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关注 悟性:2022年环保企业如何活下去?! [复制链接]

5 W+ 0
京东
本文内容包含对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切身感悟,是来自行业内的真实所感所想,编者读后深感有分享出来的必要。9 n/ |8 ~% i" V2 j5 F

! ]' X2 e% U: w$ {# D, u4 J7 s' w% J3 u5 [+ a5 K
01
环保企业的本质

( t4 Z5 I3 \! s) \- l7 w  q2 N
# r' {* z2 X! R6 l2 \. o2014年3月,福耀玻璃投资5亿美元在美国建厂。在福耀发布投资之后,网上一篇文章《不要让曹德旺跑了》,引起了多人的热议、诘问。
4 V  T1 s* q% O, x
% R: o1 O$ m; U: s四年后,曹德旺先生在财经《对话》栏目公布了美国工厂的土地、电价、天然气、物流、海关、人工、税收等成本,并公布美国工厂的盈利状况,直到此时,大众才明白,福耀投资美国工厂的战略布局的意义。
( k9 \4 ?* _$ d+ G: x, R: X; W! ?; S/ o' w! p; h0 a
何其相似,数年前,李嘉诚出售部分中国地产业务,转而在欧洲大手笔布局时,曾一度广受指责,甚至有媒体高呼“别让李嘉诚跑了!”如今回头看,今日地产江湖的沉浮,那些高举着道德高尚、民族情结、空谈情怀的旁观者们,现在又在琢磨谁?
3 K  Z- i7 ]( D% X- \. {6 p# ?2 W
2021年5月,曹德旺宣布出资100亿,捐建福耀科技大学;至今,曹德旺已累计捐赠200多亿,是名符其实的中国首善,那么曹德旺成为首善的背后是什么?是福耀玻璃的实力、产值、盈利能力,是福耀玻璃的科技创新、组织效率。9 m# `& B$ d$ G% Q& r" E. L# m
: ~. @" v- ^) R' B4 Z( c
福耀的实力让曹先生的情怀落地。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讲情怀要有载体,回顾过往,没有人能空谈而成功,更没有人空谈能将情怀落地。
* i: F1 V- a( A& R+ X* b, `4 S
- z6 |$ q. m+ Q( p$ b1 I环保事业是伟大的,但首先讲商业本质。+ |- D, S9 S+ X1 a
9 \3 {0 w! n! k. o
商业的本质就是比拼科技、效率、团队;企业的核心是价值的创造、分配。环保产品、工业污水竞争的本质是技术加资源,市政环保工程行业竞争的本质是资源加垫资。这是商业模式背后的真谛。
" N4 c% M4 G% l+ [1 l* p6 q' `& t, ~
02
环保人的时局

8 O, S% Q; }- i. J" y' D& g- f5 w' b# v7 a
王健林的一个亿小目标在哪里?许家印先生的情怀还在否?李嘉诚跑路了吗?
6 _% B9 k$ A* ?  V2 `9 v( T8 |% `  i  I% s  U+ P
时至今日,没有人再议到底是马云创造了时代,还是时代造就了马云。宏观上一定是时代造就了个人,微观上则是无数人的努力改变、开创了新的时代。  L- F, L4 b+ C: g

* J5 p& V' K: w$ y: |如同住房商品化、城镇化的大势造就了大批的地产大佬一般,工业化、智慧化和人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推动国家在生态文明领域的政策、法规、监管,进而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 ~1 D( L' \2 v) }' q/ \  G% h5 o$ z8 n8 E- D
2015年1月新《环境保护法》施行,大量环保业务打包为ppp项目,动辄十几亿元,多则上百亿元。PPP模式在环保行业兴起,催生形成巨大的环保市场,同时大量基建类及其他央企布局环保领域,当时业界惊呼“野蛮人”来了。
/ q7 u; y% K& ?* n4 C& F1 K
+ ?$ j6 k+ V! j0 j六年过去,格局既定。$ Y' |; W9 S# c& y3 X

