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7 T1 N1 _/ J% U3 G( A% u4 PNH3+OH→NH2+H2O (4) 2 O% ?- }6 w8 k, { 5 D( W' U8 H6 e* pCO+OH→CO2+H (5) * |, N+ k. @( O' o' k4 Z' T1 i
/ `1 B% P$ C; S% S& j
简单来看,CO的存在会和NH3争夺OH,从而减少了NH2的生成,降低SNCR反应效率。但是,CO为什么又能降低SNCR反应温度窗口呢?这主要是由于上述反应产生的H会继续进行如下反应:5 H4 _ T& Q+ m( i+ _- P+ A5 E' u* r
8 z7 C- ^, a! v. bH+O2→OH+O ' n1 O' p+ [; B7 @% e7 H 0 p' ^' }' t5 u# t" t$ z: |O+H2O→2OH + w+ N! z6 y, c' l& H' `7 G3 p. o; k1 s
当O2充足时,OH含量不仅没有因为反应(5)而减少,反而因为后续的链式反应而增加;除此,反应(5)是放热反应,有利于提高局部温度。OH含量的增加和反应(5)放出的热量,使得反应(4)在较低温度下得以较快进行,所以SNCR反应温度窗口降低。然而,OH含量的增加使得整体反应速率都加快,O含量也增加,O的增加促使更多NH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O,从而降低了SNCR脱硝效率,这也是建设SNCR系统时需要保证还原剂喷入位置CO浓度小于300 ppm的原因。除此,由于对OH的竞争关系,NH3的喷入会增加烟气中CO的含量。 & {, R0 O; q" g! T- ?' S2 [* A R. c# X7 `8 O- B8 V5 C+ m( Z8 H
德国Bauverlag公司对三条使用PREPOL-MSC的分解炉进行了SNCR脱硝实验。该分解炉具有分级燃烧特点,部分燃料直接喂入窑尾烟室,以削减窑内NOx;为了增强燃烧后烟气与氧气的混合,在三次风管上方安装有扰流室,以保证完全燃烧。实验时,将氨水分别喷入分解炉三个部分,即仍处于燃烧状态的还原区域(930-990℃)、三次风管与扰流室之间的氧化区域(890℃)、扰流室与末级预热器之间的氧化区域(850-870℃)。结果表明,喷入氨水的位置越远离燃烧区域,脱硝效率越高。! `. E' `' J2 ?+ n% c
/ g, } K5 d+ i- j' j
(3)结论( z F$ y8 A6 g4 G9 T9 |% D% o, n
4 L6 y3 B. b0 j1 G
氨水喷枪移动到C5预热器出口后,部分企业氨水用量明显减少,部分企业变化不明显,这除了与反应时间有关外,更多取决于分解炉内CO的浓度。如果分解炉CO浓度并不高,将喷枪移到C5预热器出口,SNCR脱硝效率会因为C5出口温度较低而下降;如果分解炉CO浓度较高,将喷枪移到C5预热器出口具有以下优势,一方面避免分解炉喷入位置CO含量较高而导致实际温度超过SNCR温度窗口,另一方面移动到C5出口后,CO浓度有所降低,这有利于SNCR脱硝反应的进行。来源:水泥,2018年第2期。0 i" A X Y* g; j5 g
! U' W7 D J; v) p' ?1 Y&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