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低温的环境下,很多污水处理厂会遇到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污泥膨胀,但是出水水质却很正常,通过镜检发现此低温情况下的污泥膨胀并没有丝状菌露头,属于非丝状菌膨胀!有时候高达90%的污泥沉降比,成为悬在污师头上的达摩利斯之剑,时刻担心污泥系统的崩溃!笔者一直从事工业污水运营,低温膨胀不常见,在前几日与一位前辈的交流中,学习了很多经验,并结合文献资料写了此篇文章,如有不对或补充的欢迎各位同行留言! 1 b+ A+ @& w C , d/ C3 ?8 c: u5 B$ I / c. H/ Z+ v' P* E. Y! t1、低温非丝膨胀的原理2 V6 c6 x2 k: n7 s
% [. o# B0 j5 q* C0 t; x关于低温非丝膨胀的主流观点是在低温的环境中,微生物活性变差,活性污泥变慢,不能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完全降解,而以EPS(多糖类高粘性物质)储存在细菌胞外,由于EPS中具有许多氢氧基,与水的结合力很强,呈亲水性,是一种非常稳定的亲水凝胶体,使得活性污泥不易与水分离;细胞胞外覆盖的高粘性代谢物能吸附生化曝气产生的细小气泡, 使其密度变小,沉降性变差,是造成低温非丝状菌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因素。- c, W# J5 `* z2 t3 E
# f. A) C2 D* t0 O6 x1 l9 f2、低温非丝膨胀的判断 , @8 r% }& c' a% H* X& [6 d / v, Q: F% U% l. @ x' |& D低温非丝膨胀并不影响水质的达标,但是出水时常的SS超标也会引起在线数据的波动和超标,让运营人员时刻感到压力!低温情况下非丝膨胀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法判断:# Y) m" F' q, e0 I( j
3 h) t; v# p( m/ n: A( U- x3 z
1. 镜检9 l, M( \; y: E+ G1 Z7 N*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