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调试阶段进水量较少,进水变化幅度较大。为确保污泥培养效果,缩短调试周期,一般采用外接碳源方式接种培养活性污泥。外接菌种首选进水质相近,运行较好的同类型工艺污水厂重力浓缩后污泥或脱水污泥。
& e" d, K T( L- C3 [& H7 s* M, i/ ^/ M e5 r4 ]3 \5 Q
0 ^3 ?: c4 d4 q: x: s1、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8 i' M8 b% b4 a3 v9 c
5 J' _ s. V" r4 @% ^' W1.污泥接种驯化时间表
8 `* U( b$ x% ?6 U- ?! q m* H
* C/ c3 U0 e8 q在污泥接种期间,每天间歇进水四次,为污泥增生殖提供营养物质;同时减少排泥甚至不排泥。污泥培养与驯化具体周期安排见下表:) w' I+ p8 y8 S3 y
! B% G5 x0 }+ p( x* J- ^5 v' L
: f D; ? E0 B7 t& X. _
+ O ^9 x+ o" [/ f: b& M' U说明:以上运行方式均按设计参数确定,在实际操作中,生物池的污泥浓度可根据沉降比实时跟踪监测,不能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0 f# L# f8 q0 q1 z+ b& A, a5 |
$ t7 n* W! e8 `1 h4 ?+ r" I* m
2.接种及间歇进水闷曝阶段
( _+ E0 m3 Z& }& m# q" w2 y. i' Q5 [) Y M, K6 @# r7 z' w
一次性投加外接干泥45吨(含水率80%)于生物池好养段,充满污水后(为提高初期营养物浓度,可投加一些浓质粪便或米泔水等)闷曝(即曝气而不进污水)数小时,潜水搅拌机运行保持连续性,确保污泥处于悬浮状态,闷曝数小时之后停止曝气并沉淀换水,每天重复操作,该阶段周期时间初定为7天左右。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产生的污泥也处于离散状态,因而曝气量一定不能太大,控制在设计正常曝气量的1/2,否则污泥絮体不易形成。此时污泥结构虽然松散,但若菌胶团开始形成,镜检开始出现较多游离细菌,例如鞭毛虫和变形虫,则认为初期培养效果满意。期间作SV30量筒沉淀物的观察和DO测定,作报表记录。% }2 J8 r( T& @- B; [, M7 i7 y. E
" s( X9 ~; H8 Q1 b: _时间:七天左右。; n s! h! r3 P9 N4 }6 `- |6 j
; l8 q8 _1 H8 ]: Q1 d7 z
运行方式:接种、进水、闷曝、间歇进水、沉淀、换水。
) I8 _6 U v7 a4 O2 s4 w- i5 P) S4 i0 Y: c" X8 t
注意:当预处理区域设立的24小时水质监视记录数据发现进水水质突然变化(酸水侵袭造成PH偏低、进水水质浓度、毒性及色度等)对活性污泥培养有很大的冲击,此时应该考虑启动应急预案,对污水实施旁通排放,减小对活性污泥的冲击。
) p! j- H- R+ E l+ a% _2 a! v8 d6 F u, ~
3.连续进水培养与驯化阶段) a4 t' p+ Q$ }
5 m' s. i+ J, |1 q d, @ X4 V
进入连续进水培养阶段后,活性污泥工艺的正常运行模式已初步呈现,此时应根据正常运行工艺参数调整处理流程,水量和空气量的平衡依据DO值的变化作适时调整,开启外回流泵,控制在100%。监测污泥及水质各项指标,包括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沉降性能,BOD,COD,通过显微镜观察污泥活性。至MLSS超过3000mg/L时,当SV30达到30%以上时,活性污泥培养即告成功,此时镜检污泥中原生生物应以鞭毛虫和游动性纤毛虫为主。
" O# x% {! x+ u2 S) T" {4 d: |& d! Z: k! Z5 f0 P
培养达到设计浓度后,开始对硝化菌的驯化阶段。硝化菌种的培养和驯化实质既是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环境,配合目标菌种的生长周期对生物群落的发展进行外部干预,使得硝化菌成为活性污泥生物群落中的优势种群。一般来讲,硝化菌种的培养周期为其泥龄的3倍左右。! H+ O8 L, c* T( X& g4 `
4 K( k5 Z% i- x% `时间:共60天左右。
2 ]* I T( q" N) _
: d8 a5 X% O" u6 M @运行方式:生物池和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连续运行。