9 @$ _; }0 p5 b- i" b: |$ U# r央企携资金、资源优势攻城掠地;地方环保国企平台异军突起,各领风骚;龙头企业在围绕存量资产精耕细作,降成本的同时,又在新领域做拓展,新技术、新模式上做创新;民营企业在干什么?跑项目?
! X; F; ]. R: y( b8 q1 e
$ T! t2 D- r+ T5 H2021年,对于很多环保企业来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是行业分水岭。很多人发现项目越来越难跑了,利润越来越低了,工程回款周期变长了,总之越来越难干了。焦虑、彷徨、甚至茫然占据了很多环保人的脑海。
( i% I4 o: Q3 t' e! c6 n' q2 r# s/ F, H  N% p
为什么?: u! H0 X# g8 v4 M- |

5 R& |- {! H' O/ X$ y* F7 z因为时局变了,而且市场成熟了。
9 H) J- Q. U0 Z2 C. d/ a4 P8 |! }/ G' _; n. S5 q+ T. H4 F
对于环保市场而言,好项目、新建项目总的体量在减少。随着ppp模式兴起,大量的、优质的项目都落向行业头部企业,很明显市场集中度提高了。- P- t, w  w6 c% ?" d; {0 `2 u
3 U# i+ R) p, d: C, f
同时,客户经历过二波、三波的工程建设,对产品、工艺有相当深的了解和把握了。- a# M6 b4 K; s: B: W

3 Q. W. a& L7 Y6 O: G3 D还有环保政策强力推行及监管环境的变化,也改变了行业的玩法。
- S. W; W% Q0 o) f* [% v
; B5 c$ Z" m: t. A% F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三个变化会给环保行业带来什么?
$ C: [9 Y7 D8 K8 ^( d. ]/ L+ [2 ^' s2 T% Q: v/ v6 E
环境变了,时局变了,而我们还沿袭着过去成功的思维、路径,当然难以造就今天的成功。拿着老地图,怎么能找到新的路?是时候分析过往是如何成功的,未来又可能败在哪里了?
3 b. E) x" C5 H) C* W. \5 v& ?& Y' o
2021年是疫情改变世界格局的一年,也是环保行业应该反思的一个年份。不能直面现实,而用情怀麻痹自己,从而错失调整时机。
% k  X- D0 Q  _0 j1 v' D- M  a8 Y. U
这个时代淘汰你连招呼都不会打,无视时局变化,它可能让环保人辛辛苦苦赚到的一桶金,在未来几年亏得空空如也。& n! w3 [3 n# P6 s, M, c& t' _
, O" ?( A0 D1 c! G3 g
03
时代背景下环保人的选择
, Z+ a. P4 k, L
3 Q& a! h+ c6 G; f5 c) c5 f; K! ?

7 W5 H, d+ m4 k4 Y! ~问责制驱使政府主管单位更谨慎、更保守;专业化龙头企业则更关注产品工艺的功能、效率、成本;对于成熟的客户,别再想着靠概念、靠忽悠、靠关系拿下。要谈项目,拿案例、讲实效、最后再讲资源。
1 q6 W! N0 q+ r' l5 j2 F$ S+ k$ n/ @1 D
5 [' N% Q4 N! |& c* \7 I环保行业未来只有这三类企业能活得好:
. Y  R0 E1 ?# e1 @8 ^2 d3 y9 p
; W2 F7 H" |& e4 e一、顶层者
% O- q* x7 u2 D6 I5 |% L% t- M0 ]7 t  \, @% T; J" z& {- f
这类企业规模大、品牌强、资金足、资源广,活在环保产业链顶端。6 ~7 r+ T  ^; e8 @# s1 M$ q4 Z
. x) G- I# ?' k. ^
二、创新者7 P; w/ `9 H  C$ g5 k

