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防控疫情措施增加费用
0 s* X2 s6 @$ W: T) C
. {4 p& i8 S4 A8 `; m7 _ 如前所述,工程项目开复工后,必须采取政府主管部门要求的防控疫情措施,建筑企业也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采取防控疫情的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工地封闭措施、完善人员防控措施、日常监测监控等,这些措施均会导致费用的发生。6 U) ^* M1 Y# a1 |2 C! C9 ]
4 A0 o& y( I* v. ~) D" } 我们认为,这些防控措施一方面是为了执行政府主管部门的强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和防止疫情对项目实施造成影响,此种费用的性质类似于新增了一项非因承包人原因所导致的措施项目,因此,我们建议,此项费用应由发包人承担。
, j, r6 h) z+ V$ B6 R& o+ @4 S3 D
+ \) |& P# V6 q# _; H+ @! E- J O
$ }8 \" Z* P% [! r9 d( M7 H
02 疫情导致的人材机价格上涨增加费用 T, G5 z7 v5 C3 Y( ]9 I* G% X
" [5 u0 ]; I0 _
从目前疫情的发展来看,工程开工后,人材机价格上涨是一个大概率事件。那么,人材机价格上涨的成本增加应如何分担呢?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8 l3 V8 a* H, J% W
: d( z3 u% m$ u5 H, J
其一,人材机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价格上涨是否仅为此次疫情所导致的,有没有其他因素导致人材机价格的上涨,需要分析清楚。但是,事实上,各种因素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清的。建筑企业欲主张调整合同价款,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相关的涨价是此次疫情所导致;# S( }8 p h" |2 O; _
' M, R' x: L* S! u, i9 @0 z* q
其二,即便涨价是因此次疫情所导致,作为不可抗力影响的一个结果,在合同没有约定、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发包人是否有义务分担此种涨价损失,肯定存在争议。
- a' k2 X- G, T# S) _- z6 z( N/ f
! h4 F1 { {, o0 b& T+ X 鉴于此,我们建议:首先,发承包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人材机调价条款约定处理此次涨价问题,通常施工合同会约定人材机价格涨跌超过一定幅度的情况下,双方可按照合同约定的调价方法调整合同价款;关注微信公众号:建设工程之家5 ^8 m1 D1 x% H B3 @% |4 Z
. F: z. o; l/ N% F& u
其次,如合同约定为固定价格,不随人材机价格涨跌而调整,此时需要考虑是否可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处理,如果价格涨幅严重超出建筑企业预期,不属于正常的商业风险了,我们认为,可以考虑按照情势变更原则处理,建筑企业有权要求变更相应的价格条款;9 U$ [) G6 o, z/ C, ?" s2 T, d
/ ?7 K8 W# ?# a
最后,如因为各方面条件限制,无法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处理,且价格涨幅确实令建筑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可考虑按照公平原则处理,由发包人适当承担部分涨价损失。
- s+ B/ S: E. t$ Q% U3 I7 }
# n- n5 F7 J0 [; ?8 |03 管理费用的增加" m, ^8 g. c5 C. p0 q
5 I4 R+ Y/ D6 g
由于疫情的影响,各项生活服务项目、生活物资、办公用品等亦可能发生较大涨幅,因此导致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增加,对于此种费用的增加,由于比较琐碎,具体金额难于计算,因果关系也难于判断,占工程款的比例不高,且由发包人承担此种费用没有明确的法律和合同依据,我们认为,此种费用的增加应由建筑企业自行承担。- P8 [ x+ Z+ w' Q* w+ V2 y! A4 r
. d# b! l! d9 e+ Z9 t
04 施工单位的停工费用如何分担( z4 {. b+ Z9 _$ k% Y+ Y4 i
. c; X; ?; K9 c9 y, r4 \
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对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损失如何分担作出规定。因此,一般应按照合同约定来处理,如果合同没有约定,应该按照公平原则来处理。1 k- S4 T7 N. g+ u& `7 I/ w7 d
+ X8 C6 E1 w2 f" G! R/ ~. x 以《示范文本》为例,不可抗力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费用增加和(或)工期延误等后果,由合同当事人按以下原则承担:5 C1 d. N; K- H9 Y
! N& L* [: a. h! B& m1 u永久工程、已运至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工程设备的损坏,以及因工程损坏造成的第三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发包人承担;- Q/ U; G) m$ z1 K4 `" w% O
9 |8 ]3 u- Z: G/ P# L2 W- ]承包人施工设备的损坏由承包人承担;$ b& {# E6 N G; z: V v
4 k' z! {6 U* I6 h' e# A, d
发包人和承包人承担各自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z" X- P$ e4 q3 O/ h$ ? R
