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氧化  畅意三江水  于 2021-5-16 15:53:23 发出问题

三相分离器关键是哪里,如何设计?

三相分离器关键是哪里,如何设计?) M% J; q; P$ Z* @

寻求最佳答案 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1 T 币 奖励 已有 2 人回答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3223 2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评论2

厌氧  莫问四书意  发表于 2021-5-16 15: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是个关键,关键之处各人看法不一,这样才有了各式各样的“三相分离器”。我个人有几点体会,供大家分享:
* n, T) j' ]9 K4 x4 k9 _, Y  Z  u- u- I5 f- a) D* a
1)三相分离器的功能是什么呢?A:是保留足够多的、活性的污泥在UASB内部;B:对污泥进行筛选。设计时要牢牢抓住主要功能,兼顾辅助功能。
6 ~# K1 e" ?# z7 T4 J3 M
. i$ r6 ^" P4 j8 W2 \( {9 Q3 s2)设计UASB时就应该预先估计(设定)污泥的粒度、比重(将来的污泥是不是颗粒的),并估计污泥所产的气泡大小。
4 ~, Y; Q* \3 m8 R2 Q4 \+ _' }" H, d' A
* l  `& ]0 n; P8 w6 C1 V8 k7 x3)弄清楚UASB污泥“流失”的原理。我认为:流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正常运行时(不是酸败期、没有急性中毒、没有水力和负荷冲击、……),流失是缓慢的,灾难性的结果是长期问题的积累。污泥流失是污泥上所附的气泡所致,当污泥和气泡形成的“团”和水流同速运动时,就要流出去了。
. g! a( H4 r! d3 H. C
7 S# g; _  i# O8 E4)“理论计算”的重要性远低于工程经验和教训,而对教训的把握又靠“理论”,否则盲目的“改进”,事倍功半。9 K; a7 B1 H) R# p. h) I8 q* I
( H3 `# t$ T* \5 {* u% X+ i
5)除工艺问题外,还应抓住力学、材料、防腐……等工程问题,往往小问题引发大问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造价也是大问题,过去的价格不是很正常,现在应该从设计上提高和其他技术的竞争力。
氨氧化  畅意三江水  发表于 2021-5-16 15: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效的三相分离器应满足以下条件:8 @0 d: w9 ~8 J$ e: ]: v

* O9 n9 @% f" e0 s5 x2 Xa)污泥和水的混合物在进入沉淀区之前,以防止气泡进入沉淀区影响固、液分离效果;# a1 F4 ~6 e6 D

" R5 k, @$ G; J6 {! P$ ?b)保持沉淀区内的液流稳定,其表面负荷应在3.0 m3/(m2·h)以下,泥水混合物进入沉淀区前,通过入流孔道的流速不大于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以免污泥因流速过大而被带出反应器;
! ]; X: t2 x5 c1 F2 o1 y- ]+ p6 j( q* D& B: ?7 P6 {
c)液体上升通过污泥时,应有利于在反应器中形成污泥层。沉淀区斜壁角度要适当,应使沉淀在斜板上的污泥不积聚,尽快滑回反应区内,以维持反应区内高污泥浓度和较长的污泥龄;
8 I. T( ]) h; d3 V5 ~9 z8 l
) U' E. c" Z* F4 z/ hd)应防止气室中产生大量泡沫,并控制气室的高度,防止浮渣堵塞出气管。  x  Q/ U8 _6 c( }. G

: W  ]4 S0 O0 w/ M! w/ x/ v' e0 H" M在沉淀区设计时,对于已经形成颗粒化的反应器,为了防止和减少悬浮层絮体污泥的流失,沉淀区的设计日平均表面负荷率一般可采用1.0 m3/(m2·h)一2.0 m3/(m2·h),对于未实现颗粒化的絮体污泥的日平均表面负荷率可采用0.4 m3/(m2·h)一0.8 m3/(m2·h)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