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流域 聊聊:湿地植物配置 [复制链接]

1607 0
发表于 2021-5-15 16:36:02 |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京东
01
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原则

% b6 Z# a# g' o! B3 O( M) p8 _1 j. t! W  @- |& O5 O  x, X
湿地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在遵循适地适树、保护性、生态优先、功能性、整体性、发展性等原则的前提下,依据其立地条件的特殊性,着重强调以下原则:
/ t( Y; @$ D! O8 S6 y9 c$ }9 m! Y- Y7 f( h( j, A
1.突出保护性和功能性$ I' _4 N1 P1 k3 [( P5 a& i& t
, J% F% t) ?2 @" F4 ?/ s
在湿地的植物配置中要保留好当地植物中存有的植物以及古树与名木,他们是当地环境变迁的一种见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感,一些长期生长在水中的古树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再栽植成功,这与植物本身对一定环境的长期适应性有关。
- T- k: x6 ]' ?. e- S3 k! X1 K9 l. e% p
; q( m5 K7 v* y: E, {1 X2.因地制宜,选择适生植物种类
9 o# x# W$ n& Z3 }4 T+ J) \4 k7 G
6 U! w7 L! w: B7 p9 E( {$ u3 i, f: v水分决定了在植物选择方面的限制性和局限性,湿地的植物选择应该根据湿地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及人文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综合要素及周围环境,选择并应用好当地已有的自然资源和乡土植物,体现地域特征。$ I0 t# E: a' d; i* q! U: {

. J% [: Z/ L* G- D: ]9 [3.复层种植突出自然,营造湿地植物生态群落
. c& l/ R* R. V  ?/ [; u7 m7 @8 }
5 \8 H6 n  E% z4 ~- }: X6 W植物配置以多样的植物群落能产生更好的湿地植物生态环境景观为主要目的,同时要根据湿地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定,以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复层种植来满足湿地不同的生态景观要求,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满足各种植物的生态要求,从而形成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与周围环境组成和谐的统一体。, E, I6 {2 m! Y( w: d
* B: H( E, @/ w. [
4.注重植物多样性,充分考虑景观和生态效应: g1 d( f. b4 t6 B8 J* R3 O, j2 R

* s& G- t" U& s# h% N# i$ A. E湿地植物配置以多样的植物群落能产生更好的湿地植物生态环境景观,在营造湿地植物群落时应该表现植物群落的美感,发挥湿地植物群落的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
+ q6 m# [0 d4 [/ d
& L; F/ Z6 {! H1 B9 S; z& ?$ u 环保之家0.JPG
; P! F6 X0 I8 z/ C- h, _% R: B# E  \
. B* ?9 q. Z# Q1 \7 _, w4 v
4 q4 w" @$ D& b+ H/ m. V' I8 a
02
湿地植物配置

" ?1 c, @- }. B: b
: z. t, [- R8 v# x+ S1.水生植物配置/ y0 R; P* k- A! w/ M$ J
4 Z* x. Q( R3 q  g% [( ]1 ~
①选择水体净化能力强的植物
2 y# U( }' q( Z  S/ C2 e( O; |" k8 ]( q) M( m+ b4 e3 F# a: o! ^
水生植物对受污染水体的净化吸收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此选择水生植物种类时必须考虑当地污染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水生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某些水体受污染较严重或观赏价值不高,可利用水生植物布满整个水面形成一片绿色“海洋”。1 h: f2 J, b: f& @9 k  G

9 Q1 M% w4 v3 H/ ^  J②种类、比例、数量适当- h6 q  T, g( \' c1 K
# U0 D; P/ t, R! _& ?
只有水生植物种类、比例、数量恰当才能体现出水生植物景观的最佳效果,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观花和观叶植物的种类以及各自内部的比例都不能过高或过低,构成的植物景观要给人以愉悦的享受,对于水面较大的区域常给人以空旷的感觉,因此可用睡莲、荷花、菱、凤眼莲等水生植物来点缀水面,增加水面的色彩,丰富水面的层次,同时根据水面本身的大小种植数量适当的水生植物,并留出充足的水面空间,以植物产生的倒影来丰富水体景观。+ r; L! S4 `6 U" q7 K# W