1 T2 _' b+ d6 @9 c因不可抗力影响承包人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已经引起或将引起工期延误的,应当顺延工期,由此导致承包人停工的费用损失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合理分担,停工期间必须支付的工人工资由发包人承担;% s% m6 |% |0 n. v; c E
# U5 v* V- W7 l2 ?2 ^) ~' a$ \因不可抗力引起或将引起工期延误,发包人要求赶工的,由此增加的赶工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 a: F# c9 J+ d1 w3 L$ p- R' e2 \6 X
承包人在停工期间按照发包人要求照管、清理和修复工程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 \3 V, P. | ~4 S, A8 b t+ n: n
; A4 o* p. r4 X9 y w: ?7 P: u3 w 虽然《示范文本》作了以上较为明确的约定,但实际上,仍然不足于涵盖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我们就实践中容易产生争议的部分具体分析如下:
# t3 h5 T4 ^5 M6 t2 ]: E; \: R, M5 w, a2 [% M t- t
(一)建筑企业的停工费用包括哪些
6 r/ ?% X$ Z" ?% `( d
, |: B! P9 I* R4 V6 g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的规定,建筑安装工程费按照费用构成要素划分,包括人工费、材料设备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关注微信公众号:施工管理技术
( b) f2 Z: m" {* N1 A& M
( k" a5 d2 i, T/ q0 l/ X, T 其中人工费包括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 Q! Q$ i; `3 L! b: [% G4 p4 }% s: t$ u, Q8 x" w& [
材料费包括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包括施工作业所发生的施工机械、仪器仪表使用费或其租赁费;企业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费用。
6 g0 i# a" h" _ X0 O
0 z& k I9 T' d$ Z. j+ f 内容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财务费等;
* Z6 a. x. _5 w/ D
2 D5 E/ J# o8 E 利润是指建筑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规费是指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由省级政府和省级有关权力部门规定必须缴纳或计取的费用。包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程排污费等;税金是指增值税等。根据以上费用组成项目的规定,我们整理出以下可能涉及的停工费用:3 Z0 [" I, }8 t5 a# V4 ?6 q
/ l' Z4 d8 C9 `8 r2 A ]& C
人工费(劳务人员工资)、材料设备费(一般仅指需要采取特别保管或仓储措施的材料设备中的保管或仓储费用、周转材料租赁费等)、施工机具费用(主要指其中的租赁费、折旧费等)、企业管理费(主要指其中的管理人员工资及相关费用,特殊情况下还包括财务费等费用)、规费(仅在实际发生时)、税金(建筑企业开具发票时需要交纳)。
2 o$ t3 M- o4 A& T# f, T5 v
( }+ l, I4 y7 T( I3 u0 K 当然,不同项目处于不同的施工阶段,工程内容亦不相同,涉及的停工费用也会有所区别。
! F% B3 v/ U# h! k0 @
9 c6 d+ F! J- x4 @8 g( s(二)建筑企业的停工费用如何计算
0 J* i7 H: t& o+ ?! X
0 v5 V7 p. n( v0 g9 C 根据法律规定和《示范文本》约定,我们认为,建筑企业的停工损失应仅指其实际支出的直接损失,不包括间接损失和预期利润损失。! W4 z3 P5 C5 I
; a9 Q: d, }( F( b8 H 因此,建筑企业的停工损失应按其实际支出的费用来计算:劳务人员工资应按其在停工期间实际支出的未进入工程款计算的款项计算;材料设备中的特殊保管和仓储费用,应按停工期间经发包人或监理人签认的费用计算,周转材料的租赁费按实际租赁费用计取;机械租赁费、折旧费等应按停工期间实际支出的租赁费或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计算;企业管理费应仅计算停工期间建筑企业发给本项目专属管理人员的工资,如建筑企业存在垫资等情况的,根据具体情况计算部分财务费用;规费和税金按照实际发生计取。不应该计取利润。- h- I6 R; J: X+ y
) t) y; @& U/ A/ X 除以上费用外,作为临时设施的活动板房、临时占地等的费用,应按停工期间实际支出计算。
% i; t" d5 Q/ W) F
" [- M8 Y8 t( @+ t(三)建筑企业的停工费用如何分担
6 C6 }1 _; R7 a; K) ?- l( L
: m; s6 A: o. j* t 我国法律并未规定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如何分担,《示范文本》也只是要求合理分担,未明确约定分担比例。
; b3 i3 H" _9 n" e, y; j
1 K4 a4 ~8 m' m$ { Z4 @. Y 我们建议,建筑企业的停工费用明细首先要经过发包人的审核和确认,至于双方各分担多少,我们建议双方协商确定。在确定各自分担比例时,可以着重考虑以下因素:承包人利润率、承包人亏损金额、发包人的承受能力、发包人的获得情况、发包人的损失情况、承包人损失金额的大小、承包人的履约表现、损失大小占承包合同标的额的比例等。
9 K' \ V( p- \" c2 g9 I% `! q! e) @
) j! }6 h3 z% ?+ U8 E 此外,根据《示范文本》的约定,建筑企业在停工期间按照发包人要求照管、清理和修复工程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但这些费用不得与上述停工费用重复主张。
! S4 a S( |9 }$ T a, r4 F
8 J3 q3 w1 \/ z; }% V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