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大,各地情况不同,对于某一具体的工程采用何种烟气脱硝工艺,必须因地制宜,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2 V4 p) C! L: ^ H8 o+ E8 `5 I2 c% Y
, D/ [! H! ~$ [2 r8 ?9 a5 a, Y% ]. B7 u' [: Z
在选取烟气脱硝工艺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5 r4 Z: G9 S( z/ w; y' H
$ N( F Z5 V! o' v8 C' S5 W1、NOx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满足有关环保标准; Q7 Q+ l: _) i8 p, X3 `
8 A7 b9 U1 q- K0 @, t6 k2、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有较多业绩,可用率达到90%以上;4 b- K2 s& y& O. T$ H
3 P0 ^" r0 p* ^' {0 _6 p1 A, w- t
3、对煤种适应性强,并能够适应燃煤含氮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 U, y$ U3 p. ]$ e) a3 \7 m
* }0 R# q3 _( j! C% o4、尽可能节省建设投资;
4 r* @6 n7 S: \. Z
$ q( B0 J% c: {# c( J4 h5、布置合理,占地面积较小;2 \% u3 _* y) ~- n
, @* l' N- F3 p2 I: c$ Q1 ]3 G6、吸收剂和、水和能源消耗少,运行费用低;2 W+ s* o9 o4 ], X
9 L2 Q- ~' b7 l3 Q7、吸收剂来源可靠,质优价廉;. g9 s* r6 s* {" [! Q
6 J1 r. z$ y* K7 j8、副产物、废水均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或处置。
" `& U* i& V- ~, E
+ K! A) S, R- N. F% ?4 [, A, y: k9 ?* F- Q8 r; V2 |5 T9 Z; W1 b
主要烟气脱硝工艺比较如下表 }) U- C" U, C
& ~2 V: a; b( j
| | | | | | | 二次污染小,净化效率高,技术成熟;设备投资高,关键技术难度大 | | | | | 不用催化剂,设备和运行费用少;NH3用量大,二次污染,难以保证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 | | | | | 工艺设备简单、投资少,收效显著,有些方法能够回收NOx;效率低,副产物不易处理,目前常用的方法不适于处理燃煤电厂烟气 | | | | | 工艺设备简单、能耗及处理费用低、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微生物环境条件难以控制,仍处于研究阶段 | | | | | 同时脱硫脱硝,回收NOx和SO2,运行费用低;吸收剂用量多,设备庞大,一次脱硫脱硝效率低,再生频繁 | | | | | 同时脱硫脱硝,无二次污染;运行费用高,关键设备技术含量高,不易掌握 | | | , M) _' N" }4 g( s
只有SCR和SNCR法在大型燃煤电厂获得了较好的商业应用,其中SCR在全球范围内有数百台的成功应用业绩和十几年的运行经验,日本和德国95%的烟气脱硝装置采用SCR技术,由于该方法技术成熟、脱硝率高、几乎无二次污染,应是我国烟气脱硝引进及消化吸收的重点。
3 J3 `. j$ W, I$ Q$ Z% `
( Y, P) E( D1 ]# ?" z# x% X# }9 F3 `' u- z- s' y. C. ]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