2 i8 l% F1 ]4 d4 \, N( N: L③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组团种植* |# U/ Y$ t% u; U  F) F9 Z
; @$ D/ U0 u8 m6 w! H  h( Z
通过群植、散植、点缀等配置手法,在水岸边以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等高低不等,花期不同、色彩丰富的水生植物进行组团配置,常用的水生植物组团有黄菖蒲、菖蒲、再力花组团;黄菖蒲,芦苇、蒲苇组团;慈姑、四叶萍、黄菖蒲、紫叶美人蕉组团;芦竹、水葱、黄菖蒲、花叶芦竹、美人蕉、千屈菜、再力花、睡莲、菱组团等。
+ P1 |& U" o# Z6 E* w; C# u4 R+ Z3 B8 l7 C$ e8 }" r% U
④注重艺术性的构图
; u1 p2 I" D, L* E* N! ~2 i- b6 l) }$ j" b$ O# [! A7 x
艺术性的构图是湿地植物景观配置需要遵循的原则,统一、多变、协调、均衡、韵律和节奏,这些基本的艺术原理也是湿地水生植物配置是需要贯穿的。不但如此,相对于其他植物景观来说,水生植物更注重情与景的交融以及意境的创造,水生植物本身就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如莲代表了高尚的情操,而芦苇则代表了与世无争。
$ C" m' j6 j" [! Z" V2 s' t7 y" h7 H8 f4 x. u) }4 J" L: b
⑤因地制宜,合理配置4 r' I9 q8 q' R. I( S, P# N
* s& ^' ]" q1 J4 F$ n3 ]' h
根据水生植物本身的习性和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选择植物种类,注重观赏、经济、水质三方面的结合,以植物不同生态习性、观赏效果以及主次关系合理搭配。
) T# {4 @$ p1 w) t4 j  o
- V3 G# }3 W; s5 E$ \( d  d3 ]/ ~⑥融合水体周边环境5 ~: M/ L4 F/ Y, b- i0 Y& n
/ p9 g( V  y3 q9 @0 z) K
根据水面的景观效果和水体周围的环境状况,或植树姿优美、色彩艳丽的观赏树木或于岸边建休息亭等。水生植物不宜过密,否则会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因此山下、桥下、临水亭榭附近一般均不宜种植水生植物,需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空间,以便人们观赏水中优美的倒影。
9 Y- Z) J! [+ u% ~0 q6 x; o' d0 p4 Q0 N1 e, k, y
2.湿生植物配置5 Q0 J: P3 t8 c, e) h
7 U3 M' ^+ A! \
①.水较深区域
2 |' k8 F( d/ Z) Y4 _
; S, z6 S. h) t5 F( S2 d! \当雨季来临时,水位会增加很多,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安全问题最不适宜游人过度亲近的水面,可用一些种植草的基质砌成护岸,以挺水植物等水生植物进行护岸,不仅起到了防护作用,也可使游人欣赏植物及水面的景观特色。由于湿地环境不同,湿地水域的深度也不同,有些区域处于水较深处常年很长,长时间会被水淹没,因此在水较深的区域种植乡土水生植物(沉水植物),在水深处河岸线区域种植高大的湿生乔木,如池杉,水松,落羽杉,墨西哥落雨杉等,如池衫以树阵式排列,抗风能力强,可形成良好的湿地植物景观。% U  c; u5 d0 J- w1 A9 S  a+ C. E1 ]

" d- w+ n9 p8 r: G②.水较浅区域' I3 V/ n0 U% V: a5 ?; b- r* j
6 t8 \3 L6 R' p2 Q
即使雨季来临时,它仍可在安全范围内,这种情况下可从岸边道路到水面高缓坡,采取疏林草地的种植形式延伸到水面和水生植物一起形成和谐的植物景观,还可在水面设置栈道,雨季时多被淹没在水中只留植物景观,旱季水浅栈道则可成为人们到湿地内部去欣赏和体会大自然独特气息的通道。
" w& b/ n4 q; Z0 [' c# x7 g$ e$ {$ \0 e
③.驳岸区域  W" k. s$ r1 H0 a+ E+ K3 r- i; k
* R  \0 s4 e6 h  Y# M# ^7 v$ a
在配置岸线植物时,宜采用草本或落叶的木本植物,呈现植物空间变化,丰富湿地的植物景观;在沿岸边缘地带选用姿态优美的枫杨、大叶柳、木芙蓉、鸡爪槭等,水际岸边配以鸢尾等水生植物,以低矮的灌木、草本和高大的乔木相搭配,用美学原则,组织其色彩,线条,姿态等,创造出丰富的水岸立面景色和水体空间景观构图效果,同时又能在水中产生一种动人的倒影美。  P, N$ ^3 p* L: J3 B

$ m4 T1 j3 l0 {/ U8 F' B$ y: [8 I/ k岸线湿地植物不仅丰富了水面平淡的色彩,而且对水、路景观起到了自然的过渡作用,岸线湿地植物的配置在平面上不宜与水体边线等距离,其立面轮廓线要高低错落,富于变化植物;植物的色彩不妨艳丽一些,水边宜选择枝条柔软的植物,如垂柳、大叶柳、迎春等。
2 x2 n# _& E6 k) q5 n$ d. {, H% g, U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