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这些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其中NO约占90%以上,而NO2只有5%~10%。按其来源划分主要取决于原、燃料中氮的含量、燃烧温度的高低和燃料类型。
6 a8 {9 B* ~* |; \
; t$ I$ I, s# ]$ F+ b1 R" a
0 E! s9 i r! I/ v) K/ B* \: G(1)燃料NOx* q& k4 j$ V) d, s1 U) b/ b
$ P: A( `* m$ s
水泥生产使用的原燃料均来自于自然界,其中不可避免的会含有一定量有机物和低分子含氮化合物,由该部分氮元素直接转化的NOx称为原、燃NOx。原料中的氮主要来源于矿石沉积的含氮化合物,其含氮量一般在20~100ppm(百万分之20~100)。燃料中的氮主要为有机氮,属于胺族(N-H和N-C链)或氰化物族(C=N链)等,其含量一般在0.5%~2.5%。
m7 E6 L4 m9 b3 ^5 r4 S& i1 e9 W- o5 S$ P2 s/ ^1 |3 i
(2)热力型NOx. {3 @- w: ]$ U4 Z. L% a+ v
3 c* y- P% L( I2 d1 q: l8 r
热力型NOx由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而来,其生成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由捷里道维奇提出来的,因此称为捷里道维奇机理。当燃烧温度低于1 500℃时,几乎观测不到NOx的生成,当温度高于1500℃时,温度每升高100℃,反应速率将增大6~7倍。因此,热力型NOx主要在燃烧的高温区产生,燃烧温度对其产生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此外,热力型NOx的产生浓度还与N2、O2浓度及停留时间有关。
: H+ z1 Q o9 J$ Y! ~% ^# o X) c+ F+ o* H' R3 z
(3)快速型NOx
1 r7 L5 A2 a5 v5 e' A
% a* H6 U; ]2 N) O, B4 p在欠氧环境下,燃料中的碳氢化合物燃烧分解生成CH、CH2以及C2等基团,它们与氮分子,以及O、OH等原子基团反应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产生NOx,称为快速型NOx。快速型NOx对温度的依赖性很弱,它的生成量一般总NOx生成量的5%以下。
9 y+ m* k5 l7 ?' y" }# q1 Z8 i% y2 }5 c2 e7 A
总体来讲,氮氧化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众多,氮氧化物来源比例除了烧成系统本身的结构以外,也与工况环境,原燃料差异甚至操作人员水平息息相关。: F. ~5 s1 q# Q+ ^4 C! ?, X
! i" b: p4 P+ W- E [( _脱硝技术措施分类0 G2 ^3 k2 W% a% }% t2 C4 V
: Q3 O9 H. D% I3 ?) Q) ?常见的脱硝技术中,根据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降氮减排的技术措施可以分为两大类:源头上治理和末端治理。4 e, ^( M& t' h* M9 e* J
6 t5 b* ?* ]# g3 W, ?2 \6 s* Z源头治理的原理是控制煅烧中生成NOx。其技术措施主要有五种:1采用低氮燃烧器;1分解炉和管道内的分段燃烧,控制燃烧温度;③改变配料方案,采用矿化剂,降低熟料烧成温度。, p3 g& ^% V. a
1 K! l* [3 j: }6 y$ J末端治理的原理是控制烟气中排放的NOx,其技术措施主要有四种:1“分级燃烧+SNCR”,国内已有试点;1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国内已有试点;③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1NCR/SCR联合脱硝技术;1生物脱硝技术(正处于研发阶段)。5 H: e( U& K# _' f I/ Z3 c
! h H( T/ \ ?1 E' R$ d3 ?
国内的脱硝技术,尚属探索示范阶段,还未进行科学总结。各种设计工艺技术路线和装备设施是否科学合理、运行是否可靠?硝效率、运行成本、能耗、二次污染物排放有多少等都将经受实践的检验。
) h& }( g* r0 v3 E) W; b
9 i8 U8 d/ o- X! G/ p同时,根据燃烧过程,又可以将脱硝技术分为:(1)。燃烧前脱硝:1加氢脱硝1洗选;(2)燃烧中脱硝:1低温燃烧低氧燃烧1FBC燃烧技术1采用低NOx燃烧器1煤粉浓淡分离1烟气再循环技术;(3)燃烧后脱硝1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SNCR)1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1活性炭吸附1电子束脱硝技术。! B. L+ W& N7 \1 w( a1 I
) z7 u; ]2 o: A |$ E- g( U0 l
各项烟气脱硝技术对比$ X' G! ]0 y- ^, z* h! R1 u, D% V
* e' ~# b+ @- O; u# l P( {2 | 需要再次指出的是,由于对水泥窑烧成系统的研究还处在较为粗放的状态,当前国内水泥行业对窑内工况和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甚至关于关于热力型氮氧化物产生量与原、燃料氮氧化物产生量熟多熟少,也存在争论。同时,氮氧化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众多,氮氧化物来源比例除了烧成系统本身的结构以外,也与工况环境,原燃料差异甚至操作人员水平息息相关。
9 c- c1 f+ U1 q, v6 [! j. _9 j8 O- ^
也正因为如此,氮氧化物源头治理显得相当困难,目前业内脱硝也主要集中在末端治理。
2 R/ g, j, _& p" l* ?! q: [+ F7 i2 l- s$ r, d* E$ y$ q9 D
而在末端治理中,技术最广为人知和成熟可靠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NCR)。下面我们就将两项技术进行对比:9 A3 D6 i) {+ @# s6 N5 x( ]$ Z4 i: M
. v9 {% }3 F9 z8 `# L1 ^
4 f% C* [* |$ E1 `' e- F: D9 z7 \* i$ H
3 W/ i2 t( ]' W9 o
3 R) Z! M. b1 `8 z+ A5 Q
( L- [# y7 e. j2 T1 d l* s
; r! ]4 L3 H: [9 Y* o
" o o$ V& e2 j i" M( W
* S1 z7 M' E, ~4 n
总而言之,无论是SNCR技术还是SCR技术,或者是其他烟气脱硝技术,只要适合本厂的实际情况,切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都是可以应用的。 w5 v, b+ ?5 `% s% ~- i7 p
: q& T, I. x1 V: m- M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