, a2 h$ }, A& {0 i3 B1 c这类企业注重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未来会越来越强。2 Y0 s* v2 J6 D# n' E+ @( ~; O
& U# B, v% H, S. F* y9 s
三、高效者
( C% Y" ]+ ]. y, b' f3 ]" R1 y& u( u& ^' j
这类企业组织能力强、交期快、议价强、成本低,其他企业干不过他们。( t( g( D: P! Q

$ w* }# Q1 G+ ^& Q商业的核心是价值的创造。很多人在谈整合,没有核心产品、工艺、资源,很难和别人形成有机的互补,不能形成高效的组合,也就不能给客户创造更多价值,自己当然不能分到一杯羹。
: g# c' J! W( Z6 K' w: ^  d+ d& P# h) ]
没有金刚钻,别老惦记着别人的瓷器活。不能形成价值链,空谈整合,只能是飘萍之末。谁整合谁?我为什么愿意被你整合?- ]- ?, x: D. w# u* E0 ~3 O

3 @+ [! s. K; k0 c$ M- j在资源整合方面有一个「T字理论」,“一横”代表面的东西,既要做面,做大项目、工程支撑公司的业绩体量,更要做竖,提前布局、储备技术,在适合的领域做深。建立核心竞争力,像一根桩子锲入市场需求点,深度链接,再结合面的资源做广做大。
/ v$ X  J& n' K" ^5 N7 ^; i$ L3 O  q* _  q, q: ^8 `
转变思维,多维度组合,全方位服务,建运结合,和客户深度链接,这样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央企、国企,有资源、资金、规模、品牌优势,他们可以整合,做面上的东西,做大投资。
+ [" y4 a9 E' j& a: m, D7 s8 L. Y
作为民营企业,缺资金,没有很强的团队,只能选择细分领域做深做专。这也是很多欧洲、日本百年企业的活法。* P; M( d+ `& _) z2 I6 f) _
# s+ {. ?: U. z9 Q3 J& k
有人说环保民营企业现在是夹缝中求生存!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回顾我们过去的成功,哪些是靠我们核心竞争力拿到的?哪些是靠外围资源获取的?不能因为一个关系拿到了上亿的项目,就认为自己公司多厉害,这也许是假象。今年运气好打猎一头牛,明年呢?两头牛还是只打到一只兔子。  {$ ~+ S: k) J, K" ~5 D6 \. Y
5 V0 o5 |9 O+ h5 @- d* x
环保企业的可持续必须从环保工程的打猎模式为主过渡到靠核心产品的种植模式为主。所以,到底是抱怨夹缝生存?还是回归到一亩三分地的精耕细作?或是在一米宽万米深的领域深入研发?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环保民企做选择必须考虑的一个课题。
# Y4 R9 I) w/ P/ o. A" w. B5 Y. E
04
环保行业的未来
2 ~2 u  P3 m  `  A/ A& \( U
) Y& Z: H" r  K+ {" x/ Y0 J
实力让情怀落地。; E( _) e6 B3 F6 I4 |
. L: H4 Y/ q+ \& k- ?" N6 J

0 X- H6 A6 e1 j4 g( m2 y' X活在当下,做好现在,才有未来。未来三年一定是环保行业加剧洗牌的时期。苦练内功,做好产品,加大研发,做好服务,活下去才是王道。& {7 D& I( [+ O7 Q
8 Y0 K$ L; j" g" t
情怀则引领未来。
+ @  ]4 R$ v! j: F7 i0 Y
0 m& W$ N2 P: o# |0 v  i" p& G产品做到极致,工程做成精品;做环保确实能够形成自豪感,当看到绿水青山有我们环保人的风骨,有我们技术的价值创造,那自然是我们的情怀所在。
5 e5 U4 s9 w0 u( p) O. V2 Q6 H
3 f. t. y# u2 ]7 O7 A$ y( S最后,向那些环保时代的开创者,向那些真正能够脚踏实地做事,又能坚守初心的环保人致敬!来源于青山产业评论 ,作者环保老岳% |1 h- \) J+ ]) U- w; s  \  l
/ w' P) h( t0 F7 e' o!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