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废气 指南:市政排水泵站臭气处理技术 [复制链接]

3023 0
京东
一 建设条件、目标及原则& q% n7 _8 Z% K
4 F7 |, x0 C  B' K5 R4 z" C2 U2 ]
7 m6 @/ o! L8 J' `' p
1.1 建设条件
9 c* x8 z" T: U3 n; ]: I  m! {4 A9 @( X4 ^0 d# j/ m
臭气源应根据市政排水泵站各个功能区域分布情况合理确定。. [" c/ @9 p) \, X% ^0 w; m
6 g1 @2 f6 F! ?( K  w& w
除臭范围以泵房为主,其中包含进水闸门井、集水井、格栅井、泵房、出水井、透气井、垃圾临时堆放区及室外场地上的部分雨水口等,其他区域如存在臭气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达标要求等确定为臭气源。
, g- P5 W. g  f  d; g
3 u  G; g8 m8 ~( E1.2 目标及原则
* x+ ^" O+ M' U% F1 O* F; B: m& R" {# ^- x
市政排水泵站臭气处理的建设原则为:1 M: I4 W: ^# l5 P

; M0 ?. C1 V8 j3 _' s( X+ c! R1“有效封闭+集中处理“原则/ f0 e" x' c9 X/ d% W
8 q5 _' |. K2 Y
在设计臭气处理系统时,将臭气处理措施与臭气封闭收集措施同时并重考虑,防止恶臭气体外逸。3 r1 Q7 X$ c) K; ^. Y

) {  H( y, m3 i2“工艺有效+安全高效“原则
, y, [2 p: A3 k* ]" B4 A
4 V! V- V$ G7 P5 P# t确保除臭工艺有效可靠。除臭工艺必须符合市政排水泵站臭气源特定情况,安全可行,运行稳定,管理便捷,不产生二次污染。8 [% }3 Q( _1 V' b
+ v% v; Q, y9 z" b: \
3“强化运维+稳定达标“原则
  U  g( b3 b% \" A$ T6 y, N/ K* l3 J) ]5 ?  r
整个除臭系统设计合理。臭气处理工程建成后“排气筒监测+周界监控点监测“满足《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的要求。2 c2 _7 U/ Y5 G7 o

! w' o& ?  c1 s4 w; {二 主要设计参数8 b" t, m# {/ `1 ]

$ O$ o0 H/ ^( Q9 v市政排水泵站的设计臭气总风量宜根据泵站类别、泵站周边环境、泵站排水特点等因素确定,臭气风量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0 j. J# a- C+ d/ D& M2 L9 @) @) G
, f( n# k; D8 z2 C9 i
1)污水(合流)泵站设计抽气量
4 h/ e( B. G9 W$ h2 i- e: A8 a6 B6 d* U0 o
格栅井及集水井、出水压力(或高位)井及透气井:可按单位水面面积臭气风量指标10m3/m2/h计算空间抽气量,幸可增加2~4次/h的抽气次数;9 a9 E; ?* V! j( G7 g

& k9 K0 |  F5 l4 ?0 f( A; v; ]2)雨水泵站设计抽气量4 X6 ^; o& [8 f7 E" Q. S

- l$ O8 L. q. C* [' ~# T格栅井及集水井、出水压力(或高位)井及透气井:可按单位水面面积臭气风量指标3~5m3/m2/h计党空间抽气量,幸可增加1~2的抽气次数;" j, X3 s: ~( I
/ s" b+ S, \' y- y  y
3)整体密闭的大空间( C6 k8 M: m" S, Z& q8 x
1 s" v9 |9 E+ e$ S5 g  \& p/ S
对于人员经常进入操作的区域(如:格栅间等),可按8-12次/h的换气次数计算空间换气量。4 |, P# g9 F5 n

; g/ D' C' V# L" p1 ]. |2 T, I三 系统设计
( c; J1 K0 P4 }3 L6 g$ _! @; |6 B9 Y! ]
* y# l9 c# `* ~1 v
1一般规定
- b/ v( E! k+ m! @
3 Y9 D- ?9 `# b! n9 d& l5 L# `1.1 臭气处理工艺宜根据处理要求、场地情况、投资和运行费用等因素确定。周边环境要求高的场合宜采用组合加强处理工艺;% Z7 v" P) T  S: W

