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废气 工业源VOCs治理政策及减排措施 [复制链接]

3170 0
京东
01
VOCs治理政策背景及思路

8 _) v6 O3 V( t2 A7 ^8 H: I! x' L$ q( K- c3 }' U+ f* K
1、强化重点地区VOCs减排
0 D/ w) N2 W* G  B
, P. g, U6 E5 ?1 U/ w" v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成渝、武汉及其周边中、长株潭等区域是我国大气复合污染较重的地区,也是V0Cs高排放区,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70%左右,十三五期间,将上述地区作为全国V0Cs减排的重点地区
0 I2 Q) `, Y# f2 d5 P
& `) x, _5 ]6 ~, @$ G$ |6 i) [/ F2、强化活性VOCs组分减排3 k8 w$ s8 f4 I

( h, d) M' W( H9 @' `& ^% j1 C; sV0Cs种类繁多,各种物质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活性差异较大,应重点加大对O3 和PM2.5生成贡献较大的V0Cs组分减排,活性强的组分包括芳香烃、烯烃炔烃、醛类、酮类等。. f5 t2 B% V( u* Y8 N

* l$ e# X0 Y6 R各地应开展O3生成潜势(OFP)分析,结合本地产业结构特征、排放来源等,提出控制的重点因子和重点行业,实施有针对性的减排措施。根据全国VOCs排放来源构成情况及对O3和PM2.5生成的影响分析,“十三五”期间,全国将重点推进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机动车和油品储运销等行业VOCs减排。
* F) j4 n) O$ m& ~6 |) n9 {' w" x) W% P2 u- c& u
3、强化VOCs和NOx协同减排" B0 ^1 l, h" N& ?6 W# i  N
/ P, j" q) t; E" K6 F  R
各地应结合本地O3 污染形成和来源特征,加强VOCs和NOx排放对O3 生成的敏感性分析;运用经验动力学模型方法(EKMA),建立O3 生成等浓度曲线,提出O3 污染的主控因子;
0 l0 v2 |' q! G8 v$ q6 {+ x+ `% X7 b* I, v- c, a  i" ~
充分考虑PM2.5污染控制对NOx的减排需求,确定适于本地的VOCs与NOx减排比例。“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VOCs和NOx的减排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1左右,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VOCs减排比例应超过NOx减排比例。
- h. [# O! |1 r4 E& L4 t7 I$ I
0 |5 m4 @0 C9 w4 @0 L! N; i* H5 @6 O4、强化新增污染物排放控制! L( Z: }% b0 n5 e6 w, h9 {& Q" p
+ {) n# L; d$ Z6 H) _8 B* v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重点地区要严格限制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高VOCs排放建设项目。
4 T  [# u+ o- a* E% m2 p& S, R5 N0 v7 B. A) V6 [, P
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建设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前,须取得总量指标,实行区域内等量或倍量削减替代。新改扩建项目要强化源头控制,使用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采取密闭措施,加强.废气收集,配套安装高效治理设施,减少污染排放。8 S, X5 K5 `4 l+ [5 A

# q+ ]0 b; m' o% B0 y
02
工业源VOCs减排具体措施及要求
+ o! n! ]2 U) J" ^
; t4 c/ g% D9 V. }+ ?
环保之家0.JPG
) y4 k0 f2 d  J' ~: k2 d( ^* @3 P  _8 b1 E
VOCs主要源项包括储罐和污水、工艺有组织、装卸,各项源项差异较大。/ S& _" ]! N1 E  `9 K# g
4 m: d  j/ X# `' g
1、 全面推行“泄漏检测与修复”& Y- F5 k- N5 ]+ J+ t3 \! H
5 ^! d8 v* U+ ^+ R3 `
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全面分析泄漏点信息,对易泄漏环节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通过源头控制减少V0Cs泄漏排放。
% h/ A0 H2 k; h6 ^) @( P1 h. X; F9 I! R
2、 严格控制储存损失
3 Q! [9 i$ h+ j1 K
4 _, ~7 K( _: y7 {$ x) ~- Y/ G) V主要指挥发性有机液体圆定顶罐(立式和卧式),浮顶罐(内浮顶和外浮顶)的静止呼吸损耗和工作损耗. 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存设施应在符合安全等相关规范的前提下,采用压力罐、低温罐、高效密封的浮顶罐或安装顶空联通置换油气回收装置的拱顶罐,其中苯、甲苯、二甲苯等危险化学品应在内浮顶罐基础上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等处理设施。) ~8 K% p" r  T1 m; m8 s* z
* o8 ]. B  b  u3 g% Z, _" T
3、 严格控制装卸损失
1 Q  [! r- m! R" `
, v+ {0 p+ b- F0 J+ |3 N- }挥发性有机液体装卸应采取全密闭、液下装载等方式,严禁喷溅式装载。汽油、石脑油、煤油等高挥发性有机液体和苯、甲苯、二甲苯等危险化学品的装卸过程应优先采用高效油气回收措施。运输相关产品应采用具备油气回收接口的车船。
: ^: {" t0 m( g9 i1 o6 W5 E/ U# Y6 R+ s" T4 J3 d7 ?6 q
4、 强化废水处理系统逸散废气治理
" n) ^! F$ B! j; u" n' k5 W0 Y  k! |4 X) y( Y: q, O
废水废液废渣收集、储存、处理处置过程中,应对逸散V0Cs和产生异味的主要环节采取有效的密闭与收集措施,确保废气经收集处理后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禁止稀释排放。
2 Q* }7 ~  t* g9 N# V) @# m0 N
( x; m7 d/ J# c. F" q) M5、 加强有组织工艺废气治理* R6 G8 I9 j$ s0 I: ^# \

( h9 U4 k. r, e. ~8 C" q工艺废气应优先考虑生产系统内回收利用,难以回收利用的,应采用催化燃烧、热力焚烧等方式处理,处理效率应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3 D7 x4 t' `: ]
6 R1 Z# q8 c+ D1 q; W% o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浏览过的版块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