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关注 趋论:2022环保行业趋势之企业篇 . 上 [复制链接]

3 W+ 0
京东
导读:当下的环保民企既要备荒也要备战。
+ n6 y, K- v1 X) v
6 N, F0 q" d& q/ J$ Q5 e' l) @“教育在,XXX不在了,环保在,XXX不在了,时代正在和一部分企业说再见,2021也已经成为环保民企的转折大年。”$ o# s7 H9 ^' u" a$ N& Y  B

7 }1 c* f! {3 t8 \8 [4 q最近在和一位在环保行业打拼多年的企业家朋友聊天时,他如是说道。
* R/ z. k" X! S" _' N3 F. q4 N
  f( A, Z0 m) A/ M3 [6 J6 O. Z和往年相比,2021年给我和山少爷的触动是相对较大的。
% c$ K' w9 ^; c, Q( J: k% P; P1 a" t5 L& T
我粗略统计了下,今年我们深度接触的企业有近30家,实地走访的企业70多家,前来南京交流的从业者120多位。
% z9 o) Y9 \' p. u
% r5 ]5 N' ]! N7 ?就整个环保行业的体量而言,上面这组数字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接触面。$ h' s+ z# p% q
- a9 f; J. u6 V) u4 p( V
但今年的这些接触让我看到了不少共性的东西,尤其是一些在行业深耕多年的选手,他们对当下和未来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共识。" Q' `6 |, X6 c9 _; Z, Z$ v

5 d* c/ s1 `$ E. T" H+ G一位做环保装备的朋友坦言,这些共识之所以有实战价值,是因为那是他们用真金白银和酒量换来的。% c: D0 q7 F6 g5 Q& N2 v$ d

- ]6 C: [3 `  S5 ^表达情绪容易,洞察本质难得,而远离情绪直击本质,在公开表达上坚守下来并不容易。# k* _% Z% q* h. }

1 a* b! f: l8 S5 }" a! r
环保民企的3大收缩  战略、团队和资本

4 U' d) o7 I6 u0 y  J谈到“收缩”,可能不少朋友会联想到萎缩和倒退。
2 Q; q) I; B: g* i# [2 F" y+ x9 s% o& m# S8 P
其实这里用“收缩”这个词,更要表达的是一种主动的战略动作,它背后更多的是企业家面对新形势时对战略的重新评估和调整。* d( Z7 S$ Z- x8 v
' I* O3 H: D: n4 g7 ~
收缩一词本身并无好坏的指向性。
/ Y0 F6 Z3 z' s4 I
$ c( n2 e- ]' p: f% T3 |; P( Y, m收缩的背后是聚焦,是实事求是,是回归商业本质。
, |1 n3 P% `) o1 P% `+ \/ @# ?2 ^  h
. B/ l! X* w4 E2 p% N( u, J( [" w在过去的一年中,无论是行业头部的上市企业,还是行业里的中小企业,敏锐的掌舵者大都嗅到了大环境的变化。
7 i& L( V, s# I6 |% k5 a: |6 [' E! w; q! Z: E$ B4 R& Z1 i
关于这些变化,如果你是新读者可以翻阅下青山产业评论之前的文章,我们曾在多篇文章中详细谈过此类话题。5 b$ j5 E4 X& P* h5 a5 m4 M, R

+ D5 r7 w5 s# L% Y2 I比如:行业的畸变;消失的红利与新红利;时代的毒打;大建设时代后的行业发展等等。
8 s7 t$ D5 X' z6 N1 y; G  n. }
; E0 ~; r  t6 L8 Z0 w: t动荡的大环境面前,所有的掌舵者都面临一个相似的困局:0 G8 S( M3 J! y# i, B4 N$ D6 R
: B" Z* `* ^) \/ J: k0 w3 |
不动是等死,乱动是找死。
& _9 b) ^- P' N1 H6 b; ]# Z0 N! I2 q
% F; ]! D) g; _' s+ I+ }在这样的难题面前,那群敏锐的掌舵者在如何构筑自己的防御工事。
0 h  k: H. ]8 W' D% R
1 O( p+ ^4 {; c! y1、战略收缩
$ [, b; v) d% t$ i" N8 Y) c3 T0 [7 ]  h( `
战略的收缩不等于做减法,有时候甚至还会是做加法。/ x) Y, `& n" U- e3 K
  Z9 u9 C. _$ [& e1 M3 F; _" l
我们看到的成功案例中,战略的收缩不仅是要敢于放弃自己没有竞争优势的业务,同时还要能在自己有竞争优势的赛道上加注。8 A* d) H. f5 l) {6 z- @* t; f% s

