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水体中的氮主要有无机氮和有机氮之分。无机氮包括氨态氮(简称氨氮)和硝态氮。
. s! y3 ]# Y7 I# |$ O- D! D& t1 K
& Y# s( ^: \3 S7 W7 R9 j! A
4 c* x% N/ r5 ~( K2 t# p氨氮包括游离氨态氮NH3-N和铵盐态氮NH4+-N;9 @: m7 A+ z2 Y, V1 [
9 V) F. I# _" r5 f; I
硝态氮包括硝酸盐氮NO3--N和亚硝酸盐氮NO2--N。+ i! b7 e/ x. u5 s9 Y& B& R8 \
) q+ J- m- _6 r) k0 Z, Z
有机氮主要有尿素、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尿酸、脂肪胺、有机碱、氨基糖等含氮有机物。4 [ m% ^+ f2 x) u) K
, h; o$ v; ?6 S! ^$ L$ Q
可溶性有机氮主要以尿素和蛋白质形式存在,它可以通过氨化等作用转换为氨氮。
! F% \& N' W/ x4 H6 f q6 c/ `1 G1 K- d5 X0 [. J% U& g; p
目前,国标针对水质中氮的分析主要分总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凯氏氮5个方面。0 I3 m% J, r, ?, E0 c
% @2 W/ E" G$ N(一)总氮
, d. ^( Z& T( M; E9 U/ g; g$ O总氮是指可溶性及悬浮颗粒中的含氮量(通常测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几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氮的总和)。可溶性总氮是指水中可溶性及含可过滤性固体(小于0.45µm颗粒物)的含氮量。总氮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8 [* H: Z5 T* P' P) ]- m/ j4 L
3 c4 q: C- w2 f& m
总氮的测定方法,一是采用分别测定有机氮和无机氮化合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后加和的办法。二是以过硫酸钾氧化,使有机氮和无机氮转变为硝酸盐后,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对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进行测量,也可以用紫外法或还原为亚硝酸盐后,用偶氮比色法,以及离子色谱法进行测定。
$ t1 P+ P8 G& \+ P
- j* B& l/ \2 F) M/ U( {(二)氨氮
$ t7 V* n- K/ T. F# T" {% Z氨氮是指游离氨(或称非离子氨,NH3)或离子氨(NH4+)形态存在的氨。pH较高,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铵盐的比例高。+ y& z( c: z5 Z4 T* a1 V
9 P- Q6 n! H' V9 N, D
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 i1 F& M- j+ P! P# w
* }; g* I2 q6 l5 b* G氨氮对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离氨,其毒性比铵盐大几十倍,并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pH值及水温愈高,毒性愈强。7 G! a; M2 p( K% P# t
0 U; Q2 W8 A1 G
常用来测定氨的两个近似灵敏度的比色方法是经典的纳氏试剂法和苯酚-次氯酸盐法;滴定法和电极法也常用来测定氨;当氨氮含量高时,也可采用蒸馏-滴定法。(国标有纳氏试剂法、水杨酸分光光度法、蒸馏-滴定法)& q. c m1 j4 r
- O/ E$ [8 z, S; g$ p& _
(三)硝酸盐氮
2 x4 m6 A0 ~' J1 P5 [7 d4 l) X
0 i4 r0 I) L. }& f' a$ v/ }8 b水中硝酸盐是在有氧条件下,各种形态含氮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氮化合物,通常用以表示含氮有机物无机化作用最终阶段的分解产物。当水样中仅含有硝酸盐而不存在其他有机或无机的氮化合物时,认为有机氮化合物分解完全。如果水中含有较多量的硝酸盐同时含有其他含氮化合物时,则表示有污染物已经进入水系,水的“自净”作用尚在进行。5 B% f+ q8 H/ {
# U5 R4 u, u7 I T硝酸盐氮的测定方法有离子选择电极法、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镉柱还原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戴氏合金换元法、离子色谱法、紫外法。
F. X) E9 }$ B: N2 q; p; c
/ A6 n5 }7 Q0 ~# r3 K, _& R其中电极法测量方便,范围宽,而且价格便宜,对水样要求较低;) a. z; o# G8 |3 g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测量范围宽,显色稳定;2 F3 f1 V3 a; I0 M
镉柱还原法适用于水中低含量硝酸盐测定;
; @4 o; V$ {2 k2 V V7 g. R: p戴氏合金换元法适用于污染严重并带深色水样;
5 J7 ~1 e; D3 m2 k3 c. y离子色谱法需要专用仪器,但可于其他阴离子联合测定。% S$ `" ?2 }' I4 V) p# w
* P8 c" d% G3 r6 V9 ~4 a(四)亚硝酸盐氮
7 `* C1 k B, I3 w# g: f( }
; I" k% y$ q9 R( ~) ]% e( \亚硝酸盐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亚硝态氮不稳定,可以氧化成硝酸盐氮,也可以还原成氨氮。因此,在测定其含量的同时,并了解水中硝酸盐和氨的含量,则可以判断水系被含氮化合物污染的程度及自净情况。
( l+ D- b6 M P) {' T- w: z
$ A' j. k5 a6 ~ M! J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重氮-偶联反应,使生成红紫色染料。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选择性强。重氮试剂选用对氨基苯磺酰胺和对氨基苯磺酸,偶联试剂为N-(1-萘基)-乙二胺和α-萘胺(有毒),N-(1-萘基)-乙二胺用得较多。6 y6 {0 }3 ~4 C0 G6 ?& o" P6 l
+ P# ^5 d% Y, w4 w" P( C2 E# E" i: b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方法有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萃取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国标采用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
! k+ P {& W# L5 d# m# U% ?) W8 L0 X# D
(五)凯氏氮9 O/ ~1 G7 ^& m) k! k* h3 f8 z7 g
0 Q* l. K* T" ~4 ]! [( }8 P' r凯氏氮是以凯氏法测得的的含氮量。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被转化为铵盐而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此类有机氮主要指蛋白质、胨、氨基酸、核酸、尿素以及大量合成的,氮为负三价的有机氮化合物。不包括叠氮化合物、联氮、偶氮、腙、硝酸盐、腈、硝基、亚硝基、肟和半卡巴腙类含氮化合物。由于水中一般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多为前者,因此,在测定凯氏氮和氨氮后,其差值即称之为有机氮。
. v/ O: o0 D! W b, t( g; w$ r7 b. z# ~8 f, a
测定原理是加入硫酸加热消解,使有机物中的胺基以及游离氨和铵盐均转变为硫酸氢铵,消解后的液体,使呈碱性蒸馏出氨,吸收于硼酸溶液,然后以滴定法或光度法测定氨含量。测定凯氏氮或有机氮,主要是为了了解水体受污染状况,尤其在评价湖泊和水库的富营养化时,是个有意义的指标。' t+ U0 j- P3 l& `
; z+ k$ O: S8 U7 P2 p0 K. \8 p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