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a' I9 {3 ]( ~" m在工业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电镀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积极推进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以及先进化、清洁性生产工艺及设备在电镀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由于目前我国的电镀生产企业多属于中小型企业,这就使得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受到资金、技术以及生产规模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多数电镀企业在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镀铬工序生产上采用人工挂镀式的生产方式,而据相关实验证明,采用该种方式滴漏到路面上的污水中含有更高的铬,因此,在电镀生产过程中有必要加强新工艺设备在其中的应用,这样以来,既可以减少电镀污水中相关污染元素的含量,亦可节约原材料,降低电镀生产成本; " s. k* v/ N0 M: Z1 F! X5 f 8 q$ e4 J1 _; G4 @二是在电镀生产过程中要将污水处理与生产工艺有机结合在一起,如在电镀生产结构的设计上,可以引用立体化结构,即将渡槽设计在立体结构的上层,而将相关的污水处理设备及净化水池设计在立体结构的下层,这样以来,不仅可以及时搜集和处理电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亦可节省劳动工序和劳动力,同时也实现了对不同工业电镀废水的分类处理,能够使工业电镀废水中的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其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性。 2 V: x) z. M/ R$ {) K6 ]/ O; O! n/ ~" Z+ x8 m
2、综合采用多样化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 * c* V2 D: i. I, L0 O* N9 T$ {+ [& ^* s- Y& m2 r7 L; D5 n
工业电镀废水具有来源多样性以及种类复杂性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在对电镀废水进行处理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要综合采用多样化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就目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来讲,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3 C2 ~1 d) E V' x- h; D1 t& W
7 V9 \' ~5 O4 H: T9 C$ b% R
1、化学法 \5 Z0 v1 I. }. l" U" g) i 6 m; C4 t& t ^* p# T L1 n$ n) N+ P化学法是目前电镀生产业废水处理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其主要是利用水中有毒有害元素的化学性质,通过氧化还原、沉淀等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分解出来,以实现良好的电镀废水处理效果,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化学还原法和化学沉淀法两种方法,其中化学沉淀法主要是指通过在电镀废水中加入与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相关的化学药品,以使两者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相应的难溶性固体,再经过固液分离以实现清洁电镀废水污染物的目的,常用的主要有氢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等。值得注意的是化学法虽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其很容易发生二次污染问题,因此,要做好相关的善后工作。 9 h- F. V! l6 r+ X1 L$ z2 U8 R E; w- o; H- u: J1 g
2、物理法9 _4 t4 [6 D% u& I s; r7 b
: T7 A! K( C8 @5 X
物理法正好与化学法相反,其在电镀废水中的应用并不改变任何污染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对应的,也不会发生任何的化学反应,如目前电镀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反渗透法以及蒸发浓缩回用水法等,也具有较好的电镀废水处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由化学电镀废水处理法带来的不足之处,亦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问题。其中增发浓缩法主要用于工业电镀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但其操作费用较高,在工业电镀废水的处理上应用并不广泛;反渗透法也常用于工业电镀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上,且其处理效果主要取决在处理膜的选择上,但长期应用又会产生杂质堆积等方面的问题。 _2 @" {6 p! w* N' r& d/ T) R
& h3 l+ j9 E1 }7 e7 B) L( G3、微生物法 M9 P* j' ] ~, W+ A
+ q: D' H, Y- P. |* B2 i. K微生物法在电镀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原理主要在于自然界不同生物体之间的共生共存性,如将某些微生物放入工业电镀重金属离子废水中,其排出的代谢物则能改变某些重金属离子的价态,由对环境的危害性转化为无污染性;此外微生物菌群还具有强有力的静电吸附及生物絮凝作用等,能够有效的吸出和净化工业电镀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将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控制在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范围内。与化学及物理处理技术相比,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技术操作简单、选择性强以及投资费用低等方面的优势,但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过多的微生物投入可能造成工业电镀废水的二次污染等。 k+ b5 k0 ?8 g) ^7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