1 l0 `7 h' K8 V2 I" @) x2 P环保行业的8大业务领域,投资、建设、运营、产品、设计、咨询、检测、监测,叠加水、气、固废、土壤,不同维度的业务交叉产生多达数十条赛道。
% G" p- }' i  z4 m+ }; s  O5 f* u& W' Y
对于在行业里深耕多年的环保民企业来讲,现在更多的思考不再是面面俱到,而是什么业务是该放弃的,什么业务是该加注做深的。
, U! s/ D7 O- I* X- N5 d$ Q% d
  {- Q0 ]* O9 e6 |毫不夸张的讲,在过去20年环保行业大发展的进程中,清晰的定位从来没有如此的紧迫和重要。
" N5 O. S9 h  x* t* p
) K8 u5 U( r$ ~在上层业务资源接近垄断的行业大背景下,取舍和自我的定位会是环保民企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2 m( O; c3 U1 K0 v. X* q+ t4 A
& O0 a& ^% C8 P# h( L2、团队收缩) H6 i# ?) E; q7 I3 W+ C7 F

4 W% q$ m2 d! }  ?* @+ s裁员并不总是可怕的。) A+ m! @+ o: P- t

' {+ }$ s& ?0 q  s( R& r互联网行业的裁员动不动就会成为微博热搜的大新闻,但环保行业的裁员消息我们很少听到。9 B2 E2 L  t  b  {
" z' [) M4 W0 f. F! R4 y/ l# q
这并不是环保行业很少有裁员的事儿,而是环保行业的信息是相对封闭的。4 ?0 J  Q" _, \6 V
& c7 m0 _& o6 d! I
粗略统计,环保行业在过去3年里,上市公司中出现裁员的企业累计超过四成。
: d9 z$ ]: {# ]$ b8 O
" s$ Z4 Y% K) h# L* S& Y有些环保民企从千人规模裁员到不足百人规模,也仅仅是在非常小的圈子里才知悉,更多的行业从业者并不知晓也不关注。; }( w% I" J4 x3 m

. I9 J0 [( d0 D: h9 d关于裁员这件事儿,我们需要看一个企业到底是不行了裁员,还是一边在裁掉一些人却还招了更多的人。
2 k  D- v$ g6 t* l6 _
& o0 h" B4 z7 M: j+ Q* |8 q. K3 i+ L前者,那是业务不行了,于是彻底的压缩人员;后者,则是裁掉不需要的人、冗余的人,同时寻找更合适的人选。8 C3 P9 D9 M! t) q/ L# I. U0 W* k

* n9 _0 s& E! [6 u敢于裁员,很多时候,对于企业来讲,恰恰是一种务实的表现。
# Y) ^/ W3 k$ r, L9 I' X- s
! T" `7 _5 _4 n9 l# |2021年大环境艰难,2022年大概率也不会有彻底的改变,合理的进行人员的调整,是企业保持战斗力的重要举措。5 D, W% |4 E4 y, G6 Y" p0 F, E6 J/ z
: \( J  u( ]7 O2 V' h& }5 x$ h) C
在主赛道上储备更多的精兵强将,在非优势业务上快刀斩乱麻。0 o, `' V0 R# @- k5 Z
8 l6 s6 t  D  w7 i1 G  r. R
对于从业者而言,最优的选择也是不要在公司的非核心业务上消磨自己的意志,未来的大环境不会容易,宁选鸡头不选凤尾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择业原则。5 M$ O3 R4 [' W; [: R7 l- \" y
3 y. w7 A- n8 k5 j$ U: @
总之,大家做好战斗的准备。2 q% M. C: D$ }$ W+ u# f) E
9 M7 U) d$ P9 Z/ p% l; f9 `8 ~
3、资本收缩
  |2 v0 `9 C: a+ y
- @' H5 A9 l) [" B5 R; E; z% f单纯的用钱赚钱的时代已经在和环保民企说拜拜。# l) [$ L# S) [" J! Y% j. J0 [

