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关注 趋论:2022环保行业趋势之企业篇 . 上 [复制链接]

3 W+ 0
京东
导读:当下的环保民企既要备荒也要备战。
6 K; c: G4 n- _6 ^  a* {( ~* H5 W) r! f  d( P/ H7 j' [! n( j
“教育在,XXX不在了,环保在,XXX不在了,时代正在和一部分企业说再见,2021也已经成为环保民企的转折大年。”: {: I$ {' }) r7 v( T; \

: [  v4 t5 H$ g最近在和一位在环保行业打拼多年的企业家朋友聊天时,他如是说道。
6 B& A0 h( o! t# P. w* V7 r$ z' A. O- r* _4 \! e- D# o; W$ S
和往年相比,2021年给我和山少爷的触动是相对较大的。5 |) n, t: a- Q- V$ ]

0 S" g, J( R) K6 P- T我粗略统计了下,今年我们深度接触的企业有近30家,实地走访的企业70多家,前来南京交流的从业者120多位。
8 O* `0 p% M7 z8 G: P8 @( r
$ x$ d5 l$ B  h4 B. i3 B就整个环保行业的体量而言,上面这组数字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接触面。
* g. H* m5 z1 r/ B' P
! m0 ~4 r3 f1 r5 X但今年的这些接触让我看到了不少共性的东西,尤其是一些在行业深耕多年的选手,他们对当下和未来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共识。
0 B1 E: U$ h/ e# |1 |/ M
/ j/ w( z9 z' y8 E- p一位做环保装备的朋友坦言,这些共识之所以有实战价值,是因为那是他们用真金白银和酒量换来的。) w4 w" C* @3 Z7 ~$ s7 @' H/ X
' ^5 I  V: @. }# T1 O6 L
表达情绪容易,洞察本质难得,而远离情绪直击本质,在公开表达上坚守下来并不容易。
7 `# m$ b& |/ Q1 k4 a2 I' w5 h: N0 d
环保民企的3大收缩  战略、团队和资本

( t% |6 r5 c# }& r% [$ O谈到“收缩”,可能不少朋友会联想到萎缩和倒退。, N$ w- v( f" g5 A- x8 C
! ^0 l4 w1 b6 h- o/ n( R+ E
其实这里用“收缩”这个词,更要表达的是一种主动的战略动作,它背后更多的是企业家面对新形势时对战略的重新评估和调整。! q% L2 U, ^1 ]9 h3 T4 D
9 y+ d1 t* J6 l7 |$ h* }# K/ R3 ]
收缩一词本身并无好坏的指向性。
& j- O5 k3 N2 h/ m' V0 i
8 S+ U# X6 \6 U6 v( N收缩的背后是聚焦,是实事求是,是回归商业本质。
- ?: z- S0 z/ s* l( c2 p3 m8 O
( C, q, Q+ E. _8 q5 f' f- X: x在过去的一年中,无论是行业头部的上市企业,还是行业里的中小企业,敏锐的掌舵者大都嗅到了大环境的变化。
0 q& u/ M2 x9 `) C: e
. Z& v! O* z2 [# h; l3 T( [关于这些变化,如果你是新读者可以翻阅下青山产业评论之前的文章,我们曾在多篇文章中详细谈过此类话题。
. A8 r( u  R. u! k- y
" F% s6 w. A, s) r5 |! r+ j" \比如:行业的畸变;消失的红利与新红利;时代的毒打;大建设时代后的行业发展等等。; a/ e9 }+ x. ?4 E

  g6 U7 d0 ?/ G$ P$ m. o) e! s2 J动荡的大环境面前,所有的掌舵者都面临一个相似的困局:
/ w) e8 R% W% D. O3 I, ^5 u- ^. g  {
不动是等死,乱动是找死。
2 n5 X) s8 h' T; u) l2 l  O
( Y9 y- ]. L: @# ~3 i. q* z: q在这样的难题面前,那群敏锐的掌舵者在如何构筑自己的防御工事。4 t  D" Z; H  o) j# w5 D" r

