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x& h: V* N: Y( h I5 d自然湿地虽也具有固碳、 教育及娱乐等功能, 但比起污水处理厂、 人工湿地而言, 其污水处理能力明显较低。 而污水处理厂虽然具有一定的污水处理能力, 但却不具备上述其他的生态服务功能。人工湿地系统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景观生态系统, 还可以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 充分发挥湿地植物的多重生态功能, 在人地矛盾紧张的中国无疑是一种值得大范围推广的污水处理发展模式。* V& p/ F" q. m: g; W
# H& H* ]1 H: O! |; f' U
三、人工湿地的植物再资源化利用) c& @% E# P |5 n$ g. B& @; G' X
2 l# w, R/ j. R人工湿地植物是其污水处理的核心,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直接吸收氮、磷等污染物, 通过根系输氧促进根区的氧化还原反应与好氧微生物活动,以及增强和维持介质的水力传输等。+ c$ u8 y/ n8 J/ ~
0 x2 A7 l3 I! r8 ?8 ~" [+ W: ?
人工湿地中种植的植物类型主要有四种: 浮叶植物(如睡莲等),漂浮植物(如凤眼蓝等),挺水植物(如芦苇等),沉水植物(如金鱼藻等)。 1 r1 f9 r, F- D: ? E8 x& e% Y. G9 e# x* _' A) p- \$ F0 R1 g
目前,挺水植物被广泛用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国内外对人工湿地植物的研究多集中在植物吸收氮效率、植物与微生物作用机制机理、植物选种配置等方面。事实上,人工湿地植物不但可以去除废水污染物,还可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可利用态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供其正常生长,以达到促进废水中营养物质循环和再利用的目的,而此项研究一直被人们忽视。 : m( H/ x; U: ]& O e
% `% \$ B' \9 [1 F目前我国实际运行的人工湿地中,植物被收割后普遍没有得到妥善处置,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等问题。如把这部分植物收集起来,用做生物质能原料便可实现人工湿地系统的再资源化利用,同时还有可能解决传统生物质发电的原料供应与农作物争地的矛盾问题。& B& o$ H! N0 s' W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