水厂是否必须强化消毒?- N/ g0 p0 v7 W& v9 E; Y% p: L0 h
# A$ [$ T9 |' H! a7 _0 J
对于当下最具有争议的供水企业是否需要加大消毒剂用量的问题,方卫国总工认为,对于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应当重点关注浊度和余氯两项指标。浊度是微生物的一个指示性指标,尽可能低地控制出厂水浊度,对于饮用水的生物安全将是极大的保障。
& C `( P! E( S; c. [2 R3 D2 E4 U. y) j" H
对于余氯,更重要的应该是CT值,但很多水厂仅关注了C值(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即消毒剂余量),却忽略了T值(有效接触时间),片面理解余氯这项指标的内涵,可能会掩盖问题的实质。1 }6 `* u/ d5 `
* w3 ? K2 b' }9 y9 B- N4 R科学的论证和判断,离不开数据的积累和支撑,对于如何做好科学论证工作,方卫国总工认为,现阶段如果供水企业的人手安排的过来,水质抽查工作应尽可能关注到末端,并且以末端为主。由于春节和疫情的影响,长时间的节假日导致供水企业目前缺乏对现阶段末端水质数据的跟踪,尤其是水厂——管网——远距离/用水量小/管内流速低末端余氯的变化规律。
; c* |9 K/ F' y( i" l: s3 y* s! e0 s5 p0 n( U
只有掌握实际情况,分析余氯变化规律,才能分析判断供水系统的薄弱环节,针对性施策(任何工作都应在确保员工防护到位的前提下开展,非紧急或必要的工作,应在疫情缓解后再行开展)。
1 D; O& B% \, B: f! o* |3 Z% u
& N8 r9 r$ h* D% L/ f首先,管理规范的水厂,以杭州萧山某水厂为例,如出厂水浊度控制在0.3 NTU甚至0.1 NTU以下,滤后水加余氯0.5~1.0 mg/L,并严格按照国标要求来计算有效接触时间T,对出厂水的消毒效果应当有足够的信心。(各地由于原水水质不同、管网状况不同、二次供水形式不同,应因地制宜)+ J: ]% q: {' Y+ ^
/ J' d0 q/ m5 Y. B+ _2 M) g
其次,供水企业几十年的运行经验来看,对于未知的病毒、病原体、细菌等,我们都是在国标的指导下常态化进行消毒,事实证明,现有的消毒工艺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是安全可靠的,特别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不耐氯的特性,氯消毒剂对其是有效的;6 Z6 B: f# B K" B; ~1 Z
7 {( n0 W+ o X9 s+ k! ?) E; i
第三,如果部分水厂认为确有必要提高加氯量,应思考在预加氯、滤后或出厂补氯的哪一段工艺上进行加强,提高加氯量的根本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何种效果,应当要有科学的论证和判断。如果仅仅是作为一种担心,盲目的加氯,可能并不科学,也非必要。
! [+ F! Z, B7 O4 }& i
N8 t, i' \' K( A$ g# h疑问:供水企业应该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 f8 T) v+ U2 ^5 s
) |/ ~. \4 w/ g$ r! g作为默默支撑抗击疫情工作的后勤保障,同时也是城市平稳运行的核心骨干,在当今疫情状况下,方卫国总工梳理了六点想法和建议。
! |0 M$ x* M$ v* k* R* H; |9 j# N3 n5 X/ K/ X
01水、电、气都是城市运行和人类活动的基本必需品,供水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依然是确保稳定、可靠的供水。6 s- m) x* p$ e% I6 F9 x
1 h+ Y" ?1 m S D
02供水行业对从业人员有相对专业的要求,相关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都必要具备对工艺、设备、设施的认知基础。由于在疫情的特殊时期,甚至有可能需要安排水厂人员在厂内待命替换轮班,所以确保水厂全员安全是当务之急。现阶段,供水企业应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做好员工自身及家人的防护,避免产生员工被感染的情况,如因为部分员工的患病,导致一个班组甚至一个水厂被集体隔离,对供水安全保障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C* i8 o- ]% N" o2 j7 | B8 ~+ Y4 q