- b8 @% X* p( c% H1 j1、战略收缩# U# e9 j# m% b5 z* y! S" K

5 J$ w' S$ z9 G# ^7 v战略的收缩不等于做减法,有时候甚至还会是做加法。, |5 m2 ]; J$ R7 X# P8 p
7 X& Q% V$ N/ p8 I
我们看到的成功案例中,战略的收缩不仅是要敢于放弃自己没有竞争优势的业务,同时还要能在自己有竞争优势的赛道上加注。% f2 c. q& F2 @$ {! l
+ N% s) j+ |. H# U2 r4 Z2 @
环保行业的8大业务领域,投资、建设、运营、产品、设计、咨询、检测、监测,叠加水、气、固废、土壤,不同维度的业务交叉产生多达数十条赛道。/ x: [4 I- t! }  ?6 _
) X. e8 o' s7 @5 p# j
对于在行业里深耕多年的环保民企业来讲,现在更多的思考不再是面面俱到,而是什么业务是该放弃的,什么业务是该加注做深的。
; ?5 K3 x+ I% E& x; V7 v6 [# H3 K% T4 Q' M4 k
毫不夸张的讲,在过去20年环保行业大发展的进程中,清晰的定位从来没有如此的紧迫和重要。, B  L& {* g9 Z+ N' o- R
& q8 ?' d1 p& k* @, v4 I  B
在上层业务资源接近垄断的行业大背景下,取舍和自我的定位会是环保民企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6 p9 |9 ^" t0 `6 {

$ i$ h( Z; i5 y2、团队收缩
& l0 n( |' b% c* o# R; Q1 J6 F# [4 @* [- _9 O) M* S- Y9 j+ Q
裁员并不总是可怕的。
" w7 k+ h/ ?0 p" H" y0 E! O
% G; C# U8 V3 Q互联网行业的裁员动不动就会成为微博热搜的大新闻,但环保行业的裁员消息我们很少听到。% e* w3 V( C2 k" p

7 s+ n9 R5 \6 j5 U/ M" T这并不是环保行业很少有裁员的事儿,而是环保行业的信息是相对封闭的。
- K) G& t+ y/ w- D* W7 c; Q! L# R! r* S$ n- C5 d+ e
粗略统计,环保行业在过去3年里,上市公司中出现裁员的企业累计超过四成。
% e! _% B& Y* e& K* A9 t  C) P7 A% s' t0 d
有些环保民企从千人规模裁员到不足百人规模,也仅仅是在非常小的圈子里才知悉,更多的行业从业者并不知晓也不关注。
- i7 {4 o+ S  K7 _( X+ M1 b4 L5 e( s8 m. k5 T# o# `2 {
关于裁员这件事儿,我们需要看一个企业到底是不行了裁员,还是一边在裁掉一些人却还招了更多的人。" Q# f# |: I' U* r7 @0 C
$ n3 l0 y4 D. V6 k3 A# W
前者,那是业务不行了,于是彻底的压缩人员;后者,则是裁掉不需要的人、冗余的人,同时寻找更合适的人选。( N4 {* D5 W* R7 w1 G. w

7 Z) ~0 A( N7 S) K2 a$ s2 l" A敢于裁员,很多时候,对于企业来讲,恰恰是一种务实的表现。, @2 O4 y* y+ c: P  t
. y) K; n0 Z1 @0 e# f! \& q8 N
2021年大环境艰难,2022年大概率也不会有彻底的改变,合理的进行人员的调整,是企业保持战斗力的重要举措。8 x3 a/ Z4 L/ Q) K

, s8 {9 Y* O! @1 w在主赛道上储备更多的精兵强将,在非优势业务上快刀斩乱麻。9 I$ p1 F. M8 A( l) V

0 ^! Y; V$ L/ u" R* @4 H对于从业者而言,最优的选择也是不要在公司的非核心业务上消磨自己的意志,未来的大环境不会容易,宁选鸡头不选凤尾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择业原则。' \* r, Y) m4 Q
# h3 ~) }: P! g' `
总之,大家做好战斗的准备。6 Y+ @( c( g# N& k- b' U* v" t- S7 \
2 K5 I" F4 q) h2 o
3、资本收缩
/ C$ D$ Q; H0 G7 w% r9 f& |, S. s
单纯的用钱赚钱的时代已经在和环保民企说拜拜。# a3 P; t8 }( N1 ~$ e( W

