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在操作、储存、运输、处理和处置不当时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带来重大威胁。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危险废物日益增多,危险废物处置需求与处置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j: O* Q2 a* t& W+ V- M# p7 Q, n$ m. d% U% A. g
/ }! A* a+ l2 p, Z# ~; l
焚烧由于其减容、减重、无害化程度高、能回收废物中所含的能量等优点成为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的主要选择之一。焚烧处理是指将危险废物置于焚烧炉内,在高温和足够氧量的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分解或降解危险废物的过程。焚烧技术适合有机物含量高、热值较高的废物;特别是针对组分和来源复杂的废物,焚烧处理具有减容、减量效果好,无害化彻底的优点。 % B0 A9 ~5 a7 T; ^( s4 p D * h u7 T1 D% x& q. M“回转窑+二燃室”是目前危废处理中常见的组合式焚烧工艺。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焚烧炉出口的烟温必须达到1100℃。对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利用,符合节能减排的原则,因此,结合各个焚烧工程的燃烧室布置情况,各种立式、卧式、混合式冲刷余热锅炉(常见的形式如图1所示)都进行了应用尝试。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余热锅炉受热面的积灰和腐蚀问题,图2是某卧式布置的余热锅炉上积灰情况照片,在焚烧系统运行10天后,受热面表面就出现了严重的积灰,受热面前后烟道压差每天增长100Pa,因此,焚烧系统往往在20天左右就被迫停炉,使焚烧系统无法连续稳定运行,同时余热锅炉本体也容易爆管、损坏;有些焚烧系统在运行半年后,余热锅炉就需要进行大修,成为制约系统运行的薄弱环节。在危废焚烧领域,甚至有的焚烧系统原始设计中就不考虑余热回收,转而采用烟气中喷水降温手段,既减弱了焚烧系统节能减排的经济价值,又使焚烧尾气中水分含量显著提高,加重了布袋除尘器糊袋、尾部烟道腐蚀等问题。因此,开发不容易积灰的新型余热锅炉对于危废焚烧系统的余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y. B D( j7 F( g
2 @' P/ x5 ^$ {, O
4 u0 I$ ^/ ?+ e( V
9 G! h4 G& r/ @
9 b- q9 e4 ~3 M
+ `# j3 {1 X" Y1 G& u+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