4 y( n' i/ h2 w2 a! a! V0 f0 `9 ~
2 v4 q3 f/ L7 g" I T注:按照气水比值来确定投用风机的组合数量,但是就单台的风量的调节可以参照风机的压力和流量调节来实现。
O" [' A e: z5 _" V8 y' b' P" ^) b5 H5 r; H# v& [
4.稳定运行阶段
/ n' `# [7 { l x
w" k/ B6 x% g6 D( \' U此时全面确定各项工艺参数,以工艺参数作为实际运行指导,根据实际进水水量和水质情况来来确定合适的工艺控制参数,以保证运行的正常进行和使出水水质达标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并通过驯化实现使硝化菌与聚磷菌共存的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确保出水水质。
; Z9 c4 l4 f7 H8 d2 X7 i) G! T- V4 j. N: g6 q1 N3 R9 J
时间:30天左右。, ^& ^) A3 T- t% S8 z |
' M" i2 h& U( Q/ ^5 i7 r! I运行方式:生物池和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连续运行。
* |3 ?9 g+ s+ e) ~% E) B9 g. X3 d
# W% U/ b6 u: K& B) |$ z/ C注:风量可根据反馈的DO值由风机按程序自动控制,在活性污泥形成后,可以按照相应的要求逐步运行A/O池的除磷脱氮功能。# v8 E' t+ l6 O( y: J$ }& @( F
; |1 O) m( x) {8 P: g" I) u" S
2、AAO工艺运行的控制: J, p \( O6 a
Y' K, ^' g$ V
1.影响脱氮效果的主要因素( h# u! }! W% i6 G) T1 U
7 a5 J- k$ }# t; e7 @) V/ C8 c
1.1 对硝化细菌的影响因素
# I2 E: A1 ^- J
* O; W4 P2 }6 la.温度:适宜硝化菌硝化的温度为30℃~35℃,低温12℃~14℃时硝化反应速度下降,亚硝酸盐累积。
7 H, @, l" q5 v9 z
`/ g1 d. f, e$ p( C" _4 xb.溶解氧:0.5mg/l~0.7mg/l是硝化菌的忍受极限,通常硝化段溶解氧应保持在2mg/l左右。
) V5 L7 b0 w6 L
9 _; H V2 J0 t$ Mc.PH值:硝化菌对PH值的变化非常敏感,最佳范围在7.5~8.5之间,硝化反应中碱度偏高较好。. o7 h: ^9 t4 c( | O% m/ G
" s1 R7 O# H6 n1 @4 N
d.有毒物质:过高浓度的NH3-N与重金属等会干扰细胞的新陈代谢,破坏细菌的氧化能力,抑制硝化过程。
! V% a& T. V$ X$ ?% ^1 N" ~8 w, ~& D W
e.污泥龄:应根据亚硝酸菌的世代期来确定较长的污泥龄可增加硝化反映能力。7 m& v6 y/ {# }) m$ V' j
0 x5 a S# `% A3 ]; A% y: I1.2 对反硝化细菌的影响因素' R. O$ @1 p C2 H2 j+ g
* c! r4 o" O: c! [, R
a.温度:适宜反硝化菌的最佳温度为35℃~45℃,当温度下降可适当提高水力停留时间。
6 z- c" \1 c5 m1 f. Q% E$ ? |4 E9 o8 g9 f/ e" p* Y* u6 n, Q
b.溶解氧:应严格控制在0.5mg/l以下。* W% t- D2 @) j9 z
: ^( x1 f3 j' g8 L( d7 c
c.PH值:最佳范围在6.5~7.5之间,反硝化过程可补充硝化过程中损失的一部分碱度。! z& N5 D5 r+ L/ v
/ C/ L, H0 D+ _. z1 Q' N4 u/ W P
d.碳源有机物:当源水中C/N比值过低,如BOD/TKN<3~6,需外加碳源,一般选择甲醇或粪便水。
0 M& T1 b. ]+ v4 i( [ N4 D3 S0 J" G7 d* N/ Y# Q! ~( o
2.影响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
) _9 n+ C, N, z0 l) |+ d! P. s# }% x8 |" T4 f( y
a.温度:5℃~30℃范围内均可正常除磷。
* \7 \9 l/ X; Z8 L3 W- T) G l0 W& p4 _6 j$ @( T X
b.溶解氧:厌氧段应严格控制在0.2mg/l以下;好氧段应控制在2.0mg/l左右。- S! b2 C& y/ M& h% {
0 H7 r6 y2 {6 f' G: V6 O/ y# \3 ^
c.PH值:当PH<6.5时生物池除磷效果会明显下降。
