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关注 趋论:2022环保行业趋势之企业篇 . 上 [复制链接]

3 W+ 0
京东
导读:当下的环保民企既要备荒也要备战。6 Y2 Q* y2 r, }" n/ {% a2 C+ l
# ^; Q" E  ~* R! ^: o5 K
“教育在,XXX不在了,环保在,XXX不在了,时代正在和一部分企业说再见,2021也已经成为环保民企的转折大年。”, I# p5 A4 @: _% K4 \6 I

0 V/ ^0 p# N4 @  ^2 Z/ O- F最近在和一位在环保行业打拼多年的企业家朋友聊天时,他如是说道。
0 x! X4 d" f0 k( F$ @+ U* h% Q1 @* m7 e
和往年相比,2021年给我和山少爷的触动是相对较大的。. }) P: G" a3 [

2 ]# d9 h1 p3 U我粗略统计了下,今年我们深度接触的企业有近30家,实地走访的企业70多家,前来南京交流的从业者120多位。
6 @' d- Y, u6 w& x  u
$ E, Q2 S3 u7 a, g2 _- Z就整个环保行业的体量而言,上面这组数字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接触面。. L8 p0 Q" t0 A2 s- k- [
& `0 N) Q: W& w/ x+ \
但今年的这些接触让我看到了不少共性的东西,尤其是一些在行业深耕多年的选手,他们对当下和未来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共识。. P3 M7 r; z* y: e6 b
1 m" _. x& F6 g: m/ w
一位做环保装备的朋友坦言,这些共识之所以有实战价值,是因为那是他们用真金白银和酒量换来的。
, a+ v4 {( f! d! {- P, H& H* A1 k! R# P* Z
表达情绪容易,洞察本质难得,而远离情绪直击本质,在公开表达上坚守下来并不容易。
" U0 K1 v! ^5 Z% r1 r5 |& u# K; ]) Y6 Q+ c
环保民企的3大收缩  战略、团队和资本
& D& l' j' D1 Q6 u- H. ?( ]3 D
谈到“收缩”,可能不少朋友会联想到萎缩和倒退。& \$ e9 P7 z1 j* G" e: l

- M; y" N& h' t/ g. Q9 q其实这里用“收缩”这个词,更要表达的是一种主动的战略动作,它背后更多的是企业家面对新形势时对战略的重新评估和调整。
6 Z# b* V% B: A% R" L" f/ Z4 i- r" a
收缩一词本身并无好坏的指向性。: J1 ~7 H0 {3 J
: f4 k6 E! q4 Q* k
收缩的背后是聚焦,是实事求是,是回归商业本质。
4 C1 k: x0 @& G3 _. j9 T
* D5 _; n6 s0 j在过去的一年中,无论是行业头部的上市企业,还是行业里的中小企业,敏锐的掌舵者大都嗅到了大环境的变化。8 _; A& K- Y. d. I  P' n8 d. O) E

8 y! Y/ f, o: B& D( f( \关于这些变化,如果你是新读者可以翻阅下青山产业评论之前的文章,我们曾在多篇文章中详细谈过此类话题。: e5 H9 F& V7 T) a* k. X

