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 Z3 D! L( t& o: k在曝气设备暂时无法修复投用的时候,也要针对这种故障工况,进行工艺调整。由于空气供给量减少,大量的好氧微生物无法正常呼吸,就需要减少微生物的数量,而由于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对有机污染物的需求会大幅度减少,这时就要及时进行排泥和进水量的控制,让整个工艺在低曝气量下的实现新的动态平衡。 3 J$ w3 U& ~3 u. d0 d, k5 Q$ {1 \; Y: F/ q7 B6 H
最后来看看“泥”,在我们的工艺调整中的泥是特指的剩余污泥,在工艺调整中对污泥的有效管理主要是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实现的。很多在生物处理阶段活性污泥的异常工况,有相当大的比例都是来自于剩余污泥排放的不合理性。包括污泥泡沫,污泥膨胀,二沉池飘泥等等问题,因此“泥”工艺调整的重点就是剩余污泥的管理上。很多工艺管理人员有个想法就是认为泥多,污泥浓度高是保证一切出水达标的重点。但是这个观点其实是不正确的,活性污泥的生存曲线上可以看到随着数量的增多,微生物变化曲线。微生物会进入到衰老期,在老化状态下的活性污泥会出现多种工艺异常情况,特别是现在总磷的去除成为污水厂下一步监管的重点,长污泥龄是很难实现生物除磷的效果的。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控制合理的污泥浓度,才能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 " P/ x8 @5 { I) s% c 6 Y& a [% p0 R& S3 d# c在日常的管理人员的肉眼观察中是无法看到的,但是正是它们孜孜不倦的生长繁殖,才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了有效的分解和处理。因为其个体太小,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只能看到很少的一部分,我们习惯把这部分称为污水厂的微观部分。6 m( N/ H& X9 R" y
; O j) p$ t8 g; h) ^, u
从运营管理人员角度来看,运营管理中,能够进行的工作主要是对各台套工艺设备设施的调整和管理,管理人员所能接触的都是设备设施的运行工况,这些运行工况可以通过一些表征的项目来了解到,这些工况帮助管理人员更直接的了解工艺运行的情况。由于这部分工艺运行情况可以通过更为表观的特征来把控,这样的项目相对于微生物来说就可以称为污水厂的宏观部分了。 : T1 N- g8 D/ M! e# S4 @6 D8 v3 {$ }) f4 r1 D5 `9 P. R3 P) e7 J
# F X* B$ W) t9 ?% j5 B m% B
1 m3 s: D4 T: h* A+ b; P 0 A5 \% X5 I" J( {4 x9 d' P# ]1 `$ ^从污水厂的微观(水处理微生物)和宏观(工艺设施设备)上来聊聊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调整。工艺调整作为污水厂日常运行中经常需要进行的工作来保障和校正污水厂污水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的工况,而深入理解工艺调整的机理,是作为管理人员进行工艺调整的最重要的基础。3 K7 D+ `) r. Q$ ~) y
`1 c f% v+ p1 o; {% S
从微观角度来说,污水厂里所有的工艺不正常都是来自于污水厂里的核心微生物的生存异状,这些微生物的异常生存造成了微生物对污水处理的效果下降,导致处理出水超标。工艺调整的目的是使这些微生物重新恢复到正常的生存情况,使其正常发挥其生理作用。工艺人员要清楚的认识这一点,就是工艺调整是为了污水厂里的微观部分的正常运作而进行的。但是由于每一个微生物的个体都是非常微小的,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对每一个微生物的生存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整,所以我们要分析这些微观世界里的生物在生存异常的时候,会反映出来怎样的宏观表现。% h S A4 w, \/ K L+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