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际经验,未来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发展主要有四条路径:1 {3 u1 J& l4 w# `1 M4 R" b
5 {7 H% I3 N; S \' z6 L
1、沼气能源回收和土地利用为主的厌氧消化技术路线, p% s, ^; L; |9 [9 a0 V( r
1 G7 g* ]; ]8 }( A7 F/ R& r3 c
0 u% v3 T0 X+ ~4 q
厌氧消化具有以下优点: Y+ B/ G( }- s8 e1 C
. G/ i1 B. L b( ~; e
1)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并减少后续处理能耗。通常认为厌氧反应可以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通过厌氧反应,污泥中有机物去除40%~60%,有害病菌减少。此外,厌氧消化提高污泥脱水稳定性,让焚烧等后续处理减少35%以上的能耗。
! V2 \' @/ ?9 o' l
* s$ A& H9 c: a! i2)厌氧消化成本较低。根据《中国环境报》统计,单纯厌氧消化投资成本约为20~40 万元/(吨/日),由于不用鼓风曝气等,节约了成本,单纯厌氧消化运行费用约为60~120 元/吨(含水率80%,不包括浓缩和脱水),而好氧发酵运行费用为120~160 元/吨。, a5 z6 p0 q7 d0 Y$ i p* t
. Q, L' ]" R2 X. w欧美50%以上的污泥采用厌氧消化处理,产生的沼气转化为电能可满足污水厂所需电力的33%~100%。. C% y! ~4 D* x$ P; `; @4 L
4 U/ S# x6 U; }6 {2 Z/ c但污泥厌氧消化在我国应用的并不顺畅。我国建设的约50 座污泥厌氧消化设施中,可以稳定运营的只有20 余座。主要原因是由我国污泥泥质差、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低。我国污泥含砂量较高、有机物含量较低、污泥可生化性差,消化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产沼气率等指标普遍未达到国外标准。此外,我国缺乏沼气利用的激励机制,设备的投资费用高,系统运行较为复杂不易掌握。" ?# f# z, {9 `0 F3 u. Q
/ q0 P8 n( g7 q5 j
不过采用碱解处理、热处理、超声波处理、微波处理等方法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污泥水解速率,改善污泥厌氧消化性能。并通过项目经验的积累,企业也逐步掌握了较为全面的操作技能。污泥厌氧消化技术会是未来的一个主流方向。
1 l9 p* i. b' d7 r: N$ {; {( r6 @" T0 G, r0 j2 U
2、土地利用为主的好氧发酵技术路线
: _$ G+ o1 z1 y, Z. J4 G. s$ [$ W- V4 T" L/ z1 \$ t' A
2 `# q8 }6 d' R3 O: P0 {* C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情况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污泥转变为肥料的过程。其中有机物料代谢为二氧化碳、水和热。
* }" |" {2 ]) Z+ U. A% n
! o% b7 B6 i9 E$ ~3 V, L好氧堆肥的优点包括:
3 {# U$ ^" Q% {5 O1)发酵效率高,稳定化时间相对短;/ g k7 t t( _+ H
2)臭味少,实现灭菌;' w* H; c4 U( n
3)含水率可降到40%;8 D" Q6 D; U. h% s4 L6 W
4)污泥成品主要用于修复盐碱地、城市绿化、垃圾场覆盖以及建筑等方面用土;2 f/ }* g' Z: Z% C7 ?0 B
5)并衍生出蚯蚓生物堆肥等来强化堆肥效果,比如兴蓉环境和绿山的合作。$ b0 L }) @ ]9 ], P' p% P9 Z3 R
; D n2 w; ]: U$ D3 b W2 Q
堆肥的难点主要包括:
) j; W0 a; \; j* g, J. }
. D# }1 t) e8 H j4 W. p- W; a1)能量净支出,通风能耗费用占比80%;
4 X& i4 h8 R, Y: y3 h4 j+ [; D, L2)需对好氧堆肥运行的不同阶段的合理通风量加强研究;
& b' t1 R2 i* v, X ^2 b3)缺少C/N 等控制因素的理论研究,致使存在调理添加剂使用过多的情况。
7 b3 Z# _, X5 w2 j! J
" ^( X/ g) \. \0 l+ |& o% P污泥经发酵后转化为腐殖质,可限制性农用、园林绿化或改良土壤,从而实现污泥中有机质及营养元素的高效利用,设备投资少、运行管理方便。但占地面积大、发酵产品存在重金属污染等缺点使得好氧发酵技术在我国较难发展。/ | ~& n3 t2 {( ?1 }
4 g6 ]9 R. z! q0 x. ~! j& S# e# t目前污泥好氧发酵工程可采用高效、快速、稳定、集约化的设计、运营模式,可实现占地面积的大幅缩小;此外,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生活污泥的重金属超标比例约5%,污染风险较小,不应该成为限制污泥发酵产品土地利用的主要障碍。
t N) I2 M5 X) S" i
1 r" J9 m7 n# A4 d3 e( g& v4 H因此,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理技术指南(试行)》中,“好氧发酵+土地利用”也被列为推荐技术路线。该技术在相对欠发达地区,应用前景较大。
: z+ T0 U1 _9 m: U! x, b, b
% x- E* A' x$ u: D. x. |4 f3、污泥干化-焚烧技术路线
0 h8 {0 G5 i0 ]& d! D* d: ]- ~9 a u6 B5 ?& F
( _- r2 A& R6 S) U5 b( ?$ c
长期以来,国人对污泥干化焚烧工艺存在误读,普遍认为它是一种高能耗工艺和高碳排放工艺。实际上,国际上污泥焚烧能量可以达到自给,不同工艺能耗来看,焚烧工艺(~100kW/t)与堆肥工艺(>100kW/t)相当。0 u- X, r7 U7 _/ W* e
$ h- [$ \2 T- r$ D
焚烧实现彻底处理和处置,而堆肥后续需要考虑储存、运输等能耗。而且,污泥中的有机质焚烧是碳中性的。此外,人们还误认为污泥焚烧特性与垃圾相同是二噁英排放源。
" ?1 h# s! t2 {& ?4 L8 N) z% O" Z; q& c1 O! X* m2 F
干化焚烧工艺的设备投资较大,焚烧产生的烟气污染严重,还需建立完善的烟气处理系统,这也加大了污泥的处理费用。因此干化焚烧工艺一般适用于用地紧张且经济发达的地区。
7 q7 N6 D- b% R# M; c6 T6 _3 ?. B) g" P' I: ]8 ^! N8 O
随着对碳减排和污泥生物质资源认识的不断加深,干化焚烧工艺在国外的应用范围开始减少。然而现阶段,在我国污泥厌氧消化和好氧发酵技术还未成熟的情况下,污泥干化焚烧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会出现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工业窑炉协同焚烧的方式。' m+ z' S _3 k# A/ d3 W
+ J6 `( y* ~. q) _, v& L
4、建材利用为主的污泥高干脱水处理技术路线
% o$ ^8 L6 p0 B& t7 L; A
0 k* C1 t! I6 H/ z/ |' T2 W9 `: M8 n4 ]% p1 Y8 A% ]! y# m
对污泥高干脱水技术的普遍认知还停留在投加大量化学药剂,导致减容不减量;且药剂对后续污泥焚烧、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等产物影响;是临时性、应急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等。. c; R- c& {: R
5 ?, p. G! h5 u9 U" b目前采用的高干脱水工艺,投加大量药剂未达到减量效果,且未与后续处置相结合,将阻碍污泥处理技术发展,导致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
: V' I+ W4 P3 Z4 a6 `: k
, r& F# l5 _4 [- C1 }) M: J/ [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