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言. W+ A' N/ l* T7 T! x9 t
8 x4 w4 R+ C8 L
社会发展离不开资源的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是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属矿产资源需求量逐渐增大,使得金属矿山开发力度加大,致使矿山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金属矿山开发引起的地质灾害、水土污染等。如果不加以人为的治理和干扰,那么最终将会导致采矿区生态失衡,资源枯竭,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业建设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有可能会引发大的地质灾害,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矿山土地复垦技术,实现矿区生态重建。$ G5 w" E# R2 E! w. h! |7 W
; o+ s) E/ j- U4 e2 x% g2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 w" s6 c' x5 y8 J5 T - k; }1 Y9 B/ { Z7 K% F2.1矿山开采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2 h/ y- m3 q6 g+ r" B4 q 6 A. g% K/ v) k+ m: [矿山开采有两种方式,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矿山开采不仅要建设工业场地、采矿场,还有表土场、废石堆场等设施建设。矿山工程建设包括将这些场地的土壤和植被移除。表土层剥离时原有的矿区地貌、土壤和植被将被破坏,土地利用类型将被改变,丧失土地原有功能。表土场、废石堆场等设施建设将占用土地,同时还要铲除或压占原有地表植被,减少矿山植被覆盖面积。 9 G1 r9 g' I7 Q) E5 `* ], d; K. G" K+ A
露天采场在矿山运营期不断采掘和扩大,对地表生态环境造成持续的扰动影响。随着露天开采的进行,堆存的岩石越来越多,废石堆场占地范围也会随之增大。井下开采可能产生采空区塌陷,破坏岩体原有的平衡状况,地表土壤、植被等也受到破坏。矿区土壤污染和退化、废渣排放、植被减少等因素影响动植物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对矿区景观生态格局产生严重破坏。1 g+ I/ [$ E! i) k6 i5 v
* C$ Q! [/ {" A. ?4 o8 @
2.2矿山开采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D: o- \7 b- ?$ M `2 V
; `6 G$ |! S% Y' X% C$ l矿山废水主要来自矿山开采、冶炼和洗矿。采矿过程中产生尾矿、采矿废石以及矿坑排水。矿床开采将矿物暴露在地表,致使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加大了释放至矿山生态环境中的金属污染物。暴露在地表中的采矿废石和尾矿含有硫化物,氧化形成酸性物质,致使矿坑排水变为酸性,重金属污染物在酸性水中的释放能力较自然风化的释放能力要强得多。尾矿、采矿废石伴随着雨水的淋滤和溶解,矿物的可溶成分释放在废水中。矿石冶炼产生电解吸收液、冷凝液、冲渣水、烟气净化废水等。电解吸收液、冷凝液酸性较强,含炉渣微粒的冲渣水温度较高、重金属污染物含量高。2 R4 p7 ]7 B! l+ g, o T& v
# ~8 I- x& P ^
烟气净化废水中带有悬浮物。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都含有重金属污染物。选矿过程中产生尾矿水,矿石与选矿用水量的比例为1:5-10,尾矿水水质随选矿种类的不同而又差异,主要含有石灰、硫酸钠、硫酸铜、硫酸等无机药剂,松根油、黄药、黑药等有机药剂以及砷、镉、锌、铅等重金属离子。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尾矿水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危害水体、动植物及人体健康。尾矿水中含有无机和有机药剂,以及尾矿、采矿废石伴随着雨水的淋滤和溶解,矿物的可溶成分释放在废水中,造成水体污染。! |. Q' I; {2 [; T+ g. `! A: Z
% k8 G: f2 e5 D' b# _, G* @+ R, V6 P! t
3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的重要性及原则* W; F2 ^1 { D4 D& q
, e- I" ?# I# V9 B0 t) {3 |
矿山土地复垦及生态恢复治理是长期的治理过程,不同地域的矿山所处的更大的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矿山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差异较大,如气候温暖环境和高寒缺氧环境下矿山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因此,人工干预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是十分有必要的。0 |9 v+ D6 t* m* V
1 N$ K7 G' I& i( M& T3 P* |
矿山土地复垦及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长期性发展为原则,即在复垦和恢复过程中要着眼长期发展,确保人为干预措施撤离后生态环境是平稳演变的;二是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区域的矿山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气候温暖、适合植被生长的区域内,矿山植被等在较短的时间内可恢复,人工干预量少;而高寒缺氧环境的矿山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差,需要长期的人工干预才可恢复治理;三是废渣等的充分利用,采矿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渣,堆积在矿山地表,如何加强废弃物的利用率是当前探讨的另一热点。 / f# V( Q9 |' G1 R 5 ^1 j% C) e$ S4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7 J4 z* I8 E. [
0 s' \9 c) ?9 L4 X: q) p4.1重塑地貌" t3 {; U8 D, u
( S' j2 r. W( [* Q0 i/ `
在进行矿山开采的过程,会破坏原有的地形和地貌,我们的生态重建工作最基础和根本的就是要重塑矿区地貌。对于开矿留下的矿坑,更易发生地面沉陷和滑坡等的地质灾害,我们要利用岩土力学和地貌学的相关专业知识,研究原有地貌的结构和成分,在进行矿坑填埋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按照原有的地貌层级结构进行颗粒物的补充和还原,从而提高地质结构的稳定性。( u0 F; x+ s, p& N/ c