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n. b* ~. H5 x1 P. o只有在上述四方面条件都比较适宜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某种优势藻类“疯狂增长” 现象,发生富营养化。 $ I Z% U& F+ V ]) l9 L* O8 ?; p% T7 i2 |% K
有治理方法吗? 4 T* s1 h3 h. b2 b# s; Y# L1 N6 {' ~* G" P5 J& V
对于河湖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各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对其进行预防、控制和修复,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 [ l5 [( r, r6 F0 z
% a5 ~' m: D6 K2 z3 P# J) X$ `4 u* z- ]! k! i& E9 S. r, y& e
现在主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底泥疏浚、引水冲洗、机械曝气等,一方面工程量巨大、运行成本高,另一方面对污染严重的河湖进行底泥疏浚,易导致底层的沉积物发生悬浮和扩散,促进了沉积物中的氮、磷营养盐及其所吸附的金属离子的释放,从而使水体环境面临受沉积物中释放的重金属离子及氮、磷营养盐二次污染的风险。0 R! v5 I' ]0 L8 V+ t
7 Y$ _" s1 _/ y; ?化学方法有投加混凝剂和除藻剂等,虽然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着治理不彻底、成本高的问题,特别是会产生二次污染,引发新的生态问题;现流行的生物和生态修复,通过微生物降解和水生植物的吸收、转移或生态浮床、滤床的过滤、吸附等措施来消减水体中的氨氮。此类方法虽避免了二次污染问题,但受自然环境影响大,要求条件苛刻,同时相对于其它处理技术而言,更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缺点。 8 u0 p$ A: T3 U \) Z! R# @9 b. O! Z& q3 }
. Y- ] a- }3 w8 P: X2 H氨氮的富集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采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快速消减水体中的氨氮,将这些污染物质带离河湖系统,彻底消除产生河湖富营养化问题的根源,使河湖从整体上得到快速净化,是今后治理河湖富营养化问题的重要方向,目前在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应用研究。/ ~: u' u8 F, V o2 u. Y* a)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