- {! W2 P4 g, @4 A- C: I5 l1.2 臭气处理系统由臭气源封闭、臭气收集、臭气处理装置、送风系统和处理后排放等部分组成;" p9 Y6 |( ]  J% q! f7 m
( l+ {  ]! s, R4 a; f5 b  r
1.3 臭气处理排气筒应与周边景观相协调,其高度应按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执行,并应满足抗震、抗风等结构安全要求;: H/ [6 I) G6 v: e+ @3 ~; I
8 C0 b+ {% V6 W/ Y% Q4 P# w# |1 @
1.4 臭气处理装置的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的有关规定.7 y* V: j! W  D* Y

2 g" \1 S# P: T6 F5 g1.5 泵站内各类池体上部的设备安装孔、检修口等均应设置密闭盖板。
0 b1 m" O& I: `! x0 R$ G; D9 S) Y; z! @- {% d8 J
2 臭气源封闭收集8 l/ n) G0 E& q- {4 }( o4 H) V$ N
- q2 K# W, T" @' o4 B
2.1 在市政排水泵站所有臭气源中,应将格查井及集水井、出水压力(或高位)井及透气井作为臭气处理工程的建设及改造重点,兼顾水泵间和雨水口等的臭气处理。9 B! ?+ k$ _. j9 y4 j

; |/ ?! K) v( n. H+ v* {2.2 臭气源封闭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 B5 ~$ f9 \& N5 d& t' \0 {; R( R0 [. ~- X- [& G2 s" [% N& ^
2.2.1 臭气源封闭宜优先采用紧贴型密闭罩;, w* C3 q/ n5 C9 v: Q

0 \- ^, Z  u. z% U& ^! Q+ t* D2.2.2 构筑物封闭形式宜根据臭源构筑物或设备尺寸、运行管理要求确定,对需要人员、设备进出或操作维护较频繁的设备和构筑物宜设可开启式集气罩盖,对活动式设备可设置移动式集气罩盖;# ?; X$ F3 U! l- U
3 X; a! K; j9 E
2.2.3 不适合安装局部密闭盖的区域(如:规模较大的移动格栅机集水井区域等),可采用大空间整体密闭盖;
0 a/ I- ~! G( w0 w3 d5 U/ T0 i$ k& Y4 @- s) \8 f0 ~
3 臭气处理装置
0 u5 `2 l5 Q  Y9 Z( b) p; ^, B3 A  n' D( p8 u/ l( X
3.1 对宥闭罩内部的臭气收集输送至除臭设备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泵站臭气处理工艺宜根据处理要求、场地情况、经济性和运行维护等因素综合确定。/ T% N- x; k& I( k5 c9 a
# ]& c. E" x- r! m9 Y4 z. l( R
3.2 泵站除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一种或多种组合式除臭工艺、臭气处理工艺选择时应考虑不同工艺之间的衔接性与连续性,避免案衔接性不佳的工艺进行串联.% {/ k# [1 S) q
- N1 _" X# L/ x0 M
3.3 所选用除臭设备的处理效率应满足排放标准要求。除臭设备的其体参数可参考《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CJJ/T243的有关规定.0 N8 r" L* Y: a& _* C$ O8 p: j
6 r3 {+ k7 D7 |5 E% Y
3.4 泵站的占地往往比较小,除臭设备的安装空间很小,应采用节地型除臭设备或技术.: S  u4 e5 ]% g

) l- Q. t. Y' ], O3.5 泵站的运行存在不连续的特点,除臭设备应能够满足间歇式运行的要求,应能够较为方便的启动和有效运行.
: i9 ~# Y, X3 ^* R& |( S3 A* R! Z- c% i7 d! S$ l& e3 q
4 排放和监测
9 q; p+ q# {3 `# O" ?! j2 H: W- r
$ d- t5 n7 g5 k4.1 臭气监测指标宜采用氨、硫化氢、甲硫醇及臭气浓度等,特殊情况可根据污染特征增加其他臭气监测指标., D& T+ h' n: [( U8 F+ @

* f3 ?! c  F9 o' O4.2 站区内臭气污染物集中收集或处理的有组织排放源排放和监测、站界的臭气污染物排放和监测,均应符合现行上海市地方标准《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的有关规定,
' m: W: j& h; D, L1 z. a, d) c0 E* Z: F- E/ o8 x% J& v
4.3 有操作人员进入的封闭构筑物,应设置硫化氢、甲烷的监测和报警装置。
( I; Z8 f- s! N& I9 O0 x7 n
$ }  V) i6 F5 M/ o: h: g! b2 b5 施工和验收
' x' N# v2 N: a
6 M, S1 W. C  a. Q% a5.1 施工
* p" V$ b/ m: ?3 g" S5 M* S2 T& C8 m, L
5.1.1构筑物和设备的封闭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t* H; r1 n8 Z6 K. `- {# N7 b( N

