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这些企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工业有机废气,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就直接排入到大气环境中。影响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们健康。经多年的研究和努力,目前已有多种治理有机废气的技术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对目前常用的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和方法进行探讨。 & v" ^/ E- V8 c' n* o# E ; ]# }( F1 w+ p" s1 r ^. Y9 g7 V7 N. F4 p2 X6 ?6 U0 W
一、有机废气的主要构成及特点7 b: l( L+ p& Q+ `
5 H m' Q9 q8 E通过对大部分有机废气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其构成主要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丙酮丁酮、乙酸乙酯、油污、糠醛、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添加剂、漆雾以及一些含碳氢氧的有机气体等。有机废气具有以下特点:有毒、易爆、易燃、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体、处理困难。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治理,会对人们身体健康构成威胁。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有机废气,经处理后的一些物质,还能进行再利用。5 }9 P2 W+ |6 a( f3 i* ]7 v
) G1 t7 R7 [) K. ^$ n$ U9 J! _
二、有机废气的处理技术和方法 + R4 P: ~ c u& f7 q7 Z7 e3 K9 `' j$ I) _7 f2 ~2 i, e0 m$ |' V
经过多年研究,目前已有多种技术和方法可有效处理有机废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w: T6 G/ R f7 @7 ^# h4 g4 t/ _! ] J1 n3 S: J& S3 u) g2 |
1、光分解法 h( N0 ^& [! s8 D9 N$ }2 A * l7 P; k/ V3 v1 u# n: g采用这种方法治理有机废气,可通过以下方面实现:一是采用光照分解,当光照波长达到相应值时,就可以分解有机废气;二是加入催化剂,通过光照的形式进行有机废气的分解。例如,用185mm的紫外线照射有机氯化物和氟氯烃时,能在很短时间内将其进行分解。在进行光分解过程中通常会产生某些中间物质,但这些东西可能透过延长光的照射或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掉;三是通过光催化降解,该技术是通过紫外线对TiO2进行照射激活,使H2O生成为OH-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将有机废气化解为CO2和H2O。* [$ d' V U$ ]/ f) ]
8 ~3 f& M7 Z) s/ {4 W0 N) M W$ G当我们选择催化剂消除有机废气时,可以采用常见的荧光灯作为光源,把有机废气中的恶臭进行消除,或者降低其污染浓度。但就目前经验而言,采用催化剂进行降解的技术及效果还有待提高。4 u( L. n6 n( ?4 ^" Z/ k
# W1 z+ k* W B% _+ s8 o5 \
2、吸附法7 [5 J" {8 D5 q ~( k6 Z8 g
2 ~$ g! s. z; |$ E4 y/ s(1)直接吸附法 - x- \: ^2 }: D# Q9 a 8 X2 B3 F! p0 N& [$ z; p0 S采用活性炭,直接吸附有机废气。其吸附率非常高,可达到96%以上,该方法投资小,简单。但当活性炭处于吸附饱和状态时,其吸附有机废气的程度会大为下降,仅为吸附35%左右,吸附“三苯”废气只能达到20%~25%,也就是说一吨活性炭吸附的“三苯”气体只有200-250kg。但处于饱和的活性炭是无法重生的,如果要提高活性炭吸附效果,需要进行更换活性炭,这样处理成本较高,且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 c: e# \0 d( }: m / u2 s+ J5 q1 m$ G2 S9 P(2)吸附—再生法8 k( R7 a- W: J. j V
% B1 S: [& e; x2 h
该法利用纤维活性炭或颗粒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有机废气,接近饱和后用过热蒸汽反吹活性炭进行脱附再生,水蒸气与脱附出来的“三苯”气体经冷凝、分离,可回收“三苯”液体。采用这种方法具有脱附快,冷凝吸附效果好等优点,但其存在明显不足:如必须具有相应的蒸汽、腐蚀性高;以及需要二次分离回收液、必须把活性炭当中残留的水分弄干后,再进行二次吸附,成本高。 ; T$ f+ O8 k: I) r: Z+ N: R, p) u: ]( f8 H
采用这种方法,适用于浓度高,风量小,有一定回收利用价值的废气治理,否则不宜选择该工艺,此外,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 m7 Y* }) m3 G6 j - e) n5 R' {' U1 Q(3)吸附—催化氧化。% D( X9 E$ m: X( K6 C1 E. B
, | x! G z0 W采用新型活性碳吸附浓度低的有机废气,待吸附达到相应饱和度后再利用热空气对其进行加热,脱离吸附中的“三苯”等废气,之后通过催化燃烧方法,实现有机废气净化处理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对) k1 d* F; A' X7 e: f0 M
0 T; U, g' ]8 e6 O- l; k
热气体进行循环使用和余热利用。+ q& h3 W, _"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