$ b1 q2 x  }3 h& m# s当下的大环境,对于绝大多数出身“普通家庭”的环保民企来说,用资本拉动增长既不现实也是高风险的动作。, F) c; O) f2 ]3 k: ~

6 G8 k0 z% q8 y/ [在资本层面的收缩已经成为环保民企的无奈之举。& Y! g6 I6 A! v/ k- Y2 T5 X  j
* `+ v* ]6 m+ F9 ]' W% l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今年仍然有不少环保企业上市,这貌似资本层面并没有收缩。9 ~. K' ^" F  F7 E3 ^+ F0 G/ P
& E1 y* n3 H: A
关于这件事儿,其实我们需要透过表象去看本质。
. m; A+ Z/ N3 \. ^2 Q  E7 m- y9 [; A; O* E8 t4 X8 _
首先,资本的收缩并不意味着不用资本远离资本。
  `. Y* a$ p, `8 H, }* A1 w+ d- |$ x$ g+ m- A
无论何时,资本永远都是一把利器,这里谈到的资本收缩更多的是指资本驱动因素的变化。
+ m# }2 {# n- }
+ v3 L5 o! ~: N4 s9 ]7 V9 M4 |( k9 R2 p另外,资本的收缩意味着企业增长杠杠的转变。  ^$ v5 v$ u) a) T2 z" C
$ q" t5 G/ Q1 R+ u' x+ T8 J
如果仔细观察今年的环保上市企业,你会发现:
9 Q  s2 |; U  D! j; @/ W
  ~  ^; p6 t: j" c( a他们大多是专注于细分领域的技术型产品型的公司,这些公司的赚钱的逻辑中最核心的不是依靠资本杠杆而是产品杠杆。
8 k. Q5 o4 x- s% W* H1 r9 S# y+ n! Y" F6 I% [3 G
关于这块内容,我后面会专门写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这里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7 t! i: @7 G/ Y

9 x) K2 }" R8 y& o总之,对于环保民企来讲,钱越来越贵,钱越来越少,这在2021年是一个显著的趋势。
4 |" K; Y9 |& ]) E
: H+ U8 y( i7 A( A! ]3 M4 n对于资本来讲,有限的资源一定是往最值得押注的人和企业上面投,而对于企业来讲,有限的资源也一定是往未来吃饭的金刚转上投。
" @( Z; d" o1 p" p+ P# H9 Q! Z( b% J$ X9 Y! f
圈子里大家公认的一位大咖级别创业者曾经谈过这么一个观点:: l5 T% w0 ]7 r+ h
0 V2 j. k, y) }  Z) _/ {) S
在过往很多年,很多环保企业的生意逻辑其实就是定期存款,从金融机构低成本拿钱,然后把钱投到项目里,然后每年吃“利息”,这些年没有任何长进,领完20年“利息”,就可以“退休”了。
' Y  p3 Q- m. y' }- L2 u, `/ E: P/ N' ^# e1 O
这算是行业里典型的钱生钱的打法,如今这种买卖环保民企的机遇越来越少。
9 ?9 p* l4 J" p9 K
' m6 @' l/ G% s, W" l以上是环保民企的3个收缩,从战略到团队到资本,更聚焦的战场,更精锐的部队,更谨慎的用钱方式和增长逻辑的切换。
7 o# Q* ?9 ^1 \% r+ ]3 L7 |* M- h
0 U9 @5 l; ^. \) v; _) y收缩并不可怕,懂得收放,收放自如的企业更容易穿越周期。
* c/ h: i* n4 {2 {
3 z5 ^& [5 a" g) o- y4 d- H对于环保民企而言,当下所有的收,都是为了未来更好的放。原标题:备荒与备战,转折年里的环保人,作者:环保老兵,来源:青山产业评论
1 J% {- r# K' S+ A- q* y8 r' P5 [+ {4 ~
趋论:2022环保行业趋势之企业篇 . 下+ d' e) P; @  y4 ]
9 e* C1 v+ O2 X4 o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