, i7 ?( l: ~9 I- H  O6 K: r1、对构筑物进行密闭封闭时应保证密封性;* G+ H: W% i1 k; |* G) x3 d( w" t+ k

+ g# h" {8 U0 h' r7 T9 F* l( t2、设备的密封封闭施工应在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
! v: d: X8 p: W1 b! E% R5 F# |% s& m' x  n  a9 H
3、盖内施工结束前,盖内不应密闭且应保持通风状态;) g" y8 H& ?2 ?: S1 Y
3 k2 n" K# ?( u  w1 @, ?! E: g
4、应设置可开启式的门、窗或孔,并应预留设备所需的维修空间。
; B7 Z( G3 |) C) L1 L" I' U* `
, M- C7 d/ g; d, f  V6 }' P5.1.2风管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2 \  q/ G4 S; A6 s6 [
) c, `2 y5 D. ]
1、施工前应对风管走向、标高和位置进行复核;% K+ }2 K* O/ q5 w) e
( b' {  |8 L5 f' q3 b
2、风管安装前应对外观进行质量检查,并应清除施工过程中遗留的管内杂物;' y! q+ f* V7 x

( l! `3 S0 H' w4 u9 _+ _, Q7 i, B3、风管安装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敷设,- {! }4 i6 c( p- H/ J

2 ?5 |4 y6 o4 o! ?) c. U5.2 验收
/ u% \, A/ J+ G/ P* }, P/ n  n6 `& ~7 q' D& U7 @; c
5.2.1风管应通过工艺性能检测或强度和严室性试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下列规定:  f: O! ^! N5 A! k
. _  C5 p7 q: e7 M
1、风管的强度试验宜在漏风量测试合格的基础上,继续升压至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压力下接缝不应开裂;
: s  m/ p" H; Z% H" `) Z1 H$ _3 @, t" j9 C9 k
2、管道漏风量检测和单位面积的允许漏风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
: E" G$ u/ D4 L! q  a6 i8 c0 I; H, }% \; A
5.2.2应检查臭气处理装詹密闭状况和处理设备的压降情况。
3 _* ]+ R8 Y( r6 s3 f& ~/ I- J; k) l' k! U
5.2.3风管系统的封闭可采用漏光法检测,漏风部位检查可采用听、摸、观察、使用水和烟气等检漏搭施,并应做好标记.
4 K! D' w& \( J% L: _! r6 m/ P1 Z0 L* H. z. i5 y  B, D) Z
5.2.4应测定并调节各构筑物吸风口的风量,应对系统的压力损失进行测定.
- [$ q4 b5 p" Z, s& ]; f6 |6 N4 i
2 T! H2 ?( b9 V四 运行管理
; g) ~$ t1 n% s0 \( p" ?; [
3 n: z$ t/ G3 i4.1操作人员对密闭盖内进行检修维护时,应先进行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测定安全后方可进入。人员进入操作时应符合GBZ/T205的相关要求。* Z9 V4 e3 e6 H5 Y5 ]! m  z& [

+ C3 f$ D5 n' z3 {( {( ]4 \% f! D  R4.2应对臭气处理系统的臭气流量、臭气浓度和主要臭气物质浓度进行定期监测,监测工作应在春季进行。. P5 W9 R' t2 X) ^( k! {

: ]6 T1 I) v, I$ B4.3应定期巡视、检查和记录动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 q1 P7 N! S% F6 j

2 T2 }, G5 K* ?7 @4.4泵站的封闭和臭气收集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7 t9 i' {) D7 G. p5 Y% a. u; b/ I* ^! ^. Q* }) p- S5 @; d
1、封闭部分和风管的密闭状况应按时巡视、检查,雨、雪、大风天气时应加强对风管和封闭部分的检查、巡视,并应及时清除盖顶部的积雪;
7 A) v5 C' Z6 {* p# |/ c% n! s. X4 H9 B1 b" O/ N6 F" n+ q
2、风管内的冷凝水应及时排除。
& T# @6 J/ J. A' i  r: w2 q
& w) k5 |- O$ O" T; y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