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河流生态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弱和退化,河道出现了渠化、硬化、水质恶化、水陆过渡带消失、生物多样性锐减、栖息地萎缩等问题。
/ [. R. l2 @. e& d2 l' l) T1 B [* \, Z3 B& q K3 x( c
策略一:岸线形态修复
" u$ g$ t `7 d8 V T5 S6 ]! F$ b* B: i: W4 d( R7 D6 A
对城市人工河道形态的修复方法主要有:# K1 v8 Y$ U0 n) e
- j3 n/ L J, _8 a Q) W& J3 y7 Y
: V$ r% ?+ f* j( T& E! L
1 E! I+ J' Y% G- ` l! }. D5 Y
5 [7 H7 N% X% R# p(1)尽可能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拆除废旧拦河坝,将直立的跌水改为缓坡,设置辅助水道,并在落差大的断面设置专门的各种类型鱼道。
, e0 q9 r' m- S! }6 ^0 I4 u% Q" x Z; O+ K. M; @
(2)尽可能保持河流纵向和横向流态的多样性。修复河流蜿蜒性,在河床上创建深潭——浅滩序列,重现水流的多样性。/ I4 n# F* }! T* i9 M+ h* C1 T3 z& z
) ]) I6 F& ^# @) ~: `2 l8 Q/ H+ @(3)构建包括主河槽和洪泛区在内的多样性断面形态,以扩大河道的泄洪和调蓄能力。通过降低滩地的高程,修改堤线,撤去河岸硬质护坡,给河流更多的空间。8 h6 L3 S! M% S8 o; k% E `9 U0 w4 J
; \. @8 f( q# s# B: `(4)选择适宜的河道治理方案。在河道治导线的选择上,应考虑重要栖息地、有大型深潭的弯道、河畔林的保护及濒临灭绝物种的移植等; 滩地高程的确定,应考虑其灌水频率及水深; 河床坡降的选择,要考虑其对河流冲淤的影响; 河道渠化治理应根据河势,因势利导规划治导线,尽可能保留天然河道自然弯曲的轮廓,不宜盲目裁弯取直。% z' d9 n' n0 N4 d# r+ A
) L9 Y9 c( ?" v9 r3 l$ }: r$ M9 p8 ~策略二:河床断面修复. }1 b; G3 x* D' U: t7 {. N. _! B
( m, w) Y. [) G, G) o. d( v
城市河流中局部河段河床的硬化覆盖可如下处理:
5 g) ^% ^5 l1 ^5 I! p3 e3 h" `1 G1 `. Q8 O% |8 S
* y/ ] n0 X# z. ~% F" E4 B9 N1 C9 D& t, G& k
% t% g( J+ y `! i( V(1)拆除以前在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恢复河床自然泥沙状态,并根据情况用植石法设置鱼巢。或者硬质挑台下采用生态技术处理,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 J# [7 L& m9 ?) i
# T9 }2 H4 c5 A* N5 H# S. M+ X7 G- E& j
(2)部分河段采用复式断面,分级逐步扩宽河道宽度。河道的上部平台和上部护坡过流频率较低,裸露时间长,可以种草或栽植低矮乔木,洪水时期作为临时行洪通道。
2 X; O( P; p; N, s4 Y( e+ Y& N9 }; [
(3)慎重考虑河道覆盖与侵占河道。覆盖后的河道作为建筑用地确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缺乏科学论证的覆盖往往导致过洪断面的立体侵占问题。
* t) H( x& @0 d
4 t6 O$ V+ N8 P; s6 x) S& U% j% t策略三:水质综合修复与净化技术9 x0 G3 B- u6 B0 j( u' W8 ?3 N
/ {7 m* m* P: w7 \, W9 s# Q" Q城市河道污染物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水质修复与净化应分类区别,方法有:
& v6 Q0 u( P, t
* S8 J A6 S( C/ G: g: q, ~; m* I
+ V" i: I8 m+ @. r) U) W% u
8 t+ n0 W3 B. `( M6 c9 {
: _( h' {7 F& [) p) [% S(1)人工增氧技术;9 _$ T% W9 Q$ u5 D) E, `1 y4 v
6 Z. w2 h! S) V$ v: F5 W3 F( u(2)复合生态滤床技术;
5 H- B( C5 e4 O% A1 H* L
. B) X x0 M: V, J) z(3)光电反应技术;
9 V' F' l5 p: U* F7 d
' L: s# B4 W$ g; {( K(4)生物膜净化技术;3 R" B- W9 a% i1 G2 L* ?! W
: ] h, a& a. a$ z( d* N8 y5 t# E(5)水生植物修复技术;9 i1 ~8 H# r7 N" q
5 u# C" D7 f1 |& V(6)底泥生物氧化技术;: ^$ ?$ {. @. X: f' T8 F3 ]& d
" K& k# ?7 V1 Y$ }" e( [9 H(7)生物多样性调控技术等。# v$ D4 T/ C, d& p1 k0 y5 s# {
; d! c" ~1 g5 I3 o% Y2 v
策略四:生物群落恢复及栖息地修复- s8 y& j7 w3 P
A+ Z$ D+ y* H8 \( j" c
河流的水文条件及水体水质得到改善后,通过自然恢复或适度的人工干预和保护措施,恢复和改善生物栖息地; 通过引入本土生物,优化河道生物群落结构,构建生物多样性,恢复河道自然良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8 ] M4 o9 ]5 V6 @
, L1 J' f4 W' _9 _2 z策略五:河道景观构造
( \8 Q3 m$ W# t9 |1 }
0 L: v) f; F9 c; l* S4 M% E* I. D% l+ K
城市河道景观侧重水景观 ,以“水”和“绿 ”为基础,由水位中心轴线向两岸扩展,包括水域景观、过渡景观及岸域景观等。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河流的功能多样性要求,对河流进行合理的形态规划,确定合理的景观布局;完善运行管理措施,保证景观的可持续性。
2 H9 X: B3 e) {8 u! Y5 D0 e0 L9 X3 V: j1 Q' O1 B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