$ p% W% N% I, f/ B* U+ b当下的大环境,对于绝大多数出身“普通家庭”的环保民企来说,用资本拉动增长既不现实也是高风险的动作。' m( [0 E  Z% n; ^4 A
3 _, {1 }: x; ~, H  y3 Z
在资本层面的收缩已经成为环保民企的无奈之举。& S( L# s/ k- O

5 i0 J# l0 I% R* P9 o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今年仍然有不少环保企业上市,这貌似资本层面并没有收缩。
2 k* G. c( V* m$ |0 F1 n" k4 E* N: F( P8 K
关于这件事儿,其实我们需要透过表象去看本质。
/ J5 F" R# t( c
  m* c! K3 ]6 F( t首先,资本的收缩并不意味着不用资本远离资本。
% ?$ q5 f& t& e( S) t4 q9 }! F+ H2 U8 w
无论何时,资本永远都是一把利器,这里谈到的资本收缩更多的是指资本驱动因素的变化。
  a* w5 m$ Z  v% v# X$ {, m' y) r, k" i& f$ v
另外,资本的收缩意味着企业增长杠杠的转变。
6 O4 o8 [$ r& q8 @' [
! W  @3 d# B$ p& Z7 m2 x' c. t如果仔细观察今年的环保上市企业,你会发现:
# I$ \0 u6 h6 ~3 D9 a0 l5 _' }( z1 w! t$ b7 L# m
他们大多是专注于细分领域的技术型产品型的公司,这些公司的赚钱的逻辑中最核心的不是依靠资本杠杆而是产品杠杆。
' y. X/ b3 l; I2 o! S& g7 I6 [- p$ w8 W# T
关于这块内容,我后面会专门写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这里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0 `7 h- [: \) Y/ C, a
, `5 f+ ]6 L( l" _$ |) r总之,对于环保民企来讲,钱越来越贵,钱越来越少,这在2021年是一个显著的趋势。; q/ o" t: n# i" s, S+ m6 ]

) [* D) D3 u3 {( @对于资本来讲,有限的资源一定是往最值得押注的人和企业上面投,而对于企业来讲,有限的资源也一定是往未来吃饭的金刚转上投。! m$ d7 g6 U$ a) Q) X) k
3 w' x+ L3 |# I; k
圈子里大家公认的一位大咖级别创业者曾经谈过这么一个观点:
: A- y4 I$ q& G( g- }; T8 \$ f# G6 D$ c' k
在过往很多年,很多环保企业的生意逻辑其实就是定期存款,从金融机构低成本拿钱,然后把钱投到项目里,然后每年吃“利息”,这些年没有任何长进,领完20年“利息”,就可以“退休”了。9 |) k' w; r% _

; ^9 Z: }8 Z9 R( E这算是行业里典型的钱生钱的打法,如今这种买卖环保民企的机遇越来越少。
+ ^% K, K/ H3 g( \
$ B- J0 e5 T: h/ p3 X9 e2 I0 C6 M以上是环保民企的3个收缩,从战略到团队到资本,更聚焦的战场,更精锐的部队,更谨慎的用钱方式和增长逻辑的切换。
' H* Z6 h, N- W+ x8 z& b3 o6 X5 v7 ?' X- r8 P: D
收缩并不可怕,懂得收放,收放自如的企业更容易穿越周期。
) [* d4 P( E4 \* y7 {9 h0 g: o2 W2 \' e4 A7 K' k* e. P, n/ C
对于环保民企而言,当下所有的收,都是为了未来更好的放。原标题:备荒与备战,转折年里的环保人,作者:环保老兵,来源:青山产业评论; o7 _3 g7 L1 b; ?
* O" M: b& X3 h
趋论:2022环保行业趋势之企业篇 . 下4 r9 X6 P# e/ @2 H& U/ g5 {

% Y$ b( k+ z3 h&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