0 K* v+ k: g) O- O( k& k+ X% V# s7 j# d( o. a# d+ E0 d! l. P- A$ J! X
d.碳源有机物:源水中的BOD负荷需满足BOD/TP>15。
( H1 E. r/ f# l3 C: D- [- r/ V9 ?2 B" r. Q+ Y9 {6 P
e.污泥泥龄:污泥龄越短,污泥含磷量就越高,排放的剩余污泥量越多,除磷效果越好。
( P, R: E. F" |1 g0 \* ~* o$ P2 R( J
; l, D+ |8 w4 j/ {2 b# }: o- P3.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
; @3 V; c' O# X: b; g% ?: K4 B K
, a, E( ~5 [$ Q7 W+ M6 e/ P日常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检测项目如下。
% |6 \9 q: r; {5 V U" L( L4 K8 b+ x) Y6 a3 F! G2 G" }6 }
1. 反映处理效果的项目:进出水总的BOD5、CODcr、SS。5 g5 o4 r7 `6 E5 e
9 n3 [. Y* I% P6 q' ^0 C2. 反映污泥情况的项目:污泥沉降比(SV%)、MLSS、MLVSS、SVI、溶解氧(DO)、微生物镜检。, }$ z! @5 W0 H' n9 M' w1 i5 E
% `1 [/ C; u# h1 W+ i2 I% Q; @3. 反映污泥营养和环境条件的项目:氮、磷、PH值、水温等。
7 {/ m2 j2 B( V: W6 Z. S* u8 p3 s
" D. W- D6 F* C, U污托邦社区调试运营问题?就上污托邦!小程序
4 h% K7 P3 R+ _8 M( G; x0 r) U: H2 e$ m+ A+ T/ Q2 W( d' @( `
3、AAO工艺污泥的异常及对策
6 C1 I0 Z( f& Z" a0 k2 q. C: p
0 f4 `+ B* y, e% @1 I& I1.污泥膨胀
' U7 {: L+ R' Q, b$ ?" v" P1 Z v @
" F2 A7 M% J0 m6 k( \5 @现象:污泥不易沉降,SVI值增高、污泥的结构较散,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上清液稀少,颜色也有变异,这就是污泥膨胀。
1 D% D3 o3 w& p" R; W; H* b! }$ L# c/ t5 s6 J1 }6 ?
原因:丝状细菌大量增值所引起的,也有由污泥中结合水异常增多引起的污泥膨胀;水中碳水化合物较多,缺乏N、P、Fe等养料;溶解氧不足;水温高或PH值较低等易引起丝状菌的大量繁殖;超负荷,污泥龄过长引起丝状菌的大量繁殖。
9 a2 j3 I1 W) r6 |. a% q- g4 T
. c, R* Y, L7 |5 U" m6 w措施:加大曝气量;及时排泥;加大回流污泥量。3 ~# V% @2 p3 g* o1 w
# \; P8 d7 o x8 d2.解体
6 n; k b& l. J. P! e. y2 L6 \4 W
6 J S$ s& F |表现: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体细碎化、处理效果变坏等是污泥解体的现象。
7 P& ]. X. e+ ~; C2 k3 l2 A6 u9 h* w% d4 S- ~/ U* R' [2 m
原因:运行不当,如曝气过量活性污泥中生物(营养)的平衡遭到破坏,使微生物量减少而失去活性,吸附能力降低,絮体体积缩小,质密;存在有毒性物质时,微生物会受到抑制或伤害,净化功能下降或完全停止,使污泥失去活性。- H* U8 j8 E3 i9 N' R+ a1 k! [4 J: `
4 s' Q, E. S0 A) } N1 |5 `措施:一般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来判别产生的原因。当鉴别出是运行方面的问题时,应对污水量、回流污泥量、空气量和排泥状态以及SV、MLSS、DO、NS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查,加以调整。当确定是污水中混入有毒物质时,应考虑这是新的工业废水混入的结果,需查明来源,按国家排放标准加以处理。' K- o9 c+ x4 B3 q
* W6 o H1 h% a/ I; o2 s9 [; I
3.污泥上浮) D* n5 C* ?7 \+ Y; ^
- @0 v) v, r( J Q; l5 i' `
现象:污泥在二沉池成块状上浮。! p" _" k* C# S/ a, D! X |2 G2 f4 ?
