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氢,化学式为HCl,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的,是无色有影响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俗称盐酸,学名氢氯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6.46。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0℃时,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 氯化氢首要用于制染料、香料、药物、各种氯化物及腐蚀抑制剂。氯化氢的来源有很多:氯化石蜡的生产、钢铁工业、造纸厂、电镀行业、油脂、硫辛酸的生产、电解氯化钠生产烧碱、电解氯化钾生产氢氧化钾、乙烯生产氯乙烯、烷烃生产氯烷烃、苯氯化生成六氯化苯等等,这些生产过程都会产生氯化氢废气。" a0 j. I" o+ H
氯化氢与一些物质混合接触时的风险性如下:: ` E& y3 Z! u/ s+ g% M7 w0 S; C
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氢、氯酸钠:有着火的风险性* P1 N I1 F: _; J* g' b* P
高锰酸钾:依据条件,有爆破的可能性
. y$ C, E, X e+ p" W铝、钠:有剧烈放热反应的风险性
! R: ?2 e0 t# V% L. }0 i% n碳化钙:加热.有炽热的风险性。
8 o2 v( D* x- M" C, {( ~6 o硝酸甲脂、硫酸:有爆破的风险性
5 h7 D; T! i8 E8 u' D7 n" w1 R% w- K氢氧化钠、氟、亚氯酸钠:有着火的风险性
7 x! V' I0 e3 } |1 Y- w% `氯化氢对人体的损害:1 F! V' x& t( r
氯化氢首要以其影响性和腐蚀性损害人体。因为氯化氢的影响性强,人不能忍受其高浓度,必定主意避免其吸入,所以吸入高浓度氯化氢的情况较少。气态氯化氢影响粘膜,可产生鼻中隔溃疡,影响眼睛引起结膜炎及浅表性角膜炎;影响皮肤可引起暂时性的影响炎症。
9 m$ x0 T% Z& I, A7 a$ b! v嗅觉浓度,1ppm。大于2.5ppm对人体有害。国家规定作业最高允许浓度5ppm。9ppm开端呈现妨碍,但可忍受六小时。10ppm开端具有影响性。35ppm浓度下,能够忍受10分钟,但引起打喷嚏影响喉头、嗓音嘶哑、有窒息感及胸部压迫感.10-50ppm,能够作业,如果长时间吸入就无法作业。40-90ppm,能够忍受0.5~1小时,今后并不呈现妨碍。1000-1350ppm,在0.5~l小时内就有风险。1250-1750ppm,在0.5~1小时内逝世或1小时后逝世。
* p1 {* |( v9 R. [& s* i怎么有效预防? 除了日常做好防护办法和操作标准外,还需在使用和储藏过氯化氢的区域或其邻近区域应安装过氯化氢气体检测仪。当气体浓度超过国家规定值的时分进行声光报警,并且依据现场联动风机,避免事故产生。 氯化氢检测仪的核心部件为内置的氯化氢传感器,氯化氢传感器将感应到的氯化氢浓度模拟信号传达给控制器单元,分析转换成数字形式显示到仪器液晶屏上,因此氯化氢传感器的正常使用和测量的准确度是氯化氢检测仪实现精确测量的关键,所以氯化氢检测仪使用过程中要做好氯化氢传感器的校准和及时更换。 工采网引进原装进口英国Alphasense氯化氢传感器HCL-A1/HCL-B1,常规检测空气质量级别的低浓度氯化氢气体,检测范围为0~100ppm。英国Alphasense氯化氢传感器,PPB级别的分辨率,可捕捉泄漏在空气中PPB级的氯化氢气体,实现对氯化氢气体的监测。
, D) ` d* p/ \$ [' \# B; x 5 {2 x3 V0 r- N4 R7 x( a
氯化氢气体传感器HCL-A1的特点:9 j% o- H: K& C0 w
- 1.电化学原理
- 2.4系大小
- 3.量程为0~100ppm
- 4.线性输出
- 5.可以抗SO2,CO,H2,C2H4,NH3,CO2的干扰
: L( ~/ ]4 y: c) E7 j

5 C) c( \$ `# W6 [氯化氢传感器HCL-B1的特点
f4 i, |4 X# r& A0 n
' ?' N; C7 [5 N' [( Z- 电化学工作原理
- 7系大小
- 量程为0~100ppm
- 线性输出
- 可以抗SO2,CO,H2,C2H4,NH3,CO2的干扰4 d% \. g: l3 P2 T$ u
针对氯化氢传感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Q9 V% B4 T0 w4 b6 {1 F
1、保持仪器表面清洁,防止仪器传感器部位阻塞,影响仪器的检测效果。7 w F7 m3 x2 y
2、用完仪器后,及时将仪器放回收纳箱,以免碰摔。! }- q! j: L5 C3 H
3、避免用大量程氯化氢冲击气体传感器 ,防止传感器中毒。
4 X+ t- b$ m& m* _5 o, e4、做好定期标定,确保仪器的准确度。标定间隔期限控制在6个月内。5 X. L$ c/ p3 N' e6 w/ y
通常氯化氢传感器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超出气体检测仪厂家给出的使用寿命期限后要及时进行测试和进行更换,避免传感器失效检测数据不精准的情况。3 B/ n# K) H+ l4 C# D4 N7 V( t2 w* O9 ~
+ |. n/ i4 ?. P4 H&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