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废气 说说:恶臭的种类、分级、浓度及测试 [复制链接]

4304 0
京东
恶臭作为一种感觉公害,已成为世界上七大环境公害之一。地球上存在的200万种化合物中,1/5具有气味,约有1万种为重要的恶臭物质。迄今为止,凭人的嗅觉即能感觉到的恶臭物质有4000多种。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硫醇类、氨、硫化氢、二甲基硫、三甲胺、甲醛、苯乙烯、铬酸和酚类等。逸散在空气中的恶臭物质对人类的危害,在七大公害中仅次于噪声而居于第二位,因此世界各国对恶臭污染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 d4 C/ H& v7 _3 e
; l2 @$ v( C$ x) i; v
! F& `1 @  c& y/ U# `4 S% ^在恶臭的来源分布中,工厂的恶臭污染占各行业的第一位,主要来自石油、化工、造纸、橡胶、食品、医药、垃圾运转站、动物饲养场、排水泵站等。表1列出恶臭物质的分类、及臭味性质。
' e  G) ^& {2 o- t  p1 ^/ q- D% t+ M$ f' V
环保之家.JPG % ?  ]: K7 z* c) c
; _. Q8 q( s$ ^0 ~! ?
$ Y& x0 m& Z5 Y
从表1可以看出,这些物质,除硫化氢、氨和部分氯化物外大都为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能散发到大气中主要是因为其沸点低挥发性强,为此我们有称其为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9 b! L4 e: b0 E+ U! T0 _' ~0 w' G% C  a0 O) M0 w
臭味强度是指人们通过嗅觉感觉到的气味的强弱程度。它取决于臭味物质的挥发性、吸附性和在水和酯类物质中的溶解性。臭味强度的分类,因国家、地区和研究者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日本采用的臭气强度分为0-5共六级。
; y& C. z' Z; Q8 g
) K) D% A) y3 I- C1 ?) D3 j 环保之家1.JPG # O4 q# p- H) [& y

; p+ R' d2 x! W5 [2 {9 z( ~
8 y0 z- [: r( \) s% ]1 b$ l: A表2显示:随着臭气强度等级的提高,臭味使人感觉到的不适性越来越强烈。通常恶臭气体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影响与其浓度成正比,而恶臭给人的感觉量(恶臭强度Ⅰ)与对人的刺激量(恶臭物质浓度)的对数成正比。& t1 ^7 J0 p  P7 p# e1 ?- a
2 b* \5 V$ b$ ]4 v6 A# C  D6 E+ t
在《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4544-93中,对八种恶臭气体的排放量、现有和新建企业的厂界浓度进行了规定。下面对八种恶臭气体的等级与浓度的关系进行列表:
' p# ~2 D; X1 X& o; U3 C' P: d2 D  I9 e* @8 d. `; V' D
环保之家2.JPG 8 g8 g# c' _& y

5 X$ N+ S5 Z5 N, y6 z* h+ d$ b  M
  q/ r* \) q. j( c$ U- d, _从表3可以看出:甲硫醇对人体的影响是最大的,即使在0.2ppm(即0.30mg/m3)浓度下已达到5级,能使人感到无法忍受。0 I; H8 ~& r) S4 x: b

( m. ~( B6 Q' t单一的恶臭气体通常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测试,其测试方法显示在表4:4 Q- U1 a# t1 W

1 N3 P6 j- `4 R1 C9 n3 N6 ] 环保之家3.JPG 4 W& R! H$ f& A, |* p* _
! J. N. ^  m/ G9 l% ~, ~& N
' s: G6 N% ~5 @) F
从表4可以看出:氨和三甲胺采用分光光度法,其它六种气体均采用气相色谱法。
7 P5 y9 W, I# _' N9 ]# T( g. ?" S
2 @; ~5 m7 q/ T, u/ ?! m9 p对于多种臭气的混合物来说,主要的测试方法总结在表5中:
  ^0 K. d' }9 ]& b
- r/ ?3 _2 A0 E/ z 环保之家4.JPG + j' l3 s# R! Z' r

' x: g6 [9 g' N" B1 E. |
$ M, H$ m; J, D5 w& s常用的复合臭气测试方法有四类,但最常用的是《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5-93 进行测定, 其方法是用三只无臭袋,其中的2只充入无臭气体,另一只按一定稀释比例充入无臭空气和检测样品供多名嗅辨员嗅辨,当嗅辨员正确识别有臭气袋后,再逐级稀释,嗅辨,直至稀释样品的臭气浓度低于嗅辨员的嗅觉阈值时停止嗅辨。最终,由多名嗅辨员嗅辨稀释样品的平均稀释倍数,即为臭气的浓度。如果平均稀释倍数为300,即臭气的浓度为300。" A0 e. [: l, _" k% y/ I

' u7 r, H* |- u( E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