0 z" E' b' k# n2 }$ m; D2 S03非常时期,供水企业仍应履行为民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的职责,当出现供水困难的抢修、维护任务时,仍应当需要正常出勤,保障供水。
* b4 e( |: A3 X4 A: @
# m, o0 Z& Z3 o' N04对于可以延缓办理的业务,如营业大厅的工作,供水企业应尽可能采用网上办事的技术手段,减少员工与外界的接触。
% g7 z9 y9 h% w+ }" \6 }1 M9 }9 S% y/ n; V# M
05未雨绸缪,备好物资。由于疫情的发展前景尚不明确,后期受物流受限、司机紧缺、工厂延后开工等影响,可能会导致净水药剂出现短缺,因此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前谋划。6 `1 ~7 S* g, w1 E v$ u/ k
' Z# ^+ X2 z4 z8 h& O" ^3 U
06供水企业也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职责,由于全社会的消毒剂紧缺,如水厂有足够的存量(主要指在线次氯酸钠发生器的食盐原料),可尽所能为就近的隔离区域、医院等提供一些帮助。% h: \8 o7 F8 z8 @. j
7 ^' D& p' W1 p总而言之,现阶段,供水企业应先保证员工的自身防护,减少接触性的业务办理,注重药剂等物料储备,务以确保稳定供水为优先。
# v$ d9 Y5 }2 x+ Z7 [
8 c7 C$ x. t" ?$ ], `对于昨日所报道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粪口传播的最新研究成果,方卫国总工同样也对排水、环卫等行业提出了八点建议:
i3 Q/ |4 E9 F Y* K, w0 j& a1 m
+ F* A+ Q; \, z( F2 N4 o7 w! y7 e01建议暂停非紧急情况下的各类化粪池清掏作业,已满溢或存在满溢风险的应在防护到位的情况下作业;
r; n! S( S7 \, ~: C" u% w: M) o) w
2 h: G5 w* }! }5 `, e' c02暂停道路上一些窨井的清掏作业;" J h0 X5 E1 X) r
& n, K) @+ ^$ l+ ^9 N% Q6 J
03倡导公共建筑、公厕、居民如厕用后的厕纸冲入下水道,该举可能会对污水厂带来一天几吨污泥量的增长,但对污水行业没有实质性危害,却可以避免广大居民的感染风险;5 U8 v) R% n* ~$ ~; h
# M6 l, Z4 |6 L2 q4 I: z) y8 L9 v# d$ e04建议确保落实对环卫工人的卫生安全防范措施;+ l; `5 b) o: a- p/ d, N
! G$ ^* S/ t7 e& Z2 R
05由于对污水厂的生产运行带来卫生风险的主要来自定点医院的废污水,鉴于现阶段的特殊时期,建议应协调环保、卫健等部门,将定点医院污废水处理的消杀病毒作为首要条件,对于污废水排放的其他指标,如余氯的上限值可放宽要求;/ Y& @! q' z/ i) x2 K' Q
* _7 O3 s: Q% u5 f
06对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对象、疑似病例的隔离点等场所,派发消毒药水(如5%次氯酸钠、84消毒液等),在每次用完卫生间后,向下水道倒入消毒剂(坐厕内水位稳定后,倒入一两小酒杯左右的消毒剂原液,或约250 mL已稀释成1:100的消毒剂);
. a/ s4 A& e9 f7 u3 ^
+ n& ?$ F& h0 Q4 W- q07对公共交通工具,能关闭空调的尽量关闭空调,采用自然通风,并要求控制上客人数,尽量安排每座只坐一人,隔排落座等;
% e3 J( p( L6 W" f
3 u# [& q T2 l6 u6 ^) y$ j08如果房屋内的排污管道有U型集水管,请居民确保U型集水管中的水位,如通过每日向地漏中注水,以确保其能够发挥防护功能。
. c4 E+ `7 W, k7 `& M T/ ^! G* ]1 C2 K( o% A" |9 f/ T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