1 r) q5 ~) Y2 r7 n9 z) M3 w8 c# Z9 F8 \原因:曝气池内污泥泥龄过长;硝化进程较高,在池底发生反硝化,污泥相对密度降低,整块上浮。
- U. @& H& F# m4 ]! k
' w4 K( j! S( F r2 j+ j! F措施: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时排出污泥;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污泥龄和降低溶解氧,使之不能进行硝化作用。
) I/ p- ` y+ z1 ^/ q+ ^0 ]8 w3 T
4.出水漂泥1 e0 [- t2 p2 y$ ?" F. d
8 N3 W. D0 |7 u$ Q$ C' E" Z$ `
现象:二沉池漂散泥,水质变浑,出水SS值明显偏高。, ]: Z( K' b3 s' \" [
- q$ V" {0 Y* I, z- v
原因:活性污泥SVI值过大,沉降性能不好;沉淀池配水量较大,超过设计负荷,水力停留时间变短;生物池出水溶解氧DO偏高。
% i- K2 N) q% \6 S8 t$ P) _9 s3 `/ @, i/ _! U# Y! J& t+ c
措施:及时排泥,加大污泥回流量;控制进水泵房进水量,调节沉淀池配水;减小生物池好氧段的曝气量。, D- a( N# O8 }; a* r f. x
9 V% V, |4 l, y; o. J3 m4、AAO工艺的运行管理
# v' c. c1 v/ B' A# V( e6 m n S0 R0 k# e
在运行管理中,经常要进行运行调度,对一定水质、水量的污水,确定各项工艺控制参数,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鼓风机开启数及空气量的控制,回流比、污泥浓度和排污量的控制。
! ~5 c4 X9 x9 ^- H$ Z4 H# A# H$ P
" w0 }4 D4 g0 Z- j, w9 Q1.确定水量和水质3 @7 K0 d" R. x' k3 j6 c
7 }, P" M2 l( f4 W* d即准确测定污水流量,入流污水的BOD5及有机污染物的大体组成。
& X$ t- H1 c9 _8 x; s& T6 h9 H- P7 r+ N( l
2.确定BOD负荷F/M* n3 v- d# a, w( R; o) M0 R; q
, f. b; X, K5 \* z# ], d' u2 R
应结合本厂的运行实践,借助一些实验手段,选择最佳的F/M值。一般来说,污水温度较高时,F/M可高一些。反之,温度较低时,F/M应低一些。对出水水质要求较高时,F/M应低一些,反之,可高一些。堡镇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设计F/M不大于0.10kgBOD5/kgMLSS.d。为有利于磷在厌氧段的释放,控制厌氧段F/M>0.1KgBOD5/(KgMLSS.d),而在好氧段为提高出水水质,尽可能多的降解水中的BOD5,控制好氧段F/M<0.18KgBOD5/(KgMLSS.d)。' a' O/ U% ?% y/ v
* l" i3 J5 a2 Q( N% ?! ?