6 g1 ^: V# B. e9 W) o: k/ f2 O" E# N比如:行业的畸变;消失的红利与新红利;时代的毒打;大建设时代后的行业发展等等。
+ O% ^+ F# I/ A/ g- Z( r
. {6 B; t& D1 g; q动荡的大环境面前,所有的掌舵者都面临一个相似的困局:1 b" B5 s# X6 P4 @# S' d
! e9 }# I3 S# U2 n8 A# h0 l
不动是等死,乱动是找死。
; p/ W" x+ o6 w' w
' t) O2 m, O1 v$ W  Y7 I- i在这样的难题面前,那群敏锐的掌舵者在如何构筑自己的防御工事。
, a( l+ J9 R) D2 h% l+ Z+ J$ h0 p
- q4 n% E1 Q# J8 x1 g1、战略收缩- G" ?/ q; S0 X3 Z+ d2 S- X) m/ S6 ^
: L' }" u, x% ^# Q8 R4 W  [! i
战略的收缩不等于做减法,有时候甚至还会是做加法。
( F3 k% R" W/ X( y- o1 T. i, f  c* ^& _- a
我们看到的成功案例中,战略的收缩不仅是要敢于放弃自己没有竞争优势的业务,同时还要能在自己有竞争优势的赛道上加注。
6 g' b5 ?1 ~0 @0 f1 @4 S
: `; l  H9 F: h$ n- e环保行业的8大业务领域,投资、建设、运营、产品、设计、咨询、检测、监测,叠加水、气、固废、土壤,不同维度的业务交叉产生多达数十条赛道。
! R+ D( ?* X, T4 B% d1 j7 {& Z3 t9 u* ^( M3 v; U8 g4 \5 _" S
对于在行业里深耕多年的环保民企业来讲,现在更多的思考不再是面面俱到,而是什么业务是该放弃的,什么业务是该加注做深的。
: p0 z/ R- W7 k  s
2 h. v4 j# L/ ^% p- u  |毫不夸张的讲,在过去20年环保行业大发展的进程中,清晰的定位从来没有如此的紧迫和重要。; F" T/ s; t! p7 I' }3 B
( c$ Z% I  J% w
在上层业务资源接近垄断的行业大背景下,取舍和自我的定位会是环保民企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 j1 b, n: Y7 N. U9 s. D1 ^4 v, F
* a" \3 u3 ~0 P4 [, N( [2、团队收缩
6 n/ ^# s  k+ W0 U# x2 ~! B+ R0 K: K
' {& u, `! h8 ]: H' s1 y裁员并不总是可怕的。* B) x" T" S; N4 U; d

0 F4 v; D3 U1 x互联网行业的裁员动不动就会成为微博热搜的大新闻,但环保行业的裁员消息我们很少听到。
6 i2 U! O& F! }: ~- U6 W4 l
8 f. }* `  `  h这并不是环保行业很少有裁员的事儿,而是环保行业的信息是相对封闭的。. H5 Z: u% D3 ^
: |+ v3 K+ K+ x8 O# U' `
粗略统计,环保行业在过去3年里,上市公司中出现裁员的企业累计超过四成。
7 W! A4 @# N$ G, ]9 P& h: W5 P& g  ~
; a0 u& G9 u2 W0 f9 E; L; B有些环保民企从千人规模裁员到不足百人规模,也仅仅是在非常小的圈子里才知悉,更多的行业从业者并不知晓也不关注。
& T' |5 k+ Q' F3 b$ N' W0 }6 y- s4 K* @
关于裁员这件事儿,我们需要看一个企业到底是不行了裁员,还是一边在裁掉一些人却还招了更多的人。
) L7 V$ `9 C& A2 D& Q+ T5 N) ?/ ]: `
前者,那是业务不行了,于是彻底的压缩人员;后者,则是裁掉不需要的人、冗余的人,同时寻找更合适的人选。
0 X; R! i+ N: @0 X
6 U2 m  E+ a+ @! S' X敢于裁员,很多时候,对于企业来讲,恰恰是一种务实的表现。
1 [2 D$ v! v: `9 C+ B+ j+ c: h8 n6 n. }2 m
2021年大环境艰难,2022年大概率也不会有彻底的改变,合理的进行人员的调整,是企业保持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9 j% Z6 ^9 u  H$ r# I( R7 X0 v: u3 v, t; Q/ m
在主赛道上储备更多的精兵强将,在非优势业务上快刀斩乱麻。) U  i6 l0 N: H

' D" Q- d5 q, M" ~; F对于从业者而言,最优的选择也是不要在公司的非核心业务上消磨自己的意志,未来的大环境不会容易,宁选鸡头不选凤尾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择业原则。+ Y- q0 N% \# P  r
. S% ^' x- [& p( h6 b" E* U
总之,大家做好战斗的准备。
' R1 ^4 I' A  Y- l6 Q" }( P9 V! Q$ C( U0 M
3、资本收缩
/ m! ^' |. S9 n; |) F+ ]# d! s3 z8 e* Q5 D, @  }
单纯的用钱赚钱的时代已经在和环保民企说拜拜。
3 R' s2 O# Y+ d3 r  M
0 M% z4 t" E* Q" P* B8 H9 H4 B; Z' S当下的大环境,对于绝大多数出身“普通家庭”的环保民企来说,用资本拉动增长既不现实也是高风险的动作。( S+ t0 e9 y$ I' l: `

