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概况
资源仅供学习,商用请购买正版!
4.5分
资源介绍

! X1 `) m% ^6 F7 I; q; L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力度的加大,城市剩余活性污泥的产生量大幅度增加,大量污泥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置,必然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采用污泥厌氧消化技术不但可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污泥稳定,而且产生的沼气通过发电、带动鼓风机等途径还可以补偿污水厂能耗。水解是污泥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挥发酸是污泥厌氧消化环节的重要中间产物。两相厌氧消化提出后,国内外针对污泥产酸相进行了许多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在中温条件下进行,对于高温强化剩余污泥生物水解酸化及发酵产物分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 m& S5 B: p8 t" d" r& c) I
, d& u& N' W, m& {7 \" K, a本文依托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课题)“城市污泥分级分相厌氧消化组合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进行了剩余污泥高温强化水解酸化相的研究,通过批式实验主要考察了温度、pH、氯仿等因素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挥发酸累积及其分布的影响,分析比较不同组分基质的水解酸化产物从而对不同物质的代谢途径进行初步探索,并且通过中温和高温连续流反应器的实际运行综合比较了中高温污泥酸化反应器的运行效果。主要得到以下几个结论:在温度10℃~80℃范围内,一定时间内污泥水解产生的溶解性COD(SCOD)浓度随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且温度越高,水解速率越快。在该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污泥酸化产生的总挥发酸(VFAs)浓度先增大后减小,45℃是污泥水解酸化总挥发酸累积的最佳温度。; V: n! k: g4 Y7 d q' t
, h9 y3 Y7 @: S* K不同温度下各挥发酸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别。45℃高温条件下,碱性条件下产生的SCOD浓度明显高于酸性条件,停留时间相同时,在pH值4~11范围内,pH越高,污泥水解产生的SCOD浓度越大;而总VFAs浓度随pH值增大呈现先增大再减小,同等条件下,pH=9时累积的总VFAs浓度最高。中温35℃下污泥停留时间为4 d和高温45℃下污泥停留时间分别为2 d、4 d、6 d时,污泥水解酸化反应器均可以实现稳定运行;高温反应器在水解、产酸、氨氮释出及VS的去除方面均更具优越性。. D/ N* k. D- R! u0 q
* \0 m; r! \( E- z7 t: X
' u3 d5 _0 B# o: C8 p
2 A5 p6 ]' [2 F4 E' x
5 N% b9 }7 ]* ?: ]2 w
下载地址
举报有奖? | 最后更新:2021-4-21 14:25
剩余污泥高温强化生物水解酸化研究
免责声明:本站资源由发布者提供,版权归发布者或原作者,若侵权请提供证据联系客服处理,因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 B2 A8 q7 ?8 y6 y1 ]* T
# e' @& L$ ]+ q! ]2 Q) |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