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人员在监盘的时候,画面显示吸收塔液位在溢流管以下:& p9 R) j2 Z; \9 }) ]
( k2 j+ I% J+ T, u
9 N6 W6 w2 O8 h, E8 x( f( g
, G! X& D* T4 E9 C6 ]) t9 t& v7 L
9 C" }2 X1 o n7 e, ]
但是,浆液却是溢流的,什么原因呢?见鬼了吗!) L5 Z4 V# c* s$ Q) Y3 N. D$ j
9 l! E9 u3 A& ]9 U4 D3 M* ?世界上没有鬼啊,我们要有科学的态度。怎么回事呢?
$ H- E; p7 n8 e, I$ S9 h/ s L) E, J
5 I, P& u" j7 W; c
' E* D. i7 y% y% {/ k8 x9 K$ E3 Q" ?
, b6 z7 w- Z' _( C! m我们的液位测量是这样的:H=(P/ρ1g)+H11 m8 j3 I( v$ I* M" q3 @
$ G2 O# K5 D1 ?- ~& jH:测量得到的吸收塔液位
8 u3 r3 l; V* J, Z. {
0 Y- @9 P8 B0 }+ S+ D% ]" ?P:距吸收塔底部H1处的液体压强
5 m" F" k$ C/ | {3 L* g* b! c
ρ1:浆液密度' b2 K* p" V3 m0 g) p" W9 a
% [) t0 m1 l# p% Z2 jH1:压力变送器安装位置距吸收塔底部距离
# H; U- q, X0 k! e5 d# R( G( G3 d- L0 T7 E" M# g a
这个测量方法不对吗?哪里有问题呢?如果塔内浆液是这个状态:8 X$ A0 h7 {$ _( M% F" t
6 Q8 g0 `; m. U1 x* r
8 W* g' p6 B6 i/ {, {
( k, P+ F- L3 s* f" C G
4 d3 m8 o: \& O# E0 R) _, Z( f我们测得的浆液密度是红线以下的浆液密度,如果吸收塔内没有气泡,上下一致,也就是密度是一样的,那么,我们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液位就是准确的。3 ~# M5 r) I/ E" j& J) m
& C- `1 n G* n但我们的吸收塔浆液是这种状态:, t6 ~1 Q6 R! r# S6 v6 v X
+ i6 b3 _( o9 v6 i
) X8 z' L5 l' z1 t& p! o# ^, t. G9 i1 D9 D
9 C3 r2 z& t& l; v由于氧化风的存在,以及浆液质量不佳导致浆液起泡,同样数量的浆液体积膨胀,液面升高,但压力变送器测得的压强P不会升高,仍然是原来的数值。测量密度ρ1的浆液样品取自吸收塔底部,吸收塔底部不存在氧化风和起泡,ρ1也维持原来的数值。所以虽然液面上升了,产生了浆液溢流,但测量得到的画面显示的液位仍然是溢流口以下的较低液位。# a8 _+ ^% n y- j
P6 d" L1 z, [5 O8 h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我们从分析公式中的浆液密度ρ1入手。2 v5 F; Q% F3 q9 M7 F
2 e* c) Z- \) J/ o! a. b; J% `我们测量得到的浆液密度用于评价浆液含固量,用于是否出石膏的判据,以吸收塔底部不含气泡的浆液作为样品是科学和正确的。但是,用这个密度作为测量液位的一个因素,在浆液含有气泡的时候,就是错误的了。由于气泡的存在,这个ρ1一定会高于吸收塔内实际浆液密度ρ,那么,画面显示的液位一定低于实际液位。所以浆液起泡后,就会出现液位不高但还溢流的现象。
% I# t8 L' o9 G( V( A$ q! W! ~: w; w, ^+ [: R6 O
用于表征石膏浆液含固量的这个密度与用于计算吸收塔液位的浆液密度完全是两个概念,分清了这个,才能使我们的吸收塔浆液密度测量和吸收塔液位测量得到正确的测量方法。
& I1 D8 D! n3 d# l3 _2 \7 |) M8 T8 f% j& a8 V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