$ t" B& {3 \( [在资本层面的收缩已经成为环保民企的无奈之举。' \" A$ ~( Q% ^" n$ L$ J1 D
$ O* Z& @. d! |7 s8 I1 O1 Y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今年仍然有不少环保企业上市,这貌似资本层面并没有收缩。
- D1 x, V& |+ M) W4 B+ ^$ b
; b! ]' w7 n; d8 x0 a关于这件事儿,其实我们需要透过表象去看本质。
) h. ~, L% H# N
1 z8 O9 ?. x0 A- U, |首先,资本的收缩并不意味着不用资本远离资本。: h+ W0 [5 x* l% z0 p+ t
+ |4 Z9 G$ j& \8 N6 C1 h
无论何时,资本永远都是一把利器,这里谈到的资本收缩更多的是指资本驱动因素的变化。+ k8 Y* q. K- @4 B

- L0 ]& w# S# F# M' e: f另外,资本的收缩意味着企业增长杠杠的转变。
6 s, B( C; \) o0 O7 D& a: {. x
* [/ P0 I; Z" L) h如果仔细观察今年的环保上市企业,你会发现:/ p5 m5 A8 y0 N  H* R3 B* _  e
. T0 Z2 g4 l: e) a7 }
他们大多是专注于细分领域的技术型产品型的公司,这些公司的赚钱的逻辑中最核心的不是依靠资本杠杆而是产品杠杆。+ q9 p9 Q7 y4 F8 R- |5 e

, `3 |3 b, }, F. B. M+ X3 y关于这块内容,我后面会专门写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这里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6 B7 W2 n0 b+ F* N
9 f; o; |& u7 m. f- d
总之,对于环保民企来讲,钱越来越贵,钱越来越少,这在2021年是一个显著的趋势。
' s2 d0 [% m; ^7 e: w7 \
3 s0 k1 f% O3 L- @- ~+ i* U对于资本来讲,有限的资源一定是往最值得押注的人和企业上面投,而对于企业来讲,有限的资源也一定是往未来吃饭的金刚转上投。
# \0 \$ N, i" M0 s- e6 J, O! Y4 k8 B
圈子里大家公认的一位大咖级别创业者曾经谈过这么一个观点:
; t2 Z4 ~; E8 Q/ U/ u% S( S
5 y% G' e- E  ], _在过往很多年,很多环保企业的生意逻辑其实就是定期存款,从金融机构低成本拿钱,然后把钱投到项目里,然后每年吃“利息”,这些年没有任何长进,领完20年“利息”,就可以“退休”了。
0 o/ N% ]0 l4 D" u' Y0 v
% d0 f6 Y" o6 B! L; E这算是行业里典型的钱生钱的打法,如今这种买卖环保民企的机遇越来越少。2 N# \- h7 F, y* s- V& K' |
% r; H0 Z" i- X( ~) G, L
以上是环保民企的3个收缩,从战略到团队到资本,更聚焦的战场,更精锐的部队,更谨慎的用钱方式和增长逻辑的切换。7 \, [" ~! T3 S+ X7 j, D

* N; m% i6 O3 @6 _# Q. ^收缩并不可怕,懂得收放,收放自如的企业更容易穿越周期。5 h5 J9 R  k2 M
2 J" T  ?5 Y) g- b. n
对于环保民企而言,当下所有的收,都是为了未来更好的放。原标题:备荒与备战,转折年里的环保人,作者:环保老兵,来源:青山产业评论# y8 X. ~4 W4 j, F& |3 C8 Z

1 K' e5 j. t" e( W' {趋论:2022环保行业趋势之企业篇 . 下
) y2 Y( b* D) b) U( g
" t6 @8 F# M3 w; p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