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o; R) f8 Z' J4 R # E' }9 l1 U% o, p" u6 k : y% k6 {! @* I4 T4 Z9 P 5 p, W( O$ d) j. C* _+ ~ V研究发现不同植物配置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同。如在处理中浓度污水实验中,探究香蒲、水葱、慈姑、小白花地榆、小叶章最佳组合方式时,发现当慈姑和水葱组合时,系统的净化能力最强;多个种类组合的植物群落净化效能远超过单个植物,并且随着污水浓度越高差距越明显。 / V7 O, U# ]* o& O4 z2 F1 M( R2 H 3 n/ y/ u; o% u6 B; r. T3 j6 S, W" v: Y, G- P; g! }0 |
目前,人工湿地技术用于污水净化在我国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但在湿地植物的选择方向上仍存在着很多不足,有关研究需要不断的深入和探索。物的选择可根据不同人工湿地类型和不同水体污染物类型进行配置,从而最大效率的发挥湿地植物对水体净化的效果,如表面流湿地适宜于配置浅根散生型和浅根丛生型,代表性植物有慈姑、灯心草等,潜流式湿地则适宜配置深根散生型和深根丛生型植物,代表性植物有菖蒲、水葱、旱伞草等。当水体污染物类型为N和BOD5时,应选择根系较大且输氧能力强的湿地植物,代表性植物有美人蕉、再力花等;当水体主要污染物类型为N、P、重金属时,应选择吸附富集能力强且生长快的湿地植物,代表性植物有凤眼莲、茭白、荇菜等。 6 |1 J7 R, B' E C 5 w. Y& y# B* s% ?0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