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丁醇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21-5-7 19: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物料基础
  • 环境数据
  • 毒性安全
  • 治理技术
  • 【中文名】异丁醇
    【英文名】Isobutyl alcohol
    【CA登录号】78-83-1
    【分子式】C4H10O
    【分子量】74.12
    【化学结构式】

    (CH3)2CHCH2OH

    【外观】无色油状液体,具有窒息性的类似杂醇油的气味,味带甜。
    【物化常数】沸点 108℃,熔点 -108℃,蒸气压 10.4 mmHg/25℃,蒸气密度 2.56,相对密度 0.8018/24℃,辛醇/水分配系数log Kow= 0.76,水中溶解度 10%/20℃,或85000mg/L/25℃,与醇及醚互溶,嗅阈值 40ppm。
  • 生态毒性 LC50 Pimephales promelas (fathead minnows) 1430 g/l/96 hr。
    在大气中,它仅以气态的形式存在,可以被光化学所诱发羟基游离基抟降解,其相应的半衰期为56小时。
    在土壤中它具有较大的迁移性,可以从其干的或湿的土壤中挥发而转移至大气中去。在碱性土壤及酸性土壤中的生物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4天及11.3天。
    在水体中,它不易被悬浮固体及沉积物所吸附,可以从水体表面挥发转移至大气中去,在模拟河流及湖泊中,其挥发半衰期为2天及27天。在生物降解试验中,五天BOD测试可测得其理论值的58%,所以在水体中生物降解也是非常容易的。生物富集性较弱。用活性污泥对异丁醇的生物降解,其一级降解动力学常数为1.15×10-2hour-1,其相当于半衰期2.5天。当浓度为100mg/L时,二星期的BOD测定,可测得其理论值的90%。另一试验五天BOD值可测得其58%的理论值。这些均表明异丁醇是一个非常容易进行生物降解的化合物。
  • 【毒性】对中枢神经的危害表现为头痛、眼花、共济失调、极度兴奋、昏迷、肠胃道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蒸气及液体可引起皮肤、眼睛及咽喉刺激、心律混乱、偶见肠胃道出血,肾脏损害并随糖尿、肝脏损害、心力衰竭、肺水肿。急性毒性约为乙醇的三倍。LD50 小鼠 腹腔注射 544 mg/kg,经口 3500 mg/kg,静脉注射 417 mg/kg,大鼠 经口 2460 mg/kg或3100mg/kg,腹腔注射 720 mg/kg,静脉注射 340 mg/kg,LC50 大鼠 吸入 8000 ppm/4 hr,19200 mg/m3,未见有致癌作用的报告。
    【安全性质】闪点 28℃,自燃点 415℃,爆炸极限 1.2%~10.9%/100℃。
    【接触极限及其它】美国OSHA TWA 100 ppm (300 mg/m3),ACGIH NIOSH 50ppm。
  • 含有二甲基乙酰胺及异丁醇的废水可以通过活性炭吸附, 废炭用氯仿处理。 饱和的氯仿用蒸馏法回收, 并可回收二甲基乙酰胺及异丁醇, 废炭经氯仿处理后应进一步用蒸汽在 130~ 150℃进行再生[1][2]。
    在研究异丁醇的臭氧化时, 发现以pH 为4.3~12.0之间为最好[3]。 甘油及丙烯醇均可用臭氧使其从废水中除去[4]。乙二醇可以用臭氧氧化及电解的方法处理, 其中间产物是羟乙酸、乙二醛、羟乙醛及甲醛等。二者联合使用可以产生反应性的自由基而得到协同作用[5]。乙二醇、二甘醇及三甘醇可用臭氧处理, 其氧化产物均可被生化氧化, 因此在臭氧化处理后可用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EG-K 作进一步的净化[6][7]。

    参考文献
    [1]Levchenko T M et al. USSR 1599312.
    [2] Bekher R M et al. Okhrana Vodoemov i Metody Ochistkki Vody Sb. 1962;70~75.
    [3] Tencza S J. Sierka R A Proc. Natl. Conf. Complete Water Reuse 2 nd. 1975;879-81. Edited by Cecil, L.K. Aiche: New York, N.Y.
    [4] Wierzbicki T Zesz. Nauk. Politech. Slask., Inz. Sanit. 1969,13:95~112.
    [5] Takahashi N, Katsuki O Ozone: Sci. Eng. 1990;12(2):115~131.
    [6] Hanasaki Tohru. Kankyo Gijutsu 1984;13(7):501~504.
    [7] Ishizaki Kozo et al. Hokaido Kogyo Kaihatsu Shikensho Hokoku 1983;(29):82~91.
京东
# H  M* g) `- r5 a. C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