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运管 污泥沉降比观察要点 [复制链接]

1807 0
京东
沉降比检测方便,为及早发现生化系统问题提供了可能。在做沉降比实验时的观察要点有上清液液面、沉降过程、上清液、沉淀物等。  r% n* V1 Z' n# x3 a& e) J1 c- a

' [$ j' B. o# ~- G8 u9 f* u  @5 G& P9 k$ P
1.仔细观察上清液液面是否有油状物、浮渣、气泡,并要用手轻扇量筒口闻气味。% U! V# ?- K, f0 R
. s$ o  A8 X1 i; {+ P5 H
①油状物通常表现不明显,注意仔细观察朦胧的油状物覆盖液面;油状物存在的原因,进水含有矿物油或乳化油、洗涤剂和消泡剂。( [% F  a+ O5 u. d

  m6 x! r; ~9 q+ c7 u②浮渣通常为棕黄色、黑色絮状团浮于液面,存在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污泥中毒;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缺氧。
$ t7 {# w- E6 Z  Z: D6 h
& c: L/ A( i5 s, v: q: O3 S+ r  @③气泡通常表现为液面与量筒间的成排气泡(较大)或附着与液面浮渣的气泡(较小)。形成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反硝化所致;丝状菌膨胀。$ S8 i8 I9 g3 _

' I9 y7 c% O! D, |④气味在沉降初期闻,土腥味重则活性高;酸碱味重则混合液PH异常;臭味重则可能缺氧;其它异味可考虑特殊工业废水流入。
- c' i  c$ d- F0 I( _$ J
2 ~: `- Z  t$ N2.仔细观察沉降过程中的整沉性、速度、间隙水、絮态等方面。  l7 N5 b$ H& u  M( Y

* c0 Q  U4 [! \1 p# g①在自由沉淀到集团沉淀的阶段,整沉性表现出泥水界面清晰和整体沉淀。原因:曝气过度则差;中毒污泥整沉性差;丝状菌膨胀整沉性好但沉速慢。
# k7 }4 E0 x* l: I. C1 _& D4 q* x# Q/ H1 E
②速度分初期絮凝速度;自由沉淀和集团承担的速度;泥水界面形成的速度。原因:污泥老化程度越老化越快;活性污泥负荷越高越慢;丝状菌膨胀缓慢;惰性物质含量越高越快。" e5 m9 E* T; k+ ~, ]. [
' A& i, v6 v, ]% Y" C1 ?
③絮体形成以后,絮体间水体情况,清晰度和颗粒物。原因:曝气过度增加不絮凝细小颗粒;活性污泥活老化解体;污泥负荷过高混合液浑浊;丝状菌膨胀高清晰度。
+ Q, j1 F& V) K  N% t% e; x
. h3 L# s: E1 `4 {3 t! H7 h④絮态为絮凝后的颗粒大小、絮体活动方向、絮体色泽。原因:曝气过度絮体松散;活性污泥老化絮体粗实、色泽深暗;活性污泥负荷过高造成细小絮体形成;丝状菌膨胀絮态细密。
: Y' |" d/ Z, |. G
" ~$ R6 K1 M9 h) O3.仔细观察上清液清澈度、颗粒、间隙水、挂壁等现象。0 M# a1 W$ m6 u) N/ x# {9 \
2 F1 y( U' {  g2 ?' @
①清澈度为上清液的整体色度、浊度。表现及原因:污泥负荷越高越差;曝气程度过量则差;污泥中毒整沉差;丝状菌膨胀上清液清澈。: A* h) n7 B6 S" S

4 W! D3 Z1 V' o- e7 j$ B②上清液悬浮颗粒数量。原因:污泥老化程度越老化越多颗粒;污泥中毒上清液浑浊且伴细小散装颗粒;活性污泥负荷越高越浑浊;惰性物含量越高越浑浊。
. o% X7 p1 @- T8 w; D  J* h( s9 h1 B# `0 q
③散在颗粒间水体清晰度。原因:曝气过度大颗粒间隙水见仍可见小颗粒;活性污泥老化间隙水清澈;污泥负荷过高间隙水浑浊;污泥中毒间隙水浑浊。
  _/ ^6 a' D8 \1 t+ y: y% j3 }
9 w, n" b" @, A' V/ [% O2 t3 e④量筒壁粘挂有活性污泥絮体颗粒。原因:活性污泥老化;曝气过度。
# ]% ?! m: ~6 \+ I. ?2 Q% |, D8 s3 u7 S
4.仔细观察沉淀物的压实性、气泡等。
6 h" x. x7 I6 I+ f
/ B" P. X# p* s9 @$ F( R; F' @①压实性为最终的沉淀物密实度。原因:惰性物含量越多越密实;污泥负荷越低越密实;曝气程度过度则差;污泥中毒细碎密实;丝状菌膨胀随膨胀度而变化。9 P) ~4 E. _5 `/ F

$ h& [  R/ X3 `②沉淀絮体内夹有气泡。原因:曝气过度沉淀后即可见细小气泡;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老化后粘度增高;活性污泥反硝化搅拌后会释放出来;取样后高温细小气泡膨胀所致。
: r5 ~+ ?7 t9 d' K( C0 S0 }! L3 n. ]' [0 K+ v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