3.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 j3 G. A: L5 L. a3 |7 |
; E2 i9 ^% P5 p3 R4 h
MLSS值取决于曝气系统的供氧能力,以及二沉淀池的泥水分离能力。从降解污染物质的角度来看,MLSS应尽量高一些,但当MLSS太高时,要求混合液的DO值也就越高。在同样的供氧能力时,维持较高的DO值需要较多的空气量。另外,当MLSS太高时,要求二沉淀池有较强的泥水分离能力。因此,应根据处理厂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最大的MLSS值,一般在(3000-4000)mg/L之间。堡镇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设计污泥浓度为3300mg/L。0 [1 {! X1 r0 o% a
9 s& W. [2 q Y9 o
4.控制溶解氧6 S7 X* E, ^2 L( O& A+ s+ N
$ u& S4 R! o# k g: f厌氧段DO≤0.2;缺氧段DO≤0.5 mg/l;好氧段DO=2.0 mg/l,每天根据在线仪表,便携式DO测定仪或实验室取样获取生物池各处理段的DO数据,结合进水水质、污泥浓度、污泥龄、微生物镜检和天气等因素综合分析后调节鼓风机供气量。
# e; C9 _# c, @3 A) q9 Q/ R, g9 R/ Z( Z9 r3 F8 F
5.核算曝气时间Ta
1 ], e9 U, q- D& G9 w& }7 t: {9 z2 j5 w7 w0 q7 W8 t
曝气时间,即污水在曝气池内的名义停留时间,不能太短,否则,难以保证处理效果。对于一定水质水量的污水,当控制F/M在某一定值时,采用较高的MLVSS运行,往往会出现Ta太短的现象。如Ta太短,即污水没有充足的曝气时间,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没有充足的时间被活性污泥吸附降解,即使F/M很低,MLVSS很高,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处理效果。因此,运算中应核算Ta值,使其大于允许的最小值。当Ta太小时,可以降低MLVSS值,增加投运池数。
# y& i! N- v! ]0 \+ ], b* U
/ C& n5 g& N: P, m1 ?0 D( ]6.确定鼓风机投运台数8 D$ R* \$ s1 G; c+ |
- s: m- V6 d( ~ P9 L风机输出风量作为主控信号,DO及NH3-N浓度为辅助信号,控制鼓风机开启台数与变频,具体风量可根据天气、水量、池中溶解氧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可视微生物镜检和MLSS及30min沉降比来确定。
: Q& Q; y4 ]+ t k& s) o2 U! w9 _8 y3 q" z1 X5 c3 m
7.确定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负荷qh
: w' m% Q" s; q$ B3 I& x+ h
" b- M( W) j& `# Y- Cqh越小,泥水分离效果越好,一般控制qh不大于1.5m3/(m2h),堡镇污水处理系统一期第一阶段工程亦控制在1.0 m3/(m2h)以下。
e8 u' P5 o/ z8 z; [0 \
0 B# l& J& v& o5 m# `8.确定回流比R
& t# b1 H9 b* s. ?! @) o( s+ i, O/ [: y) e3 }3 | G
回流比R是运行过程中的 一个调节参数,R应在运行过程中根据需要加以调节,但R的最大值受二沉池泥水分离能力的限制,另外,R太大,会增大二沉池的底流流速,干扰沉降。在运行调度中,应确定一个最大回流比R,以此作为调度的基础。堡镇厂设计污泥回流比为100%, 混合液回流比为100%~200%。
- w' }8 A7 A0 M9 b2 }
3 y" C, i4 L! t0 ]; j3 n& J- [9.核算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qs
' }- j5 c& C) x3 H4 r; Z
- l5 M- a- L4 O6 A2 R6 i5 I在运行中,当固体表面负荷超过最大允许值时,将会使二沉池泥水分离困难,也难以得到较好的浓缩效果。) A: T9 F. J; H0 m
- m2 D. m* o3 o8 n10.计算污泥指数SVI
/ q3 k7 D. N& x2 D# A8 m, {, L1 N
- r: r% J# x6 ^4 ^SVI值能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SVI值过小,活性污泥泥粒细小,无机物含量高,缺乏活性;SVI值过大,污泥沉降性能不好,容易发生污泥膨胀。SVI值一般控制在70~150为宜。
: {% x5 S- l. w$ Z+ I
* [4 o' Z& m4 ^11.积累运行数据9 Y' G: S1 V0 p7 D/ R
# Z1 H& g. G8 \/ i; j
某镇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的上述工艺参数,有大部分已经在设计文件中列出了(流量、污泥浓度、污泥回流比等)。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几乎所有建成后污水厂的进水都和设计的进水情况有所出入,个别的水质数据相差极大。因此,堡镇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的上述工艺参数应该在工艺试运行包括正常运行中去逐步的积累和完善。
8 Y& ^& {+ }. W) Q: x9 Q4 H4 Y+ V! r# }3 Q0